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銘泉
現(xiàn)代醫(yī)學把骨質(zhì)疏松癥分為兩類:其一,原發(fā)性骨質(zhì)疏松癥。主要是老年骨質(zhì)疏松癥。其二,繼發(fā)性骨質(zhì)疏松癥。主要是由一些病癥引起,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患骨質(zhì)疏松的主要癥狀是:四肢麻木,腰背疼痛,全身沒有力氣,骨疼痛,腿部抽筋等,嚴重者出現(xiàn)身高變低及駝背、骨折等。因此,關(guān)鍵在平時注意飲食營養(yǎng)衛(wèi)生,多吃含鈣、磷和微量元素多的食物。含這些元素多的食物有魚類、豆制品類、蔬菜類、禽蛋類、奶制品類等。若食用一些藥膳食療菜品,將對您預防骨質(zhì)疏松癥有所裨益。
春季藥膳
蓮實粥
[配方]嫩蓮實25g,粳米50g。
[功效]補脾胃,益耳目。適用于耳鳴,視物不清楚,骨質(zhì)疏松等。
[制作]1.將嫩蓮實發(fā)漲后,在水中用刷把擦去仁皮,抽去蓮心,沖洗干凈后,放入鍋內(nèi),加入清水,置火上煮至軟爛,備用。
2.將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鍋中,加清水煮成稀粥,粥熟后摻入蓮實,攪勻即成。
續(xù)斷燉牛腰
[配方]續(xù)斷15g,牛腰子300g,料酒、蔥各100g,姜5g,鹽、雞精、胡椒粉各3g,雞油25g。
[功效]補肝腎,強筋骨。適用于腎虛腰痛,腰膝無力,先兆流產(chǎn),跌打損傷等。
[制作]1.將續(xù)斷洗凈,潤透,切薄片;牛腰切開,除去白色臊腺,切2cm寬、4cm長的片。
2.將續(xù)斷加水250ml先煮25分鐘,再加清水800ml,放入牛腰子、料酒、姜、蔥煮25分鐘,加入鹽、雞精、胡椒粉、雞油即成。
夏季藥膳
甘蔗粥
[配方]甘蔗汁1500ml,高粱米400g。
[功效]補中益氣,清熱生津。適用于老人咳嗽虛熱口舌干燥。消化不良,唾液黏涎,骨質(zhì)疏松等。
[制作]1.將鮮甘蔗刷洗干凈后,砍成15~18cm的節(jié),再對剖成兩半,逐個軋盡汁水,流入盆內(nèi),待汁足量為止。
2.將高粱米淘洗干凈,下入鍋內(nèi),加入甘蔗汁,置中火上煮成稀粥即成。
骨碎補燉羊腰
[配方]骨碎補15g,羊腰子4只,姜5g,料酒、蔥各10g,鹽3g,雞精2g,雞油25g。
[功效]補腎,活血,接骨,生發(fā)。適用于斑禿,跌打損傷,牙齒松動及骨折、腿抽筋、骨質(zhì)疏松等。
[制作]1.將骨碎補洗凈,加水150ml,煎煮25分鐘,?;?,收取藥液50ml,備用;姜切片;蔥切段。
2.將羊腰、骨碎補藥液、料酒、姜、蔥同放燉鍋內(nèi),加水1500ml,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25分鐘,加入鹽、雞精、雞油、胡椒粉即成。
秋季藥膳
赤小豆煮萵苣
[配方]赤小豆50g,萵苣300g,姜5g,料酒、蔥各10g,鹽、雞精各3g,雞油25g。
[功效]利水消腫,利五臟,通血脈。適用于小便不利,乳汁不通及尿血、骨折、骨質(zhì)疏松等。
[制作]1.將赤小豆去泥沙,洗凈;萵苣去皮,切3cm見方的塊;姜切片;蔥切段。
2.將赤小豆放入鍋內(nèi),加水800ml,置武火燒沸,再用。
淫羊藿燒豬蹄筋
[配方]淫羊藿15g,豬蹄筋(油發(fā))300g,料酒、醬油、蔥各10g,鹽、雞精、胡椒粉各3g,白糖15g,素油35g,姜5g。
[功效]補腎壯陽,強筋健骨。適用于腿抽筋,四肢麻痹及骨折、骨質(zhì)疏松等。
[制作]1.將淫羊藿用羊脂炒好,加水150ml,煎25分鐘,收取藥液50ml,備用;將豬蹄筋切5cm長的段;姜切片;蔥切段。
2.將炒鍋置武火燒熱,加入素油,燒六成熱時,加入姜、蔥爆香,下入白糖、醬油、豬蹄筋、藥液,加入清水200ml,燒熟,加入鹽、雞精、胡椒粉即成。
冬季藥膳
山藥芝麻湯圓
[配方]山藥50g,黑芝麻30g,白糖90g,糯米500g。
[功效]補脾益腎。適用于脾虛食少,骨質(zhì)疏松癥,腎精虧損等,若用于治糖尿病,則應去白糖。
[制作]1.將山藥搗碎成粉,放入蒸鍋內(nèi)蒸熟,黑芝麻炒香粉碎,加入白糖,調(diào)成餡備用。
2.糯米泡后,磨成湯圓米粉,分成若干小團。
3.將山藥餡與糯米粉小團包成湯圓。下沸水鍋中煮熟即成。
茯苓山藥包子
[配方]茯苓、山藥各30g,面粉1000g,鮮豬肉500g,生姜、胡椒、香油、料酒、食鹽、醬油、大蔥、骨頭湯各適量。
[功效]養(yǎng)心安神,健脾開胃,除濕化痰,利水腫。適用于脾胃虛弱,骨質(zhì)疏松,小便不利,痰飲咳逆,心悸失眠等。
[制作]1.將茯苓塊、山藥放在鍋內(nèi),每次加水約250ml,加熱煮3次,每次煮1小時(以沸計時),3次藥汁合并濾凈待用。
2.將面粉倒在案板上,加入發(fā)面300g,溫熱茯苓山藥水500ml,和成發(fā)酵面團。
3.將豬肉剁茸,倒入盆內(nèi),加醬油拌勻,再加調(diào)料,攪拌成餡。蒸包子食用。
赤小豆煮鯉魚
[配方]赤小豆50g,鯉魚1尾(500g),姜5g,料酒、蔥各10g,鹽、雞精、胡椒粉各3g,雞油25g。
[功效]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適用于水腫,黃疸,瀉痢,便血,癰腫,骨質(zhì)疏松等。
[制作]1.將赤小豆去泥沙,洗凈;鯉魚宰殺后,去鰓、鱗、腸雜;姜切片;蔥切段。
2.將赤小豆放入燉鍋內(nèi),加水2500ml,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30分鐘,然后放入鯉魚,加入姜、蔥、料酒,煮熟,再加入鹽、雞精、雞油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