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楚辭》中所見《詩經(jīng)》元素

      2018-04-12 02:37:14王廷洽
      關(guān)鍵詞:鄭風(fēng)感嘆句辭賦

      王廷洽

      (上海師范大學(xué) 人文與傳播學(xué)院,上海 200234)

      以彪炳千秋的《離騷》《九歌》為代表的文言散文詩組成的《楚辭》已經(jīng)流傳了兩千多年,吸引了無數(shù)的讀者,培育了難以計數(shù)的愛好者,模仿 “騷體”的作品也層出不窮。《楚辭》在文學(xué)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探討《楚辭》的淵源時,多以為是楚文化造就了這種特點鮮明的作品,這是毫無疑問的?;蛞詾樗彩艿街性幕饕恰对娊?jīng)》的影響,這也是毫無疑問的。若《楚辭》僅僅停留在當(dāng)?shù)刈6\之辭和巫歌的基礎(chǔ)上,就不成其為《楚辭》而只是當(dāng)?shù)刈6\之辭和巫歌了;若《楚辭》的寫作僅停留在《詩經(jīng)》的傳統(tǒng)方法上,就僅僅是《詩經(jīng)》之余緒了。故《楚辭》應(yīng)該是楚文化與華夏文化融合的產(chǎn)物,是楚國當(dāng)?shù)刈6\之辭和巫歌與《詩經(jīng)》有機結(jié)合的產(chǎn)物。由于已有《中國楚辭學(xué)史》《楚辭研究》《屈騷探幽》等綜述《楚辭》研究狀況的專著問世,①本文不再做學(xué)術(shù)動態(tài)方面的贅述,而運用純文學(xué)作品形式全面比照的方法,從楚文化逐步華夏化、《楚辭》與《詩經(jīng)》相似的形式、兩者的相同詞匯等方面探索《楚辭》中所見《詩經(jīng)》的影子。

      其實對于《楚辭》受《詩經(jīng)》影響的見解,前哲先賢是有過精彩論述的。號為中興之主的漢宣帝在評價王褒、張子僑等人的賦作時早就指出:“辭賦大者與古詩同義,小者辯麗可喜,辟如女工有綺縠,音樂有鄭衛(wèi)。今世俗猶皆以此虞說耳目,辭賦比之,尚有仁義風(fēng)諭,鳥獸草木多聞之觀,賢于倡優(yōu)博弈遠矣。”②“鳥獸草木多聞之觀”數(shù)語,明顯指出辭賦是繼承《詩經(jīng)》傳統(tǒng)的。漢代最為流行的說法是“賦者,古詩之流也”。③后來《漢書·藝文志·詩賦略》說:“春秋之后,周道寢壞,聘問歌詠不行于列國,學(xué)《詩》之士逸在布衣,而賢人失志之賦作矣。大儒孫卿及楚臣屈原離讒憂國,皆作賦以風(fēng),咸有惻隱古詩之義?!逼湟舱f辭賦是繼承《詩經(jīng)》的。辭賦一體,漢人所說的賦往往包含《楚辭》。

      南朝劉宋文學(xué)評論家劉勰則認為《楚辭》的產(chǎn)生是有多種淵源的,其中就有《詩經(jīng)》的因素?!段男牡颀垺け骝}》說過,“自《風(fēng)》《雅》寢聲,莫或抽緒,奇文郁起,其《離騷》哉!固已軒翥詩人之后,奮飛辭家之前”;“故論其典誥則如彼,語其夸誕則如此,固知《楚辭》者,體憲于三代,而風(fēng)雜于戰(zhàn)國,乃《雅》《頌》之博徒,而辭賦之英杰也”。劉勰所謂的“論其典誥則如彼”,是指《楚辭》中有不少思想性和創(chuàng)作方法同于儒家經(jīng)典的地方,如“其陳堯舜之耿介,稱禹湯之祇敬,典誥之體也;譏桀紂之猖披,傷羿澆之顛隕,規(guī)諷之旨也;虬龍以喻君子,云霓以譬讒邪,比興之義也;每一顧而掩涕,嘆君門之九重,忠恕之辭也。觀此四事,同于《風(fēng)》《雅》者也”。劉氏所謂的“語其夸誕則如此”,是指《楚辭》中有不少“詭異之辭”“譎怪之談”“狷狹之志”“荒淫之意”,屬不同于儒家的地方,而接近于戰(zhàn)國縱橫家好夸大其詞的文風(fēng)。不管《楚辭》的是非標(biāo)準(zhǔn)是否同于儒家經(jīng)典,劉勰認識到《楚辭》在思想性、創(chuàng)作方法、詩歌形式等方面,是部分地淵源于《詩經(jīng)》的;而其詭譎、夸誕之文風(fēng),則是受了戰(zhàn)國諸子的影響。像漢宣帝、班固、劉勰這樣的前哲先賢僅下論斷或舉例,而本文沿著他們的思路進行闡述,將兩者做純文學(xué)作品形式的全面比照,以期詳盡地了解《楚辭》受《詩經(jīng)》影響的情況。

