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柏拉圖《會飲篇》文本探析

      2018-01-27 06:04:39
      關(guān)鍵詞:愛神柏拉圖贊美

      姚 敏

      (蘭州財經(jīng)大學(xué) 馬克思主義學(xué)院,甘肅 蘭州 730020)

      《會飲篇》以宴會上哲學(xué)家們用討論問題的方式來消遣,提出歷來所有的歌頌和贊美都獻給了其他神靈,卻無人創(chuàng)作詩歌贊美愛神,由此展開了對愛神的贊美。書中講到“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都有人寫下鴻篇巨制,愛神卻看不到有人大膽地對她進行贊頌,愛神是應(yīng)當?shù)玫劫濏灥摹盵1],引發(fā)了六位大家的激烈討論。討論的題目即是:“為什么所有頌神詩和贊美歌都獻給其他神靈,但就是沒有一個詩人愿意創(chuàng)作一首歌贊美如此古老、如此強大的愛神?!盵1]

      1 會飲眾人對愛的頌揚

      第一位頌揚人(費德羅)的論證是:愛是一位偉大的神,對諸神和人類都同樣神奇,愛的古老是普世公認的,而且是人類一切最高幸福的源泉[1],是眾多神中最光榮的神,是人類一切善行和幸福的賜予者,無論對活人還是對亡靈都是一個樣子。他所描述的愛就是對邪惡的輕視,對善的盡力仿效。認為若沒有愛,無論城邦還是公民,都不可能從事任何偉大或高尚的工作,并舉例說明膽小的人在愛情力量的影響下也會變成一個勇敢的人,在愛情的激勵下,愛者總是比被愛者更加接近神。

      第二位頌揚人(鮑薩尼亞)開始贊美愛之前,首先指明贊美何種愛。強調(diào)贊美的愛是榮耀的愛,而后將愛分為兩類,天上的愛和地下的愛。天上的愛是高尚的、是男性的,激勵人們把愛情放到男性身上,與年長的男人共度一生;地下的愛則是世俗之愛,起作用的方式也很隨意,追求肉體享受,不在乎這種享受高尚與否。強調(diào)行為的道德價值并不是永恒不變,一切行為就其本身來說并無好壞之分,每種行為的結(jié)果取決于它是如何實施的,為了美德追求愛情是正確的行為,除此之外,以任何企圖去追求愛情都是可恥的,即注重道德方面。

      第三位頌揚人(厄律克西馬庫)提出除了人的靈魂,愛還有其他的對象,愛的影響既可以追溯到動物的生殖,也可以追溯到植物的生長[1]。存在于神圣或世俗的各種活動中的愛的威力適用于一切類型的存在物,愛的力量是偉大的、神奇的。從醫(yī)學(xué)的角度解釋愛,認為醫(yī)生能夠調(diào)和身體中不和諧的元素,迫使這些元素相親相愛,指出愛與諧音和節(jié)奏有關(guān),除此之外還應(yīng)當懂得節(jié)制。愛實際上就是人和神之間和諧的源泉,告誡人們不論是何種愛,愛的威力在強大完整的同時,還要以公正、節(jié)制、善良的目的去進行,才能讓愛發(fā)揮更加偉大的力量,通過愛,才能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感受到快樂。

      第四位頌揚人(阿里斯托芬)采用新的方式贊美愛神,想要其他頌揚人明白后并向外傳授。首先,介紹了人的真正本性及人的變化。解釋人本來分成三種,有太陽衍生的男性、大地衍生的女性以及月亮衍生的“陰陽人”。其次,介紹了最初的人形是圓的,由于宙斯和眾神無法容忍人類的蠻橫無禮,絞盡腦汁想出了將人類劈成兩半的辦法,被劈成兩半的人都非常想念自己的另一半,便開始互相尋找與自己相合的另一半,真正的愛人會相互吸引,通過與對方結(jié)合,使自己再次變得完整起來,于是人類也就得以延續(xù)。所有這些事實上都是人類原始狀態(tài)的殘余,我們本來是完整的,而我們現(xiàn)在正在期盼和追隨這種原初的完整性,這就是所謂的愛情[1]。因此,不斷期盼和追尋回歸其完整也就是所謂的愛情。最后指明全體人類要獲得幸福只有一條路,即實現(xiàn)愛情。也就是通過找到自己的伴侶來醫(yī)治被分割了的本性,尋找伴侶的這個過程則為愛,愛就是成就這種功德的神,值得歌頌。

