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 要: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電腦機器人DIY活動教學也成為了教育領域關注的重點內容。本文闡述了電腦機器人DIY活動教學的現狀,通過調動學生學習樂趣、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以及鼓勵學生歸納總結幾個方面著重探討了電腦機器人DIY活動教學的引導策略,旨在為教師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確?;顒咏虒W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電腦機器人;DIY活動教學;引導策略
機器人DIY中包括的內容有電子、信息、機械、通訊、自動化以及聲光電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促進其手腦合一,為未來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筆者針對機器人DIY教學方法展開討論,希望能改進目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運用正確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掌握機器人DIY教學內容。
一、電腦機器人DIY活動教學現狀
電腦機器人DIY教學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課堂枯燥乏味。很多學校重視數、語、外等專業(yè)學科的教學,對于機器人課堂過于忽視,不僅課時少、操作器材匱乏,教學內容也過于乏味,教師多以理論知識灌輸的方式教學,長此以往學生會喪失學習興趣,注意力很難集中,這就失去了機器人DIY教學的意義。
其次,實踐能力薄弱。學生是正在發(fā)展的人,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干擾,難以集中注意力,而電腦機器人課程本身運用到的抽象思維較多,需要利用實體機器人來觀察研究并動手操作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但是一些學校缺少資源配置,學生的理論知識難以得到實踐檢驗,課堂效率不高[1]。
再者,學生過于被動。雖然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但是由于傳統(tǒng)教學觀念根深蒂固,教師缺少正確的教學方法,加之害怕學生操作失敗延誤課堂時間,在實際教學中仍以傳授和演示為主,學生比較依賴教師,難以形成獨立思維。
最后,總結評價匱乏。總結評價是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關鍵,但是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很多教師忽略了評價總結的過程,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學生很難發(fā)現自身不足之處,教師也無法得到教學反饋,依舊延續(xù)以往的教學方法,質量和效率都很難得到提升。
二、電腦機器人DIY活動教學的引導策略
(一)調動學生學習樂趣
一般來講,學生相比于抽象的概念更喜歡直觀的事物,因此教師在機器人DIY教學中可以利用高效便捷的信息技術,通過互聯(lián)網平臺獲取大量的視頻或圖片資源,呈現在課堂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內容要簡短且精彩,學生既能在短時間內提取重點內容,又能使課堂充滿趣味性,觀看完畢后學生要各抒己見談談自己的想法。以新型汽車為例,教師播放無人駕駛汽車的視頻,學生們都對這種新事物充滿好奇,觀看了視頻后終于明白了汽車是怎么生產出來的,這樣既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又能提高課堂參與度。再如,教師制作機器人生產的微課視頻,內容要控制在十分鐘以內,學生可以在短暫的時間內掌握機器人生產的相關內容,避免過長的視頻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還能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除此之外,學生在課后還可以通過網絡途徑獲取一些電腦機器人的相關信息,增強自身的知識儲備,了解更多先進智能的技術,應用到語文作文中就實現了學科的交叉利用,而且其中涉及到的物理和數學知識也有利于學生專業(yè)學科知識能力的提升。學生在課后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可與教師和同學討論,也可以通過實踐操作環(huán)節(jié)自行證實,從而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為以后的發(fā)展打好基礎。
(二)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
實踐是檢驗理論的唯一標準,而且機器人DIY教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分化教學內容,制定小目標來完善教學內容,鼓勵學生達到學習目的。DIY課程大體上可以分為機器人焊接、組裝和編程幾個方面,教師要可以在每個部分中設置一些小任務,任務要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當學生完成任務后可以在任務表上標記,直到完成所有任務,這樣能減輕學生的壓力,從實現小目標開始一步一步的完成大目標。比如機器人焊接這部分教學,實踐任務為:建立base坐標;生成Sequence路徑,設置坐標系和工具的參數,確保焊槍工作軌跡準確;調整焊接角度;設置焊接參數以及程序的生成。如果學生一開始的任務是機器人焊接程序一定會產生抵抗心理,若將任務分化,通過一個個簡單的任務來達到最后的目的,這樣實踐過程就簡單許多,學生也能通過這一過程掌握動手操作的技術和能力,使課堂更為生動靈活。
(三)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性,教師很難掌握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和認知能力,因此學生要在完成小任務后在旁邊寫好備注,比如這部分的疑點和難點,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等,教師可以通過反饋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以后的教學提供良好的參考依據,使問題的設置更有針對性。教師在提出問題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問題要有引導和啟發(fā)的作用。以小車灰度測試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提出問題:“小車的運動軌跡為圓形,那在測量時該以一點為準還是多點為準?為什么?”學生就會主動去思考那種測量方法更好,去猜想原因從而發(fā)現知識并獲取知識,要比理論灌輸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徹[2]。
教師在提出問題時要找準時機,還要多提出一些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形成思辨能力,勇于提出自己獨到的理解。教師還可以開展合作學習,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以組為單位探討問題的答案,學生通過交流互動過程能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還能發(fā)現自身不足,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協(xié)作力,小組之間又能形成競爭模式,能將競爭壓力轉化為動力,有利于發(fā)掘學生的潛力。
(四)鼓勵學生歸納總結
歸納總結的過程即是針對學習內容提出表現良好和不足之處,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學生完成小任務時,教師要進行小總結,以激勵為主,鼓勵學生再接再厲,更進一步;學生完成大目標時,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小禮品,獎勵表現出色的學生,評價過程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對于進步的學困生也要予以獎勵,以增強其自信心和積極性,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結論
總而言之,現階段的機器人DIY教學還處于發(fā)展的初期階段,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還不夠成熟,相關成功的借鑒方案也較少,教師只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增強課堂趣味性和實踐性,將學生放到教學的主體地位上才能增強機器人DIY課堂的實效性,對開拓學生眼界、學會發(fā)現和解決問題、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都具有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學禮.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機器人教學實踐探究[J].教育科學論壇,2018(32):53-54.
[2]馮偉東.DIY教學理念在計算機專業(yè)課程中的應用[J].科技與企業(yè),2015(19):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