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
摘要:英語學習只停留于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進行課外閱讀,這樣才能提高綜合能力。教師要堅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不斷優(yōu)化、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積極參與進來。課外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積累大量的知識,為學生今后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成長為全面型的人才。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外閱讀;問題與對策
一、小學英語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一)豐富文化內涵
語言和文化是相互依賴的,通過英語課外閱讀可以了解到西方國家的文化、價值觀以及思維模式,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長此以往他們會具有良好的英語思維,有效地提高了綜合能力,閱讀起來也會比較容易。課外閱讀涉及的內容非常多,例如時事政治、民俗風情、地質風貌等各個方面,學習的過程就是文化積累的過程,在學生腦海中加深對事物的印象。
(二)培養(yǎng)學習習慣
小學生有著活潑好動、自制能力差的特點,所以良好的習慣對學習有著積極的作用。課堂上很多內容學生沒有很好地理解,通過課外閱讀可以加深對其的認識,達到融會貫通的地步,實現知識的消化吸收。
二、小學英語課外閱讀面臨的問題
(一)重視不足
很多教師對課外閱讀的認識不足,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材上,忽視了課外閱讀對學生的重要性。同時,沒有安排固定的時間來進行課外閱讀。即使有的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但由于自身的認知能力有限,導致很難順利地閱讀。所以,教師要重視,對英語課外閱讀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教師意識到課外閱讀對教學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激發(fā)英語學習興趣。
(二)材料匱乏
從目前小學英語課程來看,都是學習一些簡單的發(fā)音、詞匯、句型等,涉及閱讀的內容不多。如,“whatcolour”這節(jié)內容主要練習詢問和回答物品顏色,掌握詞匯red(紅色)、green(綠色)、black(黑色)、blue(藍色)。學生只需加強記憶就可以,缺乏與之相關文章的閱讀,很難實現知識的靈活運用。家長不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往往會選擇一些不適合的課外閱讀材料,一定程度上超過了能力接受范圍,不僅達不到學習的效果,還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
(三)指導不足
小學生缺乏足夠的判斷力,需要教師的正確指導才行。但是現實情況卻差強人意,有的教師認為課外閱讀是學生自己的事情,不會過多地干預,再加上學生的自覺性較差,所以很難實現有效的閱讀。因此,教師必須科學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三、小學英語課外閱讀優(yōu)化策略
(一)加強重視
教師要意識到英語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其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教師要合理地安排課堂時間,給他們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課外閱讀。在教師的督促下學生也會明白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被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
(二)豐富材料
好的閱讀材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還有利于提高其綜合能力。一方面教師要拓展學生閱讀面,例如課外書、報紙、雜志等,不斷優(yōu)化自身知識結構。另一方面在材料選擇上要適當地指導,閱讀的難度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保證學生可以有效地接受。
(三)培養(yǎng)習慣
習慣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英語課外閱讀方面也是如此。教師要發(fā)揮出正確指導的作用,例如每天閱讀兩篇課外材料,定期地進行整理,這樣可以積累更多的知識,長此以往會形成良好的習慣,并轉化為持之以恒的動力,使學生受益終生。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為了使學生的思想和情緒轉移到英語學習的氛圍中,往往采用歌曲熱身或課前交談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種課前的交流親近了學生,活躍了課堂氣氛,但時間一長學生往往會感到單調。如何使這種課前的交流更有目的性,更實用一些呢?我認為:在教學中,設計一些新穎別致又包含課文內容的課前會話,既可以作為揭題的引子,又可以作為激活學生思維的興奮點,更為復習前面所學知識和為新知的學習作好鋪墊。本文就英語課堂中如何更好的發(fā)揮課前會話談一些做法。
四、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豐富課堂
所謂“創(chuàng)設情境”,就是教師運用描繪或其他形象化手段,把某種情形、狀態(tài)或景象表現出來,激發(fā)學習興趣,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材料?!边@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保持對所學知識的濃厚興趣,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根本秘訣。如在教學PEP課堂教學以“顏色”為主題,我以學生喜歡的“rainbow”為主線貫穿始終。當我把親手繪好的彩虹圖貼在黑板上時,學生馬上發(fā)出一片驚嘆之聲,這時學生的各種感官都處于最佳狀態(tài),其效果是不言而喻。整節(jié)課單詞的呈現如行云流水一般,很自然,學生雖然在課堂上學習英語,卻仿佛和我一起欣賞了美麗的彩虹。
