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摘 要:語文是色彩繽紛的花園,讓人流連忘返;語文是意境深遠的油畫,讓人驚嘆不已;語文是旋律優(yōu)美的音樂,讓人聽之動容.語文不僅是一門語言更是一門需要深挖的藝術。高中生即將步入成年,學習語文有助于啟發(fā)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全面綜合發(fā)展,健康成長。因此,作為語文老師要巧妙地指引學生學習語文,讓學生快樂地學習,積極參加學習活動,在學習和實踐活動中收獲的只是快樂。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在此,本人結合我多年來語文的教學經(jīng)驗,談談如何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創(chuàng)設情境課堂。
關鍵詞:高中語文;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方法;探討
一、改善高中語文的課堂氛圍的教學方法及策略
在高考的壓力下,高中生愈發(fā)得成熟穩(wěn)重,壓力重重。教師可以結合高中生的性格特點,改變課堂氛圍,使其變得積極活躍,以便學生可以更好地融入課堂中,從興趣到語文知識。本人經(jīng)過十多年不斷地摸索與總結,自認為語文老師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給予高中生一個活躍的語文課堂。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引入新思想,轉變并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并非僅僅從責任感產生,而是從對客觀事物的愛與熱忱中產生的”。古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對語文學習的熱情,自然就有了學習語文的動機,學好語文也就小菜一碟,輕而易舉。歌德也說過:“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睂W生在心情愉快的情況下學習到的東西印象最是深刻,自然也不容易忘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獲取知識、拓寬視野、充實心理生活的極其重要的動力,是力求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認知傾向,是鼓舞人從事活動的重要力量。興趣是學生通往成功大門的捷徑,有了興趣,才有了學習的動力,從而在某個領域當中不停地鉆研,學習效率也會提高,在不懈的堅持和努力后最終成就輝煌與成功,收獲成功的果實。因此,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各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一種“我要學,我想學”的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去激發(fā)學生對問題的求知欲以及對學習的欲望。
(二)聯(lián)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教師所引入的生活情境問題,正是刺激學生形成思維活動的不可或缺的外部條件,該過程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熱情,還能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并將生活實際案例作為寫作素材,豐富文章內容及深度。因此,教師在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實際的生活情況,巧妙地在語文課堂上引入生活中常遇到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處處有語文,發(fā)覺語文應用之廣泛,在日常生活的熏陶和感染下潛移默化地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及成績。探究學科知識與日常生活,提出并解決的問題,建構其思想與意義,在此基礎上不斷修正、拓展、完善自己的思想與意義,這才是學生學習的內在本質。教師在導入探究新知識時,可以從生活實際引入,從而引發(fā)學生的認知興趣。此外,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還能引起能學生積極思考,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意識和能力產生,產生對問題積極探討和研究的興趣。
(三)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大力表揚學生,激發(fā)興趣。
新型的語文課堂是建立在師生之間人格地位平等的基礎上進行的,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題,以“學”為教學的中心。因此,教師要真正地關注并關心每一個學生,不偏不倚,常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心里健康狀況,適時地給予學生關懷和鼓勵。例如教師可以用贊賞的語氣和學生交流,盡量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大力表揚學生,使學生得到肯定和鼓勵,從而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不斷地努力并完善自己,讓學生盡情地表現(xiàn)自己,逐漸取得進步。在體驗成功的喜悅后,進而以更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變被動為主動。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內容時,盡量讓學生的成功多于失敗,成功時恰當適合地及時地給予學生表揚和肯定,失敗時不輕易責怪孩子,而是幫助學生分析,查找原因,從而以便學生積累經(jīng)驗。
(四)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尊重個體差異。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也沒有相同的兩個人。因此,學生之間必然存在著不同的個性差異,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當尊重理解學生的這種差異,視差異為一種“資源”和“特點”,采用適當“調適”的方法和各種“差異教學”的策略,“因材施教”。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清楚地了解全體學生的共同特點和不同的個性差異,開展教學活動時即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兼顧差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適應語文教學,自主參與,各有所得,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共同參與的學習活動中都能得到最佳發(fā)展。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不同了,學生的發(fā)展也隨著有所變化,學生們在自主選擇中求得自由發(fā)展,使每一位學生在參與學習過程中都有自己不同的進步。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高了,課堂氣氛自然就活躍了。
總結
在我們的語文高效課堂上,“情境性學習”理論給了我們深刻啟發(fā),同時,我們也在語文高效課堂上,給了“情境性學習”理論一件件實踐旅程的行裝。我們也深深懂得,任何一種教學理論的運用,都需要在實踐的磨練中濯濯生輝。我們也將一如既往的借鑒各家之長,在實踐的不斷探索中豐富完善我們的語文高效課堂,妝點我們一中繽彩紛呈的課改之路。
參考文獻:
[1]陳榮偉.激活課堂——情境教學探微[J].語文學刊,2005(16).
[2]毛新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材·教法》1999.9
[3]王錦化,孟慶華等.社會建構主義學習觀對我國教師繼續(xù)教育教學改革的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0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