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斌
【摘要】隨著上一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為了突出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課堂教學中交際教學法越來越多的占據(jù)了主導地位。然而近些年來,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翻譯能力普遍較弱甚至于缺失。本文旨在探討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翻譯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及問題,以及翻譯在教學中的必要性。最后針對提高學生翻譯能力提出建議。
【關鍵詞】公共英語教學 翻譯 現(xiàn)狀與問題 建議
一、前言
近年,隨著翻譯碩士的學科設置熱潮,翻譯已不僅是一種語言技能,更是一門正式學科被學界所認可。可見,在當前努力實現(xiàn)中國夢的復興之路上,我國參與的跨語言、跨文化活動會日益增多,翻譯已成為當前乃至今后必不可少的社會活動。專業(yè)英語人才的培養(yǎng)必不能覆蓋所有的社會需求。高等院校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主要基地,其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中雖對學生的翻譯能力有所要求,但目前的實際教學結果實在差強人意。
二、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現(xiàn)狀及問題
在我國的外語教學中,翻譯法一直以來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進入21世紀后中國對外活動空前增多,能有效交際的口語人才缺口巨大;加之“瘋狂英語”等社會力量的影響,在上一輪英語教學改革中,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技能成為焦點,以試圖擺脫啞巴英語的窘境;由此,以交際法為主的課堂教學被廣為接受。而外語教學過度單語化,無視母語或翻譯,往往是對學生實際情況的忽視。此時,傳統(tǒng)的語法翻譯教學方法幾乎被全盤否定,翻譯教學和訓練可能被視為守舊或水平低下,結果翻譯只能處于被動地位。這種輕視翻譯能力培養(yǎng)的狀況直接導致學生翻譯能力普遍較弱的嚴重后果。而這些都說明我們的翻譯教學存在一定的問題。
1.教學模式及方法創(chuàng)新不足。目前的大學英語課堂翻譯教學基本沿用傳統(tǒng)模式。多數(shù)高等院校的多媒體教室使用往往僅限于聽力與口語教學,而翻譯教學還停留在寫黑板、記筆記、做作業(yè)、對答案。此外,多數(shù)老師也只是在閱讀教學中順帶翻譯講解,或是對課后練習的短語、難句進行簡要分析。這既違背語言學習規(guī)律,也難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2.缺乏對翻譯理論和方法的講授。一方面,主流大學英語教材中雖設置有翻譯練習,其實質也只是對所學句型、詞組、語法結構等知識的考察和復習,根本算不上翻譯而更像是造句。書中都未涉及翻譯的原則、過程、標準等基礎理論以及基本方法和技巧,所以非英語專業(yè)學生來的翻譯實踐異常艱難。
另一方面,翻譯教學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翻譯理論和大量的翻譯實踐。然而,我國大部分高校的英語教師在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影響下,極少進行過翻譯實踐,從而翻譯基礎較為薄弱。此外,因為教學任務重,教師用于學習提升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時間和精力投入不足,因而在講授時,也會感到力不從心。
三、翻譯在公共英語教學中的必要性
首先,翻譯是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jù)《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在教學的不同要求層次中,都強調了翻譯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
其次,英語教學是系統(tǒng)工程,培養(yǎng)的是語言能力、交際能力和社會文化能力。翻譯和聽、說、讀、寫這些技能一樣影響和反映對某一語言的掌握,更是對其它四項技能的綜合體現(xiàn)。比如好的口譯工作者都有著很強的聽說能力,而一個好的筆譯人員,讀寫能力勢必也很強大。
另外,社會需要具備翻譯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尤其是那些科技翻譯人才,面對深奧的專業(yè)知識、偏僻的專業(yè)術語,如果沒有較高的翻譯能力和素養(yǎng),是難以勝任科技翻譯的要求,更談不上曲盡原文之妙了。因此在大學階段,奠定堅實的翻譯基礎,培養(yǎng)實際的翻譯能力,在工作中就能游刃有余。
四、對公共英語教學中翻譯技能培養(yǎng)的建議
首先,師生雙方都應該轉變對翻譯的態(tài)度,對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起來。翻譯不僅是門科學,也是藝術,更是一種綜合技能。因此,教師應把翻譯當作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進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以引導和激發(fā)學生對翻譯的興趣和積極性。
其次,教學過程中要加強翻譯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翻譯是一種實踐活動,而理論和技巧只有付諸實踐才有好的效果。但由于課堂教學學時有限,無法單獨進行翻譯的專項教學與練習。因此教師可以在日常的讀寫教學中穿插相應的筆譯的基本原則、標準和過程等基礎知識及方法技巧,在聽說教學中加入口譯的相關理論、方法和技巧。同時,要加強教師的相關培訓和進修,確保其勝任有效的教學。
另外,亟待編寫非外語專業(yè)適用的翻譯教材。這種教材既要有別于外語專業(yè)學生使用的翻譯教材又應體現(xiàn)目前翻譯研究的新成果和社會發(fā)展的趨勢,增加篇章翻譯、各類文體翻譯、英漢對比翻譯、佳譯欣賞等內(nèi)容。尤其是英漢對比翻譯和科技翻譯應是本教材的主體。
最后,應該對大學英語課程設置做出調整。針對目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現(xiàn)狀,高校應將翻譯教學融入現(xiàn)行的分級教學、模塊化教學當中,使翻譯教學和聽、說、讀、寫教學并重。對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又有較高漢語修養(yǎng)的大學生來說,如能在授課中增加翻譯理論指導,稍作引導和點撥,便會收到不錯的效果。
總之,我們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翻譯能力培養(yǎng)很不完善,暴露出了諸多不足和弊端。隨著跨文化交際活動的日益增加,翻譯能力應用領域愈加廣泛,翻譯產(chǎn)業(yè)也正在蓬勃發(fā)展。為實現(xiàn)高等教育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的目標,我們要在教學理念、課程設計等多方面探索并付諸實踐。
參考文獻:
[1]陳宏薇.漢英翻譯基礎[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