      論及《楚辭》,我們可以看到其中確實具有豐富的華夏文化的因素,故需要了解楚文化逐步華夏化的進程。

      第一階段為楚文化的草創(chuàng)時期,即傳說時代“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原始時期?;咎幱诘胤教攸c、民族特點為主的原始文化階段。故楚國早期的統(tǒng)治者楚武王承認楚人是蠻夷,這一方面是基于楚國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講的卻是歷史事實。

      第二階段為楚國建立,奠定了以華夏文化為尚的基本走向。及楚莊王觀兵周郊,問鼎中原,開啟了學(xué)習(xí)華夏文化、趕超華夏的新潮。楚莊王謀教太子,申叔時論教育太子諸科,有春秋、世、詩、禮、樂、令、語、故志、訓(xùn)典等,④其中之詩,當(dāng)指流行于春秋諸國、由周史官采編的《詩》,后經(jīng)孔子再度刪繁去重而編定的《詩經(jīng)》。根據(jù)《左傳》的記錄,楚武王、文王、成王等在與他國交往時皆無吟《詩經(jīng)》答對的記錄,而首見記錄的是楚莊王論“武”時所引《詩經(jīng)·周頌·時邁》中“載戢干戈,載橐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時夏,允王保之”;及《周頌·武》中“耆定爾功”,“鋪時繹思,我徂維求定”,“綏萬邦,屢豐年”。⑤楚莊王謀教太子和他引《詩經(jīng)》兩事,在證實《詩經(jīng)》在楚國流傳的事實上有異曲同工之妙。近年獲得的以往從未知曉的《孔子詩論》,⑥證實了《詩經(jīng)》確實已經(jīng)在楚國傳播。楚共王死,群臣謀謚,認為他雖然在爭霸中原的戰(zhàn)爭中失敗,但總體上能“撫有蠻夷,奄征南海,以屬諸夏”,⑦故謚曰“共”。楚文化已經(jīng)吸收了大量的華夏文化因素,并以華夏文化為尚。

      第三階段為春秋后期以后,楚國進一步開疆拓土,國土益發(fā)廣袤,人口益發(fā)眾多,民族融合日益加強,文化的趨同性日益明顯。

      在明確了楚文化發(fā)展歷程的前提下,我們就不難理解《楚辭》是在怎樣的文化背景下創(chuàng)作而成的。

      《詩經(jīng)》對屈原產(chǎn)生過重大的影響。屈原身為大夫,官職左徒,即左司徒,相當(dāng)于《周禮》中的小司徒,主管地方行政和教育,在楚國還兼大巫師,屬楚國最高層次的文化人,他的弟子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亦然。因此其能創(chuàng)作出楚文化和華夏文化融為一體的卓越文學(xué)作品就在情理之中了。

      我們不妨再來考察《楚辭》對于《詩經(jīng)》“賦”的創(chuàng)作方法的學(xué)習(xí)和繼承關(guān)系。筆者曾作《論辭賦的鋪陳方法》,⑧指出“微鋪陳不為辭賦”,而鋪陳方法有并列式、段落式、遞進式、散布式四種。這種鋪陳復(fù)沓正是《詩經(jīng)》風(fēng)、賦、比、興、雅、頌或賦、比、興、風(fēng)、雅、頌之“賦”的實質(zhì)。賦本為寫作方法,后來專指以鋪陳復(fù)沓寫成的古體散文詩,成了作品形式的專名。辭賦一體,故屈原寫成的作品亦稱屈賦?!冻o》全用鋪陳的方法寫成。根據(jù)現(xiàn)有《詩經(jīng)》的文本,風(fēng)、雅、頌為詩歌體裁,賦、比、興為創(chuàng)作方法,當(dāng)無可厚非。而沒有哪首詩單獨采用賦的方法、比的方法,或興的方法。一般說來,賦、比、興融會地、綜合地用于各詩篇中,而鋪陳復(fù)沓的方法使用得最為普遍。賦,在《詩經(jīng)》中并不被歷代研究者稱為作品的體裁,而視為寫作方法,其原因是十五國風(fēng)中都有類似于《楚辭》的詩句或作品,《小雅》中也有,卻不稱為賦,而稱為“風(fēng)”或“雅”。這是不爭的事實??梢哉f,辭賦的雛形已見于《詩經(jīng)》的十五國風(fēng)中,《雅》《頌》中亦偶見帶“兮”的詩句,茲羅列于后。