      第五位頌揚人(阿伽松)認為贊美愛神首先要說明其本質(zhì),而不是一味地去慶賀從愛神那里得來的幸福。他最先指出愛神的本質(zhì),即愛是最可愛、最優(yōu)秀的,最有福的,最年輕的(其否認第一位頌揚人說愛神古老的觀點)[1]。然后提到愛的道德品性,指出愛不僅有正義,而且還有勇敢和節(jié)制。勇敢是指愛神是一切神祗中最強大的;節(jié)制與肉體和欲望的快樂有關(guān),是對欲望的一種控制[2],控制情欲和快樂的愛神就可以視為愛神本身[1]。不偏愛,懂節(jié)制,方可久(節(jié)制的觀點第三位頌揚人也有提及)。最后說明愛的能力以及愛創(chuàng)造的美德。愛的能力,即一切生物的產(chǎn)生和生長所依靠的這種創(chuàng)造性力量;愛創(chuàng)造的美德,即愛帶給人類所有的美好一切,使可朽的和不可朽的心靈都皆大歡喜。

      2 《會飲篇》對愛的解釋

      第六位頌揚人蘇格拉底將整個宴會上眾頌揚者對愛的贊頌推向了頂峰。他從愛的性質(zhì)出發(fā)提出兩個問題并作出回答。首先舉例作為一位父親,是某個特定人的父親,還是任何人的父親,答案是這位父親顯然是某個特定人的父親。從同樣的維度提出愛是有針對性的、對某事物的愛;還是沒有針對、廣泛的愛,進一步證明愛必須是對某事物的愛,即有特定對象的愛。其次愛對他愛的、渴望的對象是在得到時愛它,還是在沒有得到時愛它,舉例說明一個強人是因為不夠強大,所以才想要更強,換言之即還沒有足夠的強,對于強的這種需要還是處于缺乏的狀態(tài)。所以對于愛來說,愛的對象是他所缺乏的,愛就是渴求那些沒有得到的、缺乏的東西。由此可推理得出,愛既不是美,也不是善,那么愛到底是什么呢。蘇格拉底在此引用了他與一位西方婦女的對話。首先,認為愛既不是美的,也不是丑的,在美和丑之間有一個中間地帶,愛處于中間地帶,介于兩者之間。就像沒有知識不一定就是無知,還是有一種介于兩者之間的東西。比如說:我們知道自己需要學(xué)習(xí)某一項技能,可是卻不知道這項技能到底是該怎么學(xué)習(xí),這種狀態(tài)就屬于介于有知和無知之間。有知的是知道學(xué)習(xí)技能,無知的是不知該怎樣學(xué)習(xí)。而愛不美也不丑,所以也是介于兩者之間的。接著告訴我們,所有人都認為愛是一位神,當然我們就目前為止也的確認為愛是神。按照思維定勢我們也都會認為神是美和善的,擁有美和善的事物我們也稱作幸福,既然我們認為愛是神,那么愛就是美和善。而就在上面我們剛論證了愛不擁有美,也不擁有善,二者皆不擁有。兩者相悖,可見愛不是神,也不是人類。那么,愛究竟是什么,接下來又進行了一輪新追問。