此外利用簡筆畫創(chuàng)設情境在課堂教學中也是很受小學生歡迎的,簡筆畫教英語,可以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結合起來,有利于學生外語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我在教學中比較偏愛簡筆畫,如“bird”這個單詞時,如用翻譯法來教授單詞“鳥”,學生首先想到的是母語“鳥”,再在腦海里譯成英文:“bird”。但先用簡筆畫來教授學生就直接想到它的英文名稱“bird”,各種單詞都能用一副簡單的圖畫來表示。再如在教授句型:Whatarethey?Theyrebirds。Howmanybirdsarethere?Thereare。。。時,便可運用了這樣一副簡筆畫:第一步先畫出小鳥,再畫出湖、小魚、樹,最后樹上結出蘋果等,讓學生在學習時充滿期待,我們還將看到什么?在介紹完所有內容后,還可以引導學生自由想象,在這樣一個美麗的大自然里還有些什么?學生通過自由發(fā)揮,積極討論,不僅記住了單詞和句型,還能熟練地將它們運用到相關情境之中。
五、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激活課堂
《英語課程標準》主張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教師應盡可能多的為學生創(chuàng)造在生活化的情境中運用語言的機會。同樣以PEP三年級上冊Unit2Colours為例,在孩子們基本掌握了這幾個顏色單詞之后,我還設計了一個任務型活動“MyTeddyBear”,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生活實際,發(fā)揮想象,通過畫、涂,設計自己心中的玩具熊,再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向大家介紹。既復習了以前有關身體部位的單詞,又鞏固了今天所學的單詞,讓所學的知識得到升華,并把升華的知識轉變成真實交際的能力,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上充滿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再如在教學playingbasketba11,playingfootball,playingpingpongJumping,running等有關體育活動的動詞短語時,這一課前,我將學生帶到體育場,讓他們學習有關詞匯,學生在觀看之后,再學習本單元的句型Whataretheydoing?Theyare。。。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我還在班級中試行了“英語小廣播”活動,每周兩名小主持播出這一周學過的內容,這既鞏固了語言,又運用了語言,喚起了孩子們內心的成就感和表現欲。從生活中選取某一典型場景作為教學情境,或者有意識創(chuàng)造一種語言環(huán)境,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六、創(chuàng)設實物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以實物展現、演示某種特定情境。實物的運用可以使學生坐在教學里就可以認識客觀事物,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單詞教學可由實物來呈現其意思,像文具、食物、服裝鞋帽、文具書刊等。一些形容詞也可以由實物來呈現意思,一些常見的成對的、具有相對意思的形容詞,也可以由實物通過對比來呈現其含義,如ta11-short、1ong-short、big-sma11、full-empty等。一些表示數量的短語也可以由實物來呈現,如:用一杯水來體現acupof。。。用一張紙來體現apieceof。。。等等。這種實物教學可以從真實的實物聯(lián)系到物之外的的情境,可以激起學生的熱情與興趣,強化記憶,從而達到詞匯易學易記的目的。
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
提問是觸發(fā)學生思維的引言,是激發(fā)學生覺悟的契機,是教學檢測的手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能培養(yǎng)學生的獲取信息的能力,開放性思維、創(chuàng)新和合作精神,所以,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教師要有目的性的創(chuàng)設一些問題情境。例如在教學PEP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3Wheredidyougo?中Readandwrite部分時,首先讓學生看圖回答問題HowdidWuYifanmeetMax?Whatwillhappennext?由此引出本文主題Lifeisfu11ofgoodnewsandbadnews。學生對這篇短文充滿了好奇,之后在閱讀中再次提出問題Howwastheweather?WheredidMaxsit?Whydidtheystayinthehotelintheafternoon?WhatdidMaxdotoRobin?這些問題的提出使學生置于一種動態(tài)、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huán)境之中,學生對短文內容充滿期待,幾乎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到其中去,在閱讀中我還采用了小組合作,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Readandwrite部分”存在一定的困難,但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準備,學生就會你一言,我一語,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整體理解問題、趣味思考問題,合作小組展開討論,每個成員自由發(fā)表意見,記錄員記錄下答案;最后每組派一名發(fā)言人公布答案,由全班學生選出問題的最佳答案。最后我又提出Canyoutellusaboutyourbadbutgoodday?整堂課下來圍繞著問題進行,由淺入深,步步深入,學生們能認真思考,這樣既降低了閱讀的難度又加深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總之,好的情境設計能夠讓學生置身于一個美妙的學習氛圍,感受語言,享受到運用語言溝通的快樂。然而反觀我們現在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還沒有被教師完全運用到教學中,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應當盡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想“言”的氛圍,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優(yōu)化小學課堂教學模式,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通過課前會話這種方式,既創(chuàng)設了情境,對舊知識進行了必要的鞏固,又暗示了將要學習的新內容,課前會話是“溫故知新”的紐帶。同學們會以驚奇的目光,驚喜的情感,注意著即將學習的新知識,激發(fā)了極大的學習熱情。同時這種口語訓練活動,既能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又增強了學生競爭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