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桂圓,又稱龍眼。之所以得龍眼這個名字,是因為它的種子圓黑光澤,種臍突起呈白色,看似傳說中“龍”的眼睛。新鮮的龍眼肉質(zhì)細嫩,汁多甜蜜,美味可口。鮮龍眼制成干果后,即為中藥里的桂圓。
《本草綱目》記載,桂圓味甘,性溫,無毒,入心脾二經(jīng),有補血安神、健腦益智、補養(yǎng)心脾的功效。桂圓還有補益作用,對病后需要調(diào)養(yǎng)及體質(zhì)虛弱的人有輔助療效。一般人都可以食用,尤其適合心悸、失眠、神經(jīng)衰弱、記憶力低下、貧血等患者食用,也適宜于老年人氣血虧虛及婦女產(chǎn)后虛弱乏力者食用。因含糖分較高,糖尿病患者當少食或不食;凡外感未清,或內(nèi)有郁火、痰飲氣滯及濕阻中滿者忌食龍眼。因龍眼肉中含有嘌呤類物質(zhì),故痛風患者不宜食用。
桂圓每次食用不可過量,否則會生火助熱。桂圓熬粥煮湯都十分美味,看看下面幾道桂圓美食。
1.蜜棗桂圓粥
材料:桂圓、米各180克,紅棗10顆,姜20克,蜂蜜1大匙。
制法:紅棗、桂圓洗凈;姜去皮,磨成姜汁備用。米洗凈,放入鍋中,加入4杯水煮開,放入所有材料和姜汁煮至軟爛,再加入蜂蜜即可。
功效:此粥具有補氣健脾、養(yǎng)血安神的作用,能使臉色紅潤、增強體力,并可預(yù)防貧血及失眠。
2.山桂圓粥
材料:山藥90克,桂圓肉15克,荔枝3~5個,五味子3克,白糖適量。
制法:先將山藥去皮切成薄片,與桂圓肉、荔枝肉(鮮者更加)、五味子同煮粥,加入白糖適量調(diào)味即成。
3.桂圓肉燉雞湯
功效:本品可以補益心腎、止渴固澀,適用于心腎之陰不足而引起的消渴、小便頻數(shù)、遺精、泄瀉、心悸失眠、腰部酸痛等癥。
材料:肥母雞1只,桂圓肉150克,鹽、料酒、胡椒面、味精、蔥、姜適量。
制法:將雞宰殺,清洗干凈,入開水鍋內(nèi)焯水后撈出,洗去血沫放入沙鍋內(nèi);再放桂圓肉及輔料,用大火燒開,后改用小火燉2小時左右,除去蔥、姜,加味精調(diào)味即可。
功效:補氣健脾、養(yǎng)血安神,適宜心脾虛弱、氣血不足、失眠頭暈者調(diào)補,也可用于久病體虛、產(chǎn)后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