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履萍
摘要:在新課標改革的感召下,改變高中化學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迫在眉睫。高中化學這門課程有比較強的實踐性,當前不少化學教師在教學中都堅持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運用了一系列的教學方法,其中探究性教學被普遍地運用于當今的高中化學教學中。因此,本文闡述了探究性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高中化學;探究性教學;自主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12-0069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基本上是整堂課以教師單純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為主。這樣勢必忽略了學生個體間的差異,造成班中成績好一些的學生“吃不飽”難題見識少,成績提升受限;而成績弱一些的學生又“消化不了”,慢慢失去興趣,導致本科成績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在新一輪的課堂改革中,將轉變落后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提出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元化學習方式作為課堂改革的突破口,以激發(fā)其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提高其學習化學的內在動力。
一、探究性教學內涵
探究性教學是指以學生的探究為支點,以探究思維、探究精神為主軸,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思維和主動精神,提升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同時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分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探究性教學中,學生通過主動對問題進行探究,獲取知識,并將知識運用到探究過程中,是一種高層次的學習方式。
在進行探究性教學的過程中,關鍵在于對學生學的方式以及教師教的方式加以轉變。通過探究性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以探究的方式來分析化學問題的能力,對化學理論進行論證;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對自己學習的過程有一個整體的規(guī)劃,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探究性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質疑的習慣,其收集信息及處理、分析問題的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探究性教學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就感,提高其學習興趣。
二、高中化學開展探究性教學的若干措施
首先,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精心準備問題。教師的教學設計不僅要以教學目標為準還要結合教學情景,學生應該在生活中或相似的生活情境中學習知識,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會感到放松愉悅,印象也會更深刻,所以教學設計是教師準備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學環(huán)境由課堂空間、學生與教師、學習資料等要素構成,它可以影響學生的學習。一個好的教學環(huán)境,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自主地探究解決問題,所以教師要注意調節(jié)課堂的教學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造民主、自由、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的情感處于愉悅、寬松的狀態(tài),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容易擴散,在學習過程中敢說敢問敢想。
例如:在講《乙醇的氧化、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應》的教學可用“酒為何越陳越香?”和“燒肉燒魚時為何要加少量的酒或醋?”來引入課題;在“化學電源”教學前,讓學生收集生活中用到的各種電源,并挑選出化學電池然后嘗試將化學電源分類再以小組討論這些電池的工作機理, 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然后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yǎng)探究能力。在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是搞好探究性課堂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探究中,學生作為探究者首先要自主生成問題或使問題明晰化,要自主構建起對問題的深入理解,并自主構建對問題的解決方案。在實施探究方案的過程中,學生要自主構建用于解決問題的知識,開展分析推理和化學實驗是實施問題探究的兩個重要途徑。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方法,利用化學的學科優(yōu)勢,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檢查知識的科學性和嚴密性是化學探究的主要方法。例如,含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使其褪色的原因,甲同學認為是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HCl和HClO中和了NaOH所致;乙同學認為是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HClO具有強氧化性使紅色酚酞變成了無色的物質??梢栽O計實驗:向上述剛好褪色的溶液中再滴入一些NaOH溶液,若紅色重現(xiàn),則是因為HCl和HClO的酸性所致;若紅色不再重現(xiàn),則是因為HClO的強氧化性所致。又如在“氨氣極易溶于水”的噴泉實驗時,把書本的實驗作為原理自學。然后,教師出示一些實驗儀器及藥品:集滿氨氣的燒瓶(可以多備幾瓶)、裝有膠頭滴管和玻璃管的雙孔橡皮塞、裝有玻璃管的單孔橡皮塞、鐵架臺(帶鐵圈)、燒杯、水、酚酞等試劑,學生自行設計驗證氨氣極易溶于水的實驗方案。課堂上學生討論積極,但不敢一試,在教師的鼓勵和點撥下,就有學生上場了。一般用的都是書本上的實驗方法,實驗很成功。然后引導學生更深層地探究:噴泉實驗的原理是什么?有沒有其他的方法?這時舉手要求實驗的學生爭先恐后。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進行實驗設計,激發(fā)了探索興趣,甚至部分學生還詢問課余時間可以進實驗室做實驗嗎?從學生這種主動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上,可以看出他們嘗到了探究教學的甜頭。實踐告訴我們: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另外,可以開展交流評價,深化探究能力。交流、評價就是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探究中所采取的各種方法、得出的結論進行總結歸納,要求用簡練的語言或圖表加以整理和重組,并進行充分交流,相互評價。這樣就可以給學生更大的發(fā)揮空間,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并且讓學生在交流合作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如在學完氧化還原反應后,可用“升失氧作還原劑,降得還作氧化劑”等短語進行概括。通過交流、評價的學習的方式,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反應能力及口語交際能力,還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合作的精神,讓學生將來出社會以后也可以擁有一種能力,更好地和別人相處。
實踐表明,探究式教學方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能最大限度地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在“主動”中發(fā)展,在“探究”中創(chuàng)新,從而激發(fā)了每個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終身學習的興趣及熱情。
參考文獻:
[1]韋德鮮.高中化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探討[J].亞太教育,2016(6).
[2]劉運才.化學探究性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化學參考,2006(9).
(作者單位:山西省祁縣第二中學 0309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