      我們先來看被認為是南音的《周南》。其《葛覃》有“葛之覃兮”,《麟之趾》有“于嗟麟兮”,類似于《楚辭》的詩句;而《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全詩三節(jié)六句,說它是一篇短小的辭賦,完全可以。這大概是人們一直認為《周南》《召南》為南音的理由,也一直認為它們對《楚辭》產(chǎn)生了影響的實例。而事實上此種觀點存在反證,十五國風(fēng)中皆有類似的詩句或作品,難道《齊風(fēng)》《王風(fēng)》《豳風(fēng)》皆為南音?要說《詩經(jīng)》對《楚辭》的影響,也不僅僅是《周南》《召南》。為了能全面了解《詩經(jīng)》中類似辭賦的詩句和篇章,茲梳理介紹如下:

      《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贝嗽姽踩?jié),而第三節(jié)無帶“兮”之句?!兑坝兴厉濉罚骸笆娑撁撡?,無感我?guī)溬?,無使尨也吠。……”此詩共三節(jié),前兩節(jié)每節(jié)四句四字句,第三節(jié)三句五字句,兩句用感嘆詞“兮”。

      《邶風(fēng)·綠衣》共四節(jié),每節(jié)起始曰“綠兮衣兮”“綠兮絲兮”“絺兮綌兮”,其中第三節(jié)曰“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似辭賦?!囤L(fēng)·日月》共四節(jié),前三節(jié)之第三句皆為“乃如之人兮”,第四節(jié)第三句為“父兮母兮”,如辭賦之句式?!囤L(fēng)·擊鼓》共五節(jié),每節(jié)四句,唯第五節(jié)類辭賦:“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邶風(fēng)·旄丘》共四節(jié),皆類辭賦:“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jié)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狐裘蒙戎,匪車不東。叔兮伯兮,靡所與同?!薄艾嵸馕操?,流離之子。叔兮伯兮,褒如充耳?!薄囤L(fēng)·簡兮》共三節(jié),唯第一節(jié)開頭有“簡兮簡兮”和第三節(jié)結(jié)尾有“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用感嘆詞“兮”的詩句。

      《鄘風(fēng)·柏舟》共兩節(jié),每節(jié)七句,各有兩句用感嘆詞“只”:“母也天只!不諒人只!”《楚辭·大招》亦用感嘆詞“只”?!多{風(fēng)·君子偕老》見三句類辭賦的詩句,“玼兮玼兮”“瑳兮瑳兮”“展如之人兮”。