      愛既不是神也不是凡人,到底是什么。這個問題同上面所談及的愛既不美也不丑在形式上是一致的,就是說愛是介于神和凡人之間的,愛是介于可朽者與不可朽者之間的[1]。這也就出現(xiàn)了一個重要的物質(zhì)——精靈。精靈介于神和凡人之間,他們來往于天和地之間,負責傳遞和解釋消息,把人類對神的崇拜和祈禱傳遞到天上,然后又把神對人類的應(yīng)答和誡命下傳到地面。因此,只有通過精靈的傳遞,凡人才能和諸神進行溝通。精靈有很多,愛是其中之一。論證到這里,就會聯(lián)想到作為精靈的愛的父母,愛是資源神和貧乏神的孩子,愛有著他們兩位神所共有的特性。愛繼承了父親資源神的優(yōu)秀品質(zhì),勇敢、能干等,但是與此同時,他也繼承了母親貧乏神的特點,丑陋、貧困等。因此也決定了愛的狀態(tài),他既是可朽的又是不可朽的,既不會完全處于貧乏狀態(tài),也不會完全脫離貧乏狀態(tài)。還有一點,即愛也處于無知和有知的中間狀態(tài)。擁有智慧的神不會去追求真理和智慧,無知的人也不會想要去追求真理和智慧,所以追求真理和智慧的、既不聰明又不是無知的必定是愛。

      因此,愛既不是神也不是人類,而是介于神和人類之間,介于不可朽者與可朽者之間。愛的狀態(tài),既是可朽的又是不可朽的,既不完全處于貧乏狀態(tài),也不完全脫離貧乏狀態(tài),愛是處于無知和有知的中間狀態(tài)。

      人們想獲得愛,愛是對美的事物的愛,美的事物的追求者企盼美永遠變成自己的,他想要變得美,因為變得美,他將收獲幸福。這種企盼對于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一樣的。愛的行為就是孕育美,既在身體中,又在靈魂中[1]。愛的追隨者在追求愛的過程中其具體行為就是孕育美,即生育。每個人都有生育能力,可朽的人想要具有不朽的性質(zhì),靠的就是生育。但是這個行為不能在不和諧的事物中產(chǎn)生和實現(xiàn),這就需要美。所以愛不是對美本身的期盼,而是在愛的影響下企盼生育。

      我們在談?wù)搨€體的時候,總是把它當作一生中以同樣形式存在的生命,而忽略了世界自始至終都是處在變化之中。一個人可能一生中只會用一個名字,但其方方面面都是處在變化中,他的頭發(fā)、骨頭、血液還有身體的其他部分都是在變化,身體在變的同時,靈魂也一定在變,性格、思想、氣質(zhì)等都不會是終身不變的,有的消失,有的隨之出現(xiàn)。如同我們學(xué)習(xí)的知識,知識有增長也有遺忘,所以我們要通過學(xué)習(xí)來補充遺忘了的知識,使我們的知識狀態(tài)看起來似乎和以前一樣。這也是每個人延續(xù)生命的方式,只有留下新的生命,并讓新的生命成長得飽滿才能填補自己死亡以后的空缺。整個世界也正是感受到這種愛、這種不朽的激勵才得以運轉(zhuǎn)。

      3 《會飲篇》對愛的啟示

      只有通過生育,凡人的生命才能得以延續(xù),這樣才能讓可朽的變成不可朽的,愛就是對不朽的期盼。一切可朽者都在盡力追求不朽,生育是達到這一目的的唯一途徑,除此之外別無他途,這樣新的一代不斷接替老的一代,才能一代代地綿延下去,生生不息。想要達到不朽,延續(xù)自身,只能留下新的生命來填補自己死亡以后所留下的空缺,這是每個人延續(xù)自身生命的方式。人類是這樣,動物也是這樣。

      每個人都有生育能力,既在身體方面,又在靈魂方面。那些在身體方面有能力的人把他們愛的對象轉(zhuǎn)向女人,生兒育女,建立家庭,以這種方式使自己的名字永遠長青[2],用此方式追求不朽,達到永恒。而在靈魂方面有能力的人則會在其他心靈中播下自己的種子,他們播下的種子是智慧和各種美德,以此來達到不朽,總結(jié)來說,后者也是愛。且后者的這種愛,不會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時而異,它不是一個具體的什么形式,也不存在于其他別的事物中,其他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沒法去分有,它自存自在,不生不滅,不增不減,這種愛,就是永恒,愛就是對不朽的期盼。

