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諫敏
摘要:在全面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用最有效的教學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最大的收獲,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須思考和落到實處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素質教育;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10-0029
有效教學,既是一種技術或策略,同時有效教學也是一種理念,它要求每個教師超越一般的、共同的技術,不斷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筆者認為,在教學中,只有抓好課堂這塊教學主陣地,積極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達到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素養(yǎng)的目的。在教學實踐中,筆者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探索與嘗試:
一、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體現(xiàn)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
角色扮演就是讓學生參與到一種體驗性學習的活動中?;顒咏Y束時,要給予表演的學生作者出一個恰當?shù)脑u價。
比如,在學習完“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等有關知識后,筆者拿出課前準備好的七張硬紙板(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線粒體),請七位同學上前,每人隨機摸一張,根據(jù)摸到的硬紙板確定自己的角色。先由扮演細胞核的同學開始:“在植物細胞中我是核心人物,我控制著其他人物,大家猜猜我是誰?”“細——胞——核!”(此時,學生的興趣空前高漲,氣氛熱烈)對了!然后,由這個同學將硬紙板(細胞核)貼在黑板上,退到一邊。接著,其他六個角色依次進行。當然,這些角色在描述的過程中肯定有不全面的地方,再由其他同學舉手補充,或者由筆者加以適當?shù)狞c評。
角色扮演不僅能鞏固知識、調節(jié)課堂氣氛,還能激發(fā)興趣,挖掘出學生潛在能力。
二、充分利用生物學實驗,引導學生探究生活竅門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生物學課堂教學中,積極進行科學探究活動,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幫助學生了解現(xiàn)實生活中各種基本知識,從而促進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的發(fā)展。
在學習完“探索生命的方法”和“植物的呼吸作用”之后,筆者引導學生開展了一些對現(xiàn)實生活有指導意義的實驗,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增強運用知識的能力,如“探究蘋果在什么樣的條件下保存時間最長?”,先由學生展開激烈討論,哪些條件可能會影響蘋果的保存;應該怎樣設計對照實驗;設計實驗時應該注意哪些原則;然后分組設計實驗步驟,分別探究同樣大小的新鮮蘋果在下列三種不同情況下的保鮮效果:1. 室溫,低溫;2. 隔絕空氣,不隔絕空氣;3. 干燥,濕潤。同時要求學生把實驗結果(現(xiàn)象)設計成表格,觀察實驗后再填寫表格。最后通過比較各小組觀察到的現(xiàn)象,引導學生總結得出蘋果保鮮的適宜條件是:低溫、低氧、適宜的濕度。
通過學生自主設計探究實驗,培養(yǎng)和提高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從而使他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向更高層次升華。學生親自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形式,是探究性學習所倡導的,教師應予以重視。
三、引領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達到知識共享
由于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和理解的深度、廣度有差異,所以他們的意見往往不統(tǒng)一,這正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良好時機。這時,讓學生互相說出理由,不僅會使問題越辯越明,而且學生間的包容意識也會得到及時的培養(yǎng),學生間的對話精神也會得到積極的發(fā)揚。意見由不統(tǒng)一走向統(tǒng)一,或者走向多元并存,這不僅是一個長知識、增能力的過程,更是一個小組合作、多方對話的過程,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也會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
在教《遠離煙酒》《拒絕毒品》等一類課時,筆者首先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課前收集有關煙酒、毒品對人體危害等相關信息資料,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該怎樣做等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展開交流、討論;交流結束時,筆者將學生的成績給以肯定。同時征求學生的意見,將大家收集到的資料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辦一份有關煙酒、毒品對人體健康危害為主題的手抄報,在校園內辦一個手抄報展,展覽結束后,還可以將你的手抄報送給親戚、朋友看,讓更多的人了解煙酒、毒品的危害。于是小組合作又開始為手抄報的內容排版,進行熱烈的討論。這樣的課堂教學,將書本上的內容延伸到課外,課雖然結束了,但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沒有結束,學生不僅獲得了保護自身健康的知識,而且還掌握了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生產(chǎn)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終身學習的欲望和能力。
學生在爭辯與討論的動態(tài)過程中感悟和體驗真知,在思維的碰撞中找到靈感,在思想的交流中揚棄,在情感的溝通中融合,在智慧的展示中互相啟迪,使合作交流的互動性學習成為學生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支柱。
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師和學生都積極參與、互相交流與互動、共同進步、共同發(fā)展的教學過程。在師生的雙向交流過程中,提高課堂的提問效果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效果與質量。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如果能提出更具生物學特點的問題,不但能有效激起初中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還能更好地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生物概念與原理,更能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為學好生物學打下基礎。
(作者單位:廣東省云浮市云安區(qū)富林鎮(zhèn)中學 527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