      《衛(wèi)風(fēng)·淇奧》共三節(jié),每節(jié)九句,每節(jié)的后半節(jié)皆有類辭賦:“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非君子,終不可諼兮?!薄皩捹饩b兮,猗重較兮,善戲謔兮,不為虐兮?!薄缎l(wèi)風(fēng)·碩人》第二節(jié)有兩句類似辭賦的詩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薄缎l(wèi)風(fēng)·氓》共六節(jié),或10句或11句,唯第三節(jié)后八句類辭賦:“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衛(wèi)風(fēng)·芄蘭》共兩節(jié),各有兩句類辭賦:“容兮遂兮,垂帶悸兮?!薄缎l(wèi)風(fēng)·伯兮》共四節(jié),唯首節(jié)起首有兩句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王風(fēng)·采葛》共三節(jié):“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薄氨瞬墒捹?,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鄭風(fēng)·緇衣》共三節(jié):“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薄熬l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薄熬l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適之子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泵抗?jié)皆為短小的辭賦,都用鋪陳的寫作方法,全詩即為辭賦?!多嶏L(fēng)·將仲子》共三節(jié),每節(jié)以“將仲子兮”類辭賦的句子開始?!多嶏L(fēng)·羔裘》共三節(jié),其第三節(jié)為辭賦:“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彥兮。”《鄭風(fēng)·遵大路》共兩節(jié):“遵大路兮,摻執(zhí)子之袪兮。無我惡兮,不寁故也?!薄白翊舐焚?,摻執(zhí)子之手兮。無我魗兮,不寁故也。”類辭賦?!多嶏L(fēng)·萚兮》共兩節(jié)類辭賦:“萚兮萚兮,風(fēng)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萚兮萚兮,風(fēng)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鄭風(fēng)·狡童》共兩節(jié)如辭賦:“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薄多嶏L(fēng)·豐》共四節(jié),前兩節(jié)類辭賦:“子之豐兮,俟我乎巷兮?;谟璨凰唾??!薄白又猓刮液跆觅??;谖也粚①??!逼淙?、四兩節(jié)各有一句“叔兮伯兮”類辭賦的感嘆句?!多嶏L(fēng)·子衿》共三節(jié),其第三節(jié)類辭賦:“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薄兑坝新荨饭矁晒?jié),其首節(jié)類辭賦:“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愿兮?!薄多嶏L(fēng)·溱洧》共兩節(jié),其首節(jié)類辭賦:“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彝^乎!洧之外,洵訏且樂?!S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钡诙?jié)實為首節(jié)之復(fù)沓,僅將“兮”改成“矣”。

      《齊風(fēng)·還》共三節(jié),全為辭賦:“子之還兮,遭我乎峱之間兮。并驅(qū)從兩肩兮,揖我謂我儇兮。”“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驅(qū)從兩牡兮,揖我謂我好兮?!薄白又猓馕液鯈p之陽兮。并驅(qū)從兩狼兮,揖我謂我臧兮?!薄洱R風(fēng)·東方之日》共兩節(jié),全為辭賦:“東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東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闥兮。在我闥兮,履我發(fā)兮。”《齊風(fēng)·甫田》共三節(jié),其第三節(jié)為辭賦:“婉兮孌兮,總角丱兮。未幾見兮,突而弁兮。”《齊風(fēng)·猗嗟》共三節(jié),全為辭賦:“猗嗟昌兮,欣而長兮,抑而揚兮。美目揚兮,巧趨蹌兮,射則臧兮。”“猗嗟名兮,美目清兮,儀既成兮。終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薄扳⑧祵D兮,清揚婉兮。舞則選兮,射則貫兮。四矢反兮,以御亂兮?!?/p>

      《魏風(fēng)·陟岵》共三節(jié),每節(jié)起始用兩句類辭賦感嘆句,“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陟彼岡兮,瞻望兄兮”?!段猴L(fēng)·十畝之間》共兩節(jié),全為辭賦:“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薄笆€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與子逝兮?!薄段猴L(fēng)·伐檀》共三節(jié),全為辭賦:“坎坎伐檀兮,寘之河干兮,河水清且漣漪。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貊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輻兮,寘之河之側(cè)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不狩 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輪兮,寘之河之湣兮,河水清且淪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鶉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唐風(fēng)·綢繆》共三節(jié),每節(jié)皆有“子兮子兮”類辭賦的感嘆句?!短骑L(fēng)·無衣》共兩節(jié),全類辭賦:“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豈曰無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薄短骑L(fēng)·有杕之杜》共兩節(jié),皆有“彼君子兮”的感嘆句。

      《秦風(fēng)·黃鳥》共三節(jié),每節(jié)有類辭賦“如可贖兮”的感嘆句。

      《陳風(fēng)·宛丘》共三節(jié),其首節(jié)類辭賦:“子之湯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無望兮。”《陳風(fēng)·月出》共三節(jié),全為辭賦:“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檜風(fēng)·素冠》共三節(jié),全為辭賦:“庶見素冠兮,棘人欒欒兮,勞心慱慱兮?!薄笆娝匾沦?,我心傷悲兮,聊與子同歸兮?!薄笆娝仨{兮,我心蘊結(jié)兮,聊與子如一兮。”《檜風(fēng)·匪風(fēng)》共三節(jié),前兩節(jié)為辭賦:“匪風(fēng)發(fā)兮,匪車偈兮。顧瞻周道,中心怛兮。”“匪風(fēng)飄兮,匪車嘌兮。顧瞻周道,中心吊兮。”

      《曹風(fēng)·候人》共四節(jié),首節(jié)首句以感嘆句“彼候人兮”起,其第四節(jié)為辭賦:“薈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孌兮,季女斯季?!薄恫茱L(fēng)·鸤鳩》共四節(jié),首節(jié)如辭賦:“鸤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jié)兮?!?/p>

      《豳風(fēng)·九罭》共四節(jié),其第四節(jié)如辭賦:“是以有袞衣兮!無以我公歸兮!無使我心悲兮!”

