林容
摘 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幼兒園美術教學已被提出全新的要求,更加注重課堂有效教學,注重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本文從不同角度入手客觀分析了幼兒園美術教學中有效教學策略的運用。
關鍵詞:有效教學策略;幼兒園;美術教學;運用
1幼兒園有效教學的含義與特征
基于幼兒園兒童的年齡特點,針對幼兒園所采取的有效教學有著其特殊的含義與特征。有效教學主要是針對受教育者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教學活動后所獲得進步與發(fā)展情況而言的,而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學有效性的判斷取決于幼兒實際的進步與發(fā)展情況,也就是說,幼兒園有效教學的含義應概括為幼兒教師采取一系列的活動,成功實現(xiàn)幼兒多方面素質與能力的提升和發(fā)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并且這種提升與發(fā)展是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需要,為此所采取的教學活動。幼兒園有效教學的主要特征包括:準確具體的教育活動目標;有價值的教育活動內容;充分的教育活動準備;有效互動的教育活動過程;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活動評價。
2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景,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起幼兒探索欲、求知欲的關鍵所在,也是提高幼兒園美術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障,而這離不開良好的教學情景。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全方位準確把握幼兒各方面情況,結合美術課程教學內容,向其提供多樣化的材料、工具等,營造良好的教學情景,激發(fā)幼兒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教師要科學設置美工區(qū),引導班級幼兒積極走進美工區(qū),主動作畫,教師要隨時觀察幼兒繪畫情況,及時進行針對性指導,及時向美工區(qū)是投放多樣化的材料,比如,橡皮泥、膠帶,在無形中激發(fā)幼兒對美術的興趣,為培養(yǎng)他們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后續(xù)階段美術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有利的保障。
3注重循序漸進
從某種角度來說,幼兒美術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全方位深入了解幼兒美術能力發(fā)展各個階段,準確把握幼兒各發(fā)展階段的生理以及心理特征,結合幼兒最近發(fā)展區(qū),從不同角度入手科學教學。對于3~4歲的幼兒來說,涂鴉、游戲都是他們感興趣的,教師可以準確把握這點,圍繞美術課堂主題,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巧妙設置趣味性較強的以涂鴉為中心的難易度不等的美術游戲,吸引幼兒注意力,積極引導幼兒參與其中,掌握一些簡單的繪畫技巧,比如,畫圈、畫點,再逐漸引導他們試著畫一些難度較低的物品,比如,小手帕、棒棒糖,逐漸提高他們的繪畫技能。對于5~6歲的幼兒來說,他們已掌握一定的繪畫技巧以及生活經(jīng)驗。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幼兒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要根據(jù)該階段幼兒各方面能力,開設難易度適中的美術教學實踐活動,便于幼兒更好地參與到教學實踐活動中,為培養(yǎng)他們多方面做好鋪墊。以“螞蟻”美術教學活動為例,教師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可以先多層次科學引導班級幼兒,收集一系列和螞蟻相關的資料,再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討論,對“螞蟻”這一動物留下直觀印象。隨后,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幼兒,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到室外全方位仔細觀察螞蟻,并向幼兒講解螞蟻的各方面,比如,形態(tài)、習性,使其進一步深入了解“螞蟻”。在此之后,教師便可以引導根據(jù)自己對“螞蟻”的認識,來畫生活中的“螞蟻”,并向其提出針對性問題,進行合理化指導,促使幼兒充分發(fā)揮自身各方面潛力,更好地畫“螞蟻”,使其更加生動、形象,確保美術課堂教學順利進行,促使課堂教學目標順利實現(xiàn)。
4豐富美術教學內容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準確把握班級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圍繞美術課程教學主題,準確把握教學內容難易度,豐富美術教學內容,優(yōu)化美術教學形式,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活躍課堂氛圍。以“折紙活動”為例,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根據(jù)幼兒已有的認知水平,科學設置相關的教學內容,先引導幼兒學習如何將三角形紙張對折成小動物的頭部,比如,小狗、小貓,再引導他們如何進行“對角折、向中心折”,學會折簡單小動物之后,便可以引導他們折復雜一點的小動物,可以在無形中讓幼兒逐漸感受到折紙的樂趣,他們參與美術課堂教學的程度得以順利提高,還能使其輕松掌握必要的折紙技巧。此外,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白紙、宣紙等巧妙應用其中,讓班級幼兒采用多樣化的畫筆進行繪畫,比如,蠟筆、水彩筆,多角度設置美術課堂教學內容,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有效提高美術課堂教學質量。
5充分展示和正確評價
幼兒的美術作品幼兒的繪畫作品一旦受到老師的承認和贊許,他們就會表現(xiàn)出莫大的創(chuàng)作熱情,從而增強自信心,對繪畫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他們會越畫越多、越畫越好。在對幼兒美術作品的評價方面,不應以是否與教師的范畫相一致為衡量標準,在眾多幼兒的橫向比較中評價繪畫能力的高低,而應該重視幼兒的個性與個體差異。因為以成人評價作為評價幼兒作品的唯一標準會導致幼兒慢慢缺乏自己的眼光與想法,不會自信地向老師、同伴介紹自己美術作品的獨特處,也不太愿意去聆聽、悅納和贊美他人的美術作品。幼兒的自我評價也很重要,盡管幼兒自我評價十分粗淺與簡單,但如果長期忽視幼兒表述自己想法與說話的機會,就不利于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更會阻礙幼兒美術欣賞能力的發(fā)展。我們應順其自然,毫不限制地鼓勵幼兒的獨特想象和創(chuàng)造,給幼兒們創(chuàng)造展示自己的機會。因此,在在教室最顯眼的地方留出一個真正屬于幼兒們的空間,讓幼兒將自己的繪畫作品和手工作品展示在這塊小小的天地里。當把幼兒們的作品展示出來時,要鼓勵他們互相欣賞和交流,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讓幼兒盡情地展現(xiàn),欣賞屬于他們自己的東西。
6結束語
有效教學策略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應用能夠發(fā)揮良好的效果,本文將從有效教學的含義特征及其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兩方面展開分析與探討。
參考文獻:
[1]胡君.小班幼兒早期美術涂鴉現(xiàn)狀分析與教學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