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永芬
摘 要:在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我國的教育事業(yè)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不管是在教育思想方面,還是在教育方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觀。很多的教師開始重視對學生情感的教育,與學生構架良好的關系,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道德與法治作為新課改后一門重要的科目,合理的應用情感教育,對于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有非常大的作用。本文現(xiàn)就,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進行簡單的論述。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 情感教育 應用策略
新課程改革以后,將情感教育列為了主要的教育目標。而道德與法治課程對于學生價值觀的形成有著較大的影響,將其與情感教育進行合理的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感受到情感的魅力,社會的公平等,這對于其后期的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一、情感教育的簡要分析
沒有什么是天生就形成的,情感也是如此,其是在環(huán)境和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而形成的。而情感教育簡單來說就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情感與知識相結合,讓學生在情感的影響下體驗不一樣的學習樂趣,同時情感教育也是關注人體生命機制的一種情感機制。怎樣與生理機制、思維機制相互協(xié)調(diào),形成統(tǒng)一,從而實現(xiàn)最佳的狀態(tài)。在新課標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材中,一個個感人的真實故事,一位位觸動心靈的榜樣都包含著高尚、純潔、健康的情感。在全新的課改中,對人性的關懷、對學生的尊重更加重視。
二、道德與法治課程情感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長期以來,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在進行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兩點問題:一是從國家的發(fā)展需求以及學生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fā),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作用是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二是在進行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教師難教、學生厭學的現(xiàn)象。從教學質(zhì)量方面看,實在是不能讓人欣慰。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普遍出現(xiàn)為了分數(shù)不得不學的想法,當然事實也是這么做的,這種想法和做法泯滅了這門學科開設的目的和價值,而有的學生干脆出現(xiàn)不學的現(xiàn)象。缺失情感的教育是沒有生命的,嚴重地使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向邊緣化的方向發(fā)展。
(一)重視認知目標,忽視情感目標
對學生人格的培養(yǎng)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新課改以后對于此方面更為重視,并且教學目標一共分為四點:認知、能力、情感、態(tài)度。教師在實際的道德與法治科目教學中,一般只是對認知目標提高重視,在課堂的教學中一味地灌輸知識觀點,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有所缺失,使學生逐漸出現(xiàn)德行分離的現(xiàn)象,對這門科目學習興趣喪失,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學習效率低。
(二)重視教條式的講解,忽視情感的添加
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進行教條式的課堂教學,使得學生逐漸產(chǎn)生反感,從而喪失對這門科目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在下面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教學的效果可想而知。曾經(jīng)對學生道德與法治這門科目的學習進行了調(diào)查,結果顯示:大多數(shù)的學生認為這門科目開設根本就沒有必要,在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地講課,滲透以及延伸的東西非常少,就更別提情感的添加了。
三、道德與法治課程情感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情感在導課中充分體現(xiàn)
在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中,要在導課中融入情感教育,使課堂氣氛更加融洽和和諧,激發(fā)了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共奏和諧樂章》這個課程的學習中,可以利用《我真的很不錯》來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大合唱體現(xiàn)個人和集體的感情與關系,這樣不僅能夠更好地活躍教學的課堂氛圍,還能夠在學習中強化學生對本課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更好地達到本課的教學目的。
(二)情感在課堂中充分體現(xiàn)
在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將情感充分融入課堂,實現(xiàn)“教”與“學”的和諧共存。
例如,在《享受學習》學習中,教師要勇于擺脫教學中條條框框的束縛,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實際需求來進行,讓學生在課程的學習中充分地發(fā)揮和討論。討論得越激烈說明情感的投入越多,教學的效果就越好。
(三)情感在課外活動中充分體現(xiàn)
課堂是主要的教育場所,但并不是唯一的教育場所,實際上課外實踐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是學生深入了解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必要途徑。而課外實踐是情感教育的最佳途徑。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內(nèi)心,主動的去參與實踐活動,充分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發(fā)揮自己的情感。
(四)不斷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
新課改以后,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還需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實現(xiàn)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才可以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例如,多媒體自身具有圖像、視頻、音效等功能,教師可利用其進行教學,將抽象的知識,更加形象的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接觸豐富的知識形式,改變過去文字表述式的教學模式;此外,教師的教學,還可以通過充分運用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結合一些涉及道德方面的案例,將這些有爭議的道德案例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展開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明白一些生活中的道理,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五)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是情感的傳授者,學生是情感的承載者,兩者都是影響情感教育的關鍵因素,因此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師生之間具備了和諧的關系,才可以更好的進行溝通,教師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學生的情感需求,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和諧的師生關系的構建,對于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溝通交流具有積極的意義,讓教師和學生之間不再有代溝,讓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暢所欲言,向教師講出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需要,從而使教師能夠因材施教,促進形成良好的學習效果。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情感教育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是密不可分,這不僅是新課標的要求,更是學生形成良好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提高對情感教育的重視力度,不斷的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顧引新.小議情感教學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實踐[J].長三角(教育),2014,(7):18.
[2]吳曉燕.淺談情感教學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6):22—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