      《小雅·南有嘉魚之什·蓼蕭》共四節(jié),其首節(jié)為辭賦:“蓼彼蕭斯,零露湑兮。既見君子,我心寫兮。燕笑語兮,是以有譽處兮?!薄缎⊙拧つ嫌屑昔~·彤弓》共三節(jié),每節(jié)以“彤弓弨兮”感嘆句起?!缎⊙拧す?jié)南山·巷伯》共六節(jié),第一節(jié)以“萋兮裴兮”起,第二節(jié)以“哆兮侈兮”起?!缎⊙拧す蕊L(fēng)·蓼莪》共六節(jié),其第四節(jié)首兩句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的感嘆句起?!缎⊙拧す蕊L(fēng)·無將大車》共三節(jié),其第一、三節(jié)為辭賦:“無將大車,祇自塵兮。無思百憂,祇自疧兮?!薄盁o將大車,維塵雝兮。無思百憂,祇自重兮?!薄缎⊙拧じμ铩ぼ嚺r》共五節(jié),首節(jié)以“間關(guān)車之舝兮,思孌季女逝兮”起,第四節(jié)后四句為辭賦式詩句:“析其柞薪,其葉湑兮。鮮我覯爾,我心寫兮?!薄缎⊙拧~藻·都人士》共五節(jié),其第二、三、四、五節(jié)皆有“我不見兮”的感嘆句。《小雅·魚藻·白華》共八節(jié),其第一節(jié)類辭賦:“白華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遠,俾我獨兮?!逼涞诎斯?jié)亦然:“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遠,俾我疧兮。”

      《魯頌·有馬必》共三節(jié),每節(jié)以“于胥樂兮”的感嘆句作結(jié)。

      以上羅列了十五國風(fēng)和《雅》《頌》中所見類似于辭賦的詩句和詩作,《秦風(fēng)》中所見最少,《鄭風(fēng)》中最多??梢哉f華夏諸國的民歌原本就有像辭賦那樣的作品,尤其是屬周人居住中心地的《豳風(fēng)》及反映王畿民情的《王風(fēng)》也是如此;就連“風(fēng)馬牛不相及”的齊國,其詩作中亦見類辭賦詩句和詩作,更說明了辭賦體詩作的雛形早出現(xiàn)于華夏諸國的作品中。若說《小雅》是諸侯國宮廷和周王室卿大夫演唱的詩作,那么可以斷定:類辭賦的詩句和詩作也影響到上層士大夫創(chuàng)作的詩歌。

      若我們對于《楚辭》受到《詩經(jīng)》的影響僅僅停留在《楚辭》為中原以南之音,而《詩經(jīng)》有《周南》《召南》,“南等于南”的認識模式上,是不能說明問題的。也不能停留在《詩經(jīng)》有些篇章用感嘆詞“兮”“只”,而《楚辭》以用此兩字作為主要感嘆詞的層面上。梳理了《詩經(jīng)》中類似辭賦的詩句和詩作,可見“兮”“只”的感嘆詞并非《楚辭》的專利。其實劉勰還說過,“賦、頌、歌、贊,則《詩》立其本”,⑨作為以《詩經(jīng)》立本的賦,《楚辭》在根本上是繼承了《詩經(jīng)》的創(chuàng)作傳統(tǒng)的。何為《詩經(jīng)》的賦?一般地說來是指反復(fù)和鋪陳,如《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這就是用了復(fù)沓鋪陳的方法寫成的。不過通觀《詩經(jīng)》中的復(fù)沓鋪陳,僅為雷同句子和段落的復(fù)沓,或者說是詩節(jié)的復(fù)沓,比較簡單。而屈原創(chuàng)作的辭賦基本上不用雷同句子的復(fù)沓,在使用段落式鋪陳的基礎(chǔ)上,還運用了散布式、并列式、遞進式的復(fù)沓鋪陳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賦”的創(chuàng)作方法。這才是我們正確理解《楚辭》學(xué)習(xí)繼承《詩經(jīng)》傳統(tǒng)的核心所在。