      既然想要達到永恒就得通過不斷的生育,而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生育能力,不管是在身體方面,亦或是在靈魂方面,那么這兩個方面又是什么關(guān)系呢。首先,要想在靈魂上追求智慧、追求美德已達到獲得永恒的目的,就需要通過一定的載體才能實現(xiàn),這個載體即是身體,一個具體的生命,也正是這種有限的、有始有終的、不斷產(chǎn)生又不斷滅亡的具體事物,構(gòu)成了無限的、無始無終的、永恒發(fā)展的物質(zhì)世界。雙方相互之間皆因為對方自身之故,當然其自身也都是向善的,沒有得失、利弊的結(jié)合在一起(如同第二位頌揚人說提出的道德價值),孕育出新的生命,使可朽的人具有不朽的性質(zhì),靠的就是生育[1],新的生命一輪接一輪,子子孫孫無窮已。伊始,因為人類本性就是追求自己另一半的緣故,最后,轉(zhuǎn)化為追求靈魂永恒,也只有同步的靈魂之間,才能完成這神圣的使命。

      柏拉圖對愛的理解借助蘇格拉底的細致對話完美地表現(xiàn)出來,在柏拉圖看來,有形體的愛(身體的愛)和本質(zhì)的愛(靈魂的愛)。本質(zhì)的愛是高層次的愛,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不朽,即永恒。本質(zhì)的愛追求自己所缺的東西,在它的性質(zhì)里包含一種對自身缺乏東西的渴望,它不只是簡單地與配偶結(jié)合,也不是與某個“同類的心靈”的結(jié)合,而是靈魂與智慧的神圣融合。形體的愛是情欲的愛,是對美的形體的愛。柏拉圖沒有回避形體的愛,主張將愛情與情欲有機結(jié)合起來,只要人與人之間有愛情,都是追求向善的,那么情欲并不是什么可恥、低級的事情,關(guān)鍵是要懂得節(jié)制,即使在愛情的沉迷中,人也應(yīng)該有節(jié)制,過自律的生活。通過蘇格拉底的例證,柏拉圖向我們說明,只有保持足夠的節(jié)制,才能過上有愛的幸福生活。

      只有在堅持人與人生命之間流轉(zhuǎn)不息的基礎(chǔ)之上,人類世世代代的靈魂思想才能有依托,才能得到更久遠的發(fā)展。只是簡單地追求形體愛的永恒是遠遠不夠的,靈魂愛的永恒才是真正的永恒。生命不斷產(chǎn)生和不斷滅亡的過程也是無止境地由低級向高級的不斷過程,智慧和美德才能得到傳播,靈魂的愛其永恒才是整個生命永恒的最高境界,是生命永恒的升華。最后,形體的愛和靈魂的愛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最終達到共同的永恒。總之,愛就是在維系個體生命的延續(xù)中,同個體的靈魂兩者不斷升華,不斷向可朽狀態(tài)到不可朽狀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也會是人類達到最高層次的永恒。

      [1] 柏拉圖.柏拉圖全集:第二卷[M].王曉朝,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12-214;223;230;233;345;244;249;251-252.

      [2] 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xué)[M].鄧安慶,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29.

      猜你喜歡
      愛神柏拉圖贊美
      遠離否定式贊美
      愛神
      寶藏(2020年4期)2020-11-05 06:48:50
      柏拉圖之靈魂觀
      贊美骨髓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42
      寫一句贊美別人的話
      愛神丘比特
      為什么柏拉圖強調(diào)“幾何”
      你偉大的愛神
      文學(xué)港(2016年7期)2016-07-06 15:50:24
      國內(nèi)近二十年來柏拉圖研究綜述
      難道愛神是……
      都江堰市| 文水县| 华安县| 米林县| 宜兰县| 浑源县| 涡阳县| 蕲春县| 大邑县| 延吉市| 许昌市| 东乡| 科尔| 砀山县| 昌邑市| 遂川县| 泰和县| 鱼台县| 盐亭县| 宜黄县| 敦煌市| 德清县| 澄迈县| 泗洪县| 海城市| 平凉市| 乌恰县| 日照市| 宜章县| 尚义县| 平安县| 清河县| 上思县| 阳城县| 安顺市| 东源县| 无为县| 定远县| 柏乡县| 海原县| 长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