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學科邏輯性比較強,學習存在一定的難度,對于幼兒來說更是如此,很多幼兒在一開始接觸數學的時候,興趣不是很高,學習過程中也會覺得存在很多的困難,教師要結合幼兒自身的特點和數學的學科特點,合理設計數學教學活動,引導幼兒學習數學,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
【關鍵詞】幼兒;數學學習興趣;區(qū)域活動;培養(yǎng)
幼兒對游戲活動具有很大的興趣,利用游戲幫助幼兒開發(fā)智力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可以設置適當的情景,設置教學活動,使操作更加方便,同時也能夠提高幼兒參與興趣,區(qū)域活動就是一種將數學知識融入到情景教學中的好方式,而且其具有豐富的材料和很強的操作性,有效提高幼兒參與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設置區(qū)域活動并將數學知識融入其中,能夠有效提高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提供多種材料,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只有對某項事物具有興趣,才能夠有投身其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身新的突入到探索之中,因此,我在去榆中,盡量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常見的和感興趣的操作材料,且材料的難度根據幼兒發(fā)展階段進行提供,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并使他們能夠參與到操作材料之中,比如:七巧板、各色彩珠、數字點卡、圖卡、骰子、撲克、自制分類盒、套杯、小棒、幾何圖形、瓶子、小石子、夾子、時鐘等,比如說,在聯系排序活動中,可以引導幼兒根據不同顏色、長短拼接珠子和小棒,根據形狀粘貼幾何圖形,根據大小擺放紐扣,根據高低排列瓶子等,幼兒在操作中,可以掌握各種排序方法,積累相關經驗,從而學習和掌握排序的相關概念。
材料的趣味性,變化性和操作建議程度,直接決定著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搜集材料的過程中,我仔細的進行取舍和篩選,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材料的效用,根據主題變化,及時更新提供的游戲材料,同時還有機的像各個領域滲透核心經驗,注重幼兒發(fā)展和各領域之間的融合,一平衡當前階段,幼兒獲取的基本經驗,比如說,在主題活動“牙齒咔咔咔”中,我在區(qū)域中投放了牙齒分類盒,為幼兒提供大小不同的門牙、犬牙和磨牙,銀彈幼兒對材料進行分類,不僅鞏固了對牙齒的認識,同時還掌握了數學的邏輯關系,在主題活動“小工具大妙用”中,我為孩子提供了不同長度的繩子和測量記錄表,鼓勵幼兒在活動室中尋找測量的對應物,孩子們興致勃勃的報告他們的發(fā)現,同樣一張桌子,用斷繩子測量需要7個長度,用長繩子測量只需要4個,幼兒們在主動操作中發(fā)現,生活物品可以作為測量工具,測量工具不同,獲得的數量也存在差異。
二、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讓操作探索更有趣味
以往的教學之中,教師總是采取直觀形象的演示和降解,幼兒則是被動的觀摩和接受,這樣一來,雖然有重視到培養(yǎng)幼兒形象思維特點,但是卻忽略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要想提高幼兒數學學習的質量,就要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注意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游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活動場所,在游戲中融入數學知識,能夠為教育增添很多情趣,激發(fā)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興趣。因此為幼兒的學習,我努力創(chuàng)設了很多游戲情景,比如說,我用彩珠和魚線為幼兒開設了一個原創(chuàng)珠寶坊,請孩子們擔當珠寶設計師,制作各種各樣的首飾,他們在設計珠寶的同時,也學習了大小、顏色和形狀等排序,孩子們制作出來的漂亮首飾還被送到購物廣場出售。再比如說我用廢舊瓶子和硬紙板只做了很多獅子,并在身上貼上了0~10的數字,在夾子上貼上各種加減算式,請幼兒們進行計算,并將于獅子身上數字一樣的夾子送給獅子大王,于是日常生活中的木夾子,最后變成了獅子大王頭上的長鬃毛。
三、師幼積極互動,讓區(qū)域活動更和諧
在數學區(qū)域活動中,我是指導者,通常不會直接介入游戲,主要是觀察,觀察材料是否能夠引起幼兒的興趣,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提供什么材料合適,數量是否充足等,觀察在實際操作中,幼兒遇到什么困難?如何解決?同時還經常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到游戲之中,近距離活動中了解幼兒的活動情況,并給于相應的指導,在放松的環(huán)境中,幼兒能夠無壓力的和我直面交流,使孩子們體會到在這片區(qū)域中自己是真正的主人,充分體會數學活動的樂趣。比如說,我會和孩子們用撲克牌比大小和接龍的游戲,當我手里的牌逐漸減少,幼兒手里的牌逐漸增加,他們就會興奮的說:老師輸啦,我贏啦。有時候,我也會故意的犯規(guī),引導他們自己發(fā)現問題,他們就會說:老師你錯啦,有的幼兒學會一種玩法之后,很容易就失去興趣,不想繼續(xù)完了,這時候,我就會充當挑戰(zhàn)者的角色,和他一起PK,安排其他孩子做裁判員,激起幼兒繼續(xù)游戲的興趣等。
四、數學材料的投放簡單、便捷,同時操作性較強
可以在題卡中設計不同的漂亮的圖案,同時在數字開上圖上不同的顏色,設計不同的背景,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字卡和題卡的興趣,方便他們進行操作,為幼兒生動形象的展示數字卡和題卡的內容,同時,還可以將題卡、數字卡用過塑紙過塑,為幼兒操作提供更多方便,也可以循環(huán)使用。同時,在另外區(qū)域設置飲料吧,在飲料吧中放置10個透明瓶,這些瓶子大小不一,而且顏色也個不相同,在瓶子外邊貼上1到10 這些數字。當幼兒來到飲料吧喝飲料的時候,需要選擇第幾號飲料,然后工作人員先引導幼兒玩折紙游戲,通過游戲后,才能夠喝飲料,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訓練幼兒對數和顏色的認識,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折紙操作能力。
五、結語
總之,幼兒數學教育處處都有,教師應該在區(qū)域活動中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并及時更新,引導幼兒自動發(fā)掘和探索,培養(yǎng)孩子應用數的意識,從中獲取經驗和知識技能,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和學習積極性,讓幼兒感受到數學的魅力,為以后學習數學打好基礎。
作者簡介:樓淼渺,女,民族:漢,籍貫:浙江、金華、浦江,職位:教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幼兒數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l]梅曉蘭.利用區(qū)域活動實現幼兒數學操作性學習的探索與實踐[J].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06)
[2]魏艷.在游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的興趣[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