      一般的研究者多注意到《楚辭》華麗優(yōu)美的辭藻,而較少論及其語言、詞匯受到《詩經(jīng)》的影響問題。筆者注意到《楚辭》中不少詞匯來自《詩經(jīng)》。茲將相關(guān)詩句舉例說明如表1。

      表1 《楚辭》和《詩經(jīng)》詩句對照表

      (續(xù)表)

      表1僅用以說明《楚辭》在詞匯的使用方面確實受到過《詩經(jīng)》的影響。在提及《楚辭》寫作的問題時,人們也總不免要說到“香草美人之譽”。其實我們也可以認為,這是發(fā)源于《詩經(jīng)》“比”的方法的靈活運用。誠然,《楚辭》中用到的草木、花卉、魚蟲之名很豐富,這一方面是源于江漢地區(qū)豐富的物產(chǎn),另一方面也可以認為是學(xué)習(xí)《詩經(jīng)》的傳統(tǒng)方法??鬃咏虒?dǎo)弟子們說:“小子何莫學(xué)乎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草木鳥獸之名。”⑩屈原既為楚國的大夫,掌管教育,必定會熟讀《詩經(jīng)》,而讀《詩經(jīng)》必定會遵循孔子有關(guān)學(xué)詩的教導(dǎo),這就是漢宣帝所說的“鳥獸草木多聞之觀”??傊?,在詩人屈原的學(xué)術(shù)涵養(yǎng)中有《詩經(jīng)》的元素是毫無疑問的。憤怒出詩人,激情成佳作。屈原對祖國的耿耿忠心不僅不被接受,反而遭到放逐,他憤怒了,確實憤怒了!當(dāng)激情和平時的學(xué)養(yǎng)發(fā)生碰撞時,絕代佳作就產(chǎn)生了。

      本文沿著前哲先賢有關(guān)《楚辭》繼承《詩經(jīng)》創(chuàng)作傳統(tǒng)的論斷,進行了具體化的闡述。在楚國以華夏文化為尚的氛圍下,其上層文化人學(xué)習(xí)《易》《詩經(jīng)》《書》等經(jīng)典,接受其熏陶,而《詩經(jīng)》中賦、比、興的創(chuàng)作方法對詩人屈原的影響尤大,特別是作為鋪陳復(fù)沓的“賦”主導(dǎo)了屈原的寫作。

      注釋:

      ①易重廉:《中國楚辭學(xué)史》,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蕭兵:《楚辭研究》,陜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6年版;趙逵夫:《屈騷探幽》,巴蜀書社2004年版。

      ②《漢書·王褒傳》。

      ③班固《兩都賦序》所引當(dāng)時普遍的說法,故云“或曰”。

      ④《國語·楚語上》。

      ⑤《左傳·宣公十二年》。

      ⑥見《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⑦《左傳·襄公十三年》。

      ⑧王廷洽:《論辭賦的鋪陳方法》,《上海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2年第1期。

      ⑨《文心雕龍·宗經(jīng)》。

      ⑩《論語·陽貨》。

      猜你喜歡
      鄭風(fēng)感嘆句辭賦
      感嘆句
      辭賦神鷹銀鎧圖序
      時代報告(2022年3期)2022-05-05 02:11:23
      《詩經(jīng)·鄭風(fēng)·野有蔓草》
      意林彩版(2022年2期)2022-05-03 00:07:26
      感嘆句
      快樂語文(2020年26期)2020-10-16 03:57:04
      直面中考題 感悟感嘆句
      Contents and Abstracts
      古代文明(2019年3期)2019-07-11 01:42:48
      我有話要說
      《詩經(jīng)》鄭、衛(wèi)國風(fēng)男女在戀情中的心理表現(xiàn)略說
      《中國辭賦理論通史》
      神仙觀念在漢代辭賦家書寫中的價值體現(xiàn)
      华宁县| 石首市| 田阳县| 青冈县| 渭南市| 海口市| 巴彦淖尔市| 深水埗区| 怀柔区| 陆河县| 万载县| 白城市| 德庆县| 伊川县| 江源县| 黄梅县| 通许县| 汤原县| 峡江县| 根河市| 澄城县| 平山县| 琼海市| 织金县| 什邡市| 揭西县| 奉化市| 叙永县| 张家界市| 桐庐县| 金山区| 湾仔区| 和平县| 吕梁市| 赤水市| 娱乐| 通海县| 金秀| 蒲江县| 电白县| 蚌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