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單從課文獲得的信息遠遠不能滿足于分析問題及表達的需要,更談不上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不能只局限于課文,應當在完成課文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沖破課文界限,適當將思維引向文外空間,向橫向拓展或縱向延伸,增加信息量,擴大知識視野,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閱讀教學中,該如何拓展資源,增加信息量,擴大知識視野,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凸顯課堂教學的智慧呢?現在就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簡要的闡述:
一、 激趣導入環(huán)節(jié):拓展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二、 拓展教學資源,落實達標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成效;三、 教學總結環(huán)節(jié):拓展教學資源,總結升華;四、課后拓展環(huán)節(jié):拓展教學資源,課外閱讀延伸。現在看來,有效的教學資源拓展,不但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熏陶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還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成效,凸顯課堂教學智慧。
關鍵詞: 拓展資源;激發(fā)興趣;提高成效;凸顯智慧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提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閱讀是學生通向大千世界、獲取知識的橋梁,它是以文章的閱讀教學為中心,組織學生理解文本,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教學活動。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不能只局限于課文,應當在完成課文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沖破課文界限,適當將思維引向文外空間,向橫向拓展或縱向延伸,增加信息量,擴大知識視野,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梢姡?拓展教學資源,擴大知識視野,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在閱讀教學中,該如何拓展資源,增加信息量,擴大知識視野,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凸顯課堂教學的智慧呢?現在就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簡要的闡述。
一、 拓展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教師在學生學習新內容之前用拓展閱讀作鋪墊,會使學生在已有經驗和新知識之間建立某種聯系,以便盡快進入對新知識的學習。這種閱讀內容——拓展的教學資源可以是以下內容:
1. 對作者的介紹,如學習《懷念母親》時對作者季羨林先生的介紹。
2. 介紹和課文背景相關的內容,如《詹天佑》《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些課文,就可以展示當時的時代背景,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學習興趣。
3. 介紹和主要人物、主要事物相關的內容,如《一夜的工作》可以介紹周總理的生平或為國分憂、幽默風趣的故事來引入課文;《圓明園的毀滅》可以展示當時英法聯軍入侵中國的有關圖片、影視短片,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
4. 猜謎語、講故事、看圖片、聽歌曲這些教學資源都是激發(fā)興趣、引入課文的有效手段。
總之,有效地運用拓展的教學資源來引入新課,除了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以外,更主要的是,這些或生動、或真實的材料能調動學生的閱讀期待,為學習新課增加動力,所以,在目標教學的導入學習階段,有效地運用拓展的教學資源也尤為重要。
二、 拓展教學資源,落實達標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成效。
達標教學環(huán)節(jié),重點是通過重點詞句的品讀,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情感,領悟表達方法。下面就這些教學重點談談如何進行知識的拓展,以幫助教學目標的達成。
1. 展示與文章相關的其他信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并受到感染。
課文中的關鍵語句往往對學生理解文本起著提綱挈領、點明中心的作用,我們應以這些中心句為生長點,有效拓展,從而使語文課堂向更精彩、更深入發(fā)展。
2. 讓學生閱讀相同主題的其他文章,補充文本,提升主題。
我出示了四大吝嗇鬼們的經典語錄:“夏洛克:不還我錢,我就割你肉。——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 ;阿巴貢:我找不到我的錢了,跟著我就把自己吊死?!锇?,《慳吝人》; 老葛朗臺:人生就是一場交易。——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 潑留希金:為了拾一些釘子,我累彎了腰?!昀?,《死魂靈》”讓學生閱讀,使學生對課文的主題更加明確。
3. 善用生活資源,激活學生思維。
通過這些教學資源的拓展,給學生提供解讀、感悟文本的廣闊的知識背景和文化背景,掃清學生深入文本、解讀文本的知識障礙,讓文本在學生面前豐滿起來,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搭好平臺。
三、 拓展教學資源,總結升華
搜集相關主題的歌曲、詩文、名言警句或自編詩文作為文章的總結升華:
如《懷念母親》一課用歌曲《我的中國心》來總結;《草原》一課用歌曲《天堂》來總結等,這樣的歌曲總結可以讓學生在歌曲的旋律中得到音韻和情感的熏陶。
如《慈母情深》一課,可以用詩文《游子吟》作為總結,也可以用詩文《媽媽的愛》作為總結;《賣木雕的少年》用詩文《朋友》作總結。
用經典的詩、歌、名言警句作為課堂教學的總結,不但會加深學生的印象,還會鍛煉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四、 拓展教學資源,課外閱讀延伸。
1. 推薦原著閱讀。如學完《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后,我對同學們說:“同學們,文中我們所看見的人物只是一個小小的人物而已,若想知道更多,老師建議你們看吳敬梓寫的這部《儒林外史》。”
2. 推薦閱讀主人公的其他事跡。如學完《一夜的工作》,引導同學們閱讀有關周總理事跡的其他文章。
3. 推薦相同主題的文章讓同學們閱讀。如《詹天佑》一文學習后,我提出以下要求:“詹天佑為中國人爭了光,他是我們永遠的驕傲!在中國近代,還有許多有志氣的中國人,他們也為我們的國家爭了光,他們也是我們的驕傲!課外搜集他們的資料,大家一起來交流?!?/p>
再如,學了《詹天佑》讀《徐悲鴻畫馬》,學了《跨越百年的美麗》讀《炸藥之父諾貝爾》等等。
現在看來,有效的教學資源拓展,不但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熏陶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課堂成效,凸顯課堂教學智慧。當然,拓展有關的教學資源,不一定都要老師親力親為,還可以指導學生自己進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還可以從中讓學生學會學習。
參考文獻:
[1]王定銅.素質教育的真諦在課堂——六要素教學方式研究[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試驗版)[M].
作者簡介:溫少梅,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qū)湯村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