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燁
摘要:文言文在初中語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且文言文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升學生文學知識儲備的一個途徑,所以教師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要重視文言文的教學,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dǎo)下掌握更多的文言文學習技巧,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
在現(xiàn)在的初中語文教學中,由于升學的壓力,許多教師還秉持著應(yīng)試教育的理念,在教學文言文時要求學生強記文言文詞、句、文章的翻譯,而不是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進行記憶。這種教學模式導(dǎo)致了學生在做題的時候生搬硬套教材中的句式,而不會靈活運用。再加上教師上課內(nèi)容單一、課堂乏味,教師往往采取逐字逐句翻譯的講法,學生很難在這種教法下對文言文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吸取以往的教訓、總結(jié)教學經(jīng)驗,致力于文言文教學方法的探索,以找到有效提升文言文教學質(zhì)量的教學方法,達到提升學生文言文綜合水平的能力。
一、 熟讀課文、整體感知
由于文言文與學生的生活相距甚遠,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存在著問題,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上課前對所要學習的文章進行預(yù)習,做到熟讀文言文課文,即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感知,學生在朗讀課文時可以對文章的風格、語言特點都有所了解。另外,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在預(yù)習的過程中,查閱相關(guān)的資料,對文章作者的生平以及文章的寫作背景進行閱讀。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去讀一些作者的其他文章,這有利于學生去把握作者的寫作風格,也有利于學生去理解文章的情感內(nèi)涵。例如,在教學《小石潭記》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開始講課前讓學生預(yù)習、熟讀文章,了解作者的生平,并對文章的背景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了解作者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出《小石潭記》這篇文章的,讓學生通過作者的生平、文章背景來對本文的中心思想有一個大致的把握。教師還應(yīng)要求學生在熟讀文章的過程中掌握一些生詞的讀音和釋義,從而使得學生在教師的講解中能跟得上教師的節(jié)奏,有利于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
二、 落實字詞句釋義
文言文教學的重難點在于對字詞句的理解、翻譯,這也是學生不愿意學習文言文的主要原因之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掌握字詞的使用規(guī)律,區(qū)分不開虛詞的用法,對句子的翻譯也不夠嚴謹,長此以往學生對文言文就產(chǎn)生了厭煩心理。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落實對字詞句的教學,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記憶字詞的釋義和用法,從而能獨立地翻譯文言文。教師在講解了文章中重點詞句的翻譯之后,要給學生自己翻譯文言文的機會。例如,在教學《黔之驢》這篇文言文課文時,教師的主要目的應(yīng)該是讓學生掌握文言文的重點詞匯,并可以完整地翻譯這篇文言文,清楚掌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和其中蘊含的寓意。由于學生事先進行了預(yù)習,對其中的部分詞匯的釋義已熟知,教師只要向?qū)W生講解其中易出現(xiàn)翻譯錯誤、理解錯誤的詞句之后,就可以讓學生試著去翻譯整篇課文,教師在學生翻譯完之后,可以一一指出學生翻譯中存在的錯誤,并對出錯較多的地方進行重點的講解,只有如此學生的文言文綜合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三、 深入分析文章思想情感
當學生對文言文的字詞句熟知,并可以對整篇文言文進行翻譯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dǎo)學生對文章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和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自行閱讀文章,分析文章的中心內(nèi)容,以及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之后教師要鼓勵學生踴躍發(fā)言,與同學、教師分享討論自己所認為的文章的思想情感,這樣學生的文言文水平才會有所提高。例如,在教學《送東陽馬生序》這篇課文時,由于學生已經(jīng)熟讀了課文,教師也講解了文章的翻譯,學生對文章的總體內(nèi)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所以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文的同時,對文章每一段落的中心思想內(nèi)容進行概括,進而分析總結(jié)出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分析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表達了自己怎樣的情感。學生在閱讀思考之后很快可以完成教師的要求,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通過對文章的深入探析,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文章、對文章有深入的理解,并可以靈活地運用所學到的文言文知識。
四、 推敲寫作手法
文言文具有獨特的語言特點,擅長用各種修辭手法和引用來表達作者的情感,從而使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別有一番韻味。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學生不能透徹地分析文言文的修辭與寫作手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寫作手法的教學,帶領(lǐng)學生去分析文章中的寫作手法,從作者所用的修辭方法入手,去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從而更好地學習文言文。例如,在教學《岳陽樓記》這篇課文時,教師要讓學生去體會作者的這篇文章結(jié)構(gòu)比較嚴謹,并運用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在寫景中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另外,文章的三四兩段對“覽物之情”進行了具體的描述,并在形式上是相對稱的,兩段一悲一喜形成較為鮮明的對照。通過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教師要在日常的文言文教學中引導(dǎo)學生對寫作手法進行分析,讓學生具備獨立分析修辭手法的能力,這樣即使學生遇到了新的文言文,也可以對其寫作手法、情感內(nèi)涵進行分析,從而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文言文水平。
結(jié)語
初中文言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教師要在課堂上對學生起積極的引導(dǎo)作用,讓學生在學習文言文之前就要熟讀課文,掌握部分詞句的釋義和翻譯,然后教師再進行重點詞匯的課堂講解,讓學生具備獨立翻譯文言文的能力。在學生對字詞句以及文章翻譯有所掌握之后,教師要引導(dǎo)學生對文章的寫作手法、段落結(jié)構(gòu)、中心思想以及文章的思想情感進行分析,以增強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程度,全面地提高學生的文言文水平。
參考文獻:
[1] 胡建華,張緒紅.熟讀精思 含英咀華——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略談[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2,10:34-35.
[2] 蔣光才.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困境及策略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2: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