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真(中央財經(jīng)大學,北京 100081)
引言:在十九世紀的歐洲社會當中,“女性主義”的提出標志著女性要求自我解放,要求享受同男性相同的社會地位和待遇?!芭灾髁x”運動是“女權主義”不斷發(fā)展與演變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獨特的反對性別主義和壓迫歧視的社會運動。以“女性主義”的視角,對《傲慢與偏見》當中的伊麗莎白人物形象進行分析,有利于進一步了解當時社會條件下,女性的生活狀態(tài),為現(xiàn)代社會自由平等發(fā)展作出貢獻。
《傲慢與偏見》書中的伊麗莎白形象是一個接受過良好教育并且明白事理的獨立女性的形象。因此,伊麗莎白并不想其他暴發(fā)戶家庭中的孩子們言語粗俗、舉止不當。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伊麗莎白具有智慧的頭腦,并且相對于其他女性而言,更具有主見。因此,伊麗莎白雖然并不是家中五個姐妹當中外貌最出眾的,但是卻是最具有自己獨特見解和思想的人。在書中,作者通過達西先生表達出了自己對于當時社會女性形象的審美標準。作者認為,女性不是只能精通歌唱、音樂和舞蹈,而且還可以通過廣泛地閱讀,成長成為一名真正具有自己督導見解,有著真才實學的人。作者將自己對于女性優(yōu)秀品質的形象的追求,全面地展現(xiàn)在伊麗莎白身上,最終使伊麗莎白成為了一名具有獨特生活智慧的現(xiàn)代女性[1]。
《傲慢與偏見》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十九世紀的英國社會,在當時的經(jīng)濟、政治、宗教以及文化等各個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下,男性的社會地位至高無上,女性無論是在社會中還是在家庭中,都需要依附于男性才能生存。女性在原則上不能擁有自己的主張以及觀點。在此種條件下,伊麗莎白卻成為了顛覆傳統(tǒng)封建禮教,敢于挑戰(zhàn)男性權威的人物形象。例如,伊麗莎白去賓格萊家探望自己生病的姐姐時,曾經(jīng)關于是否真的存在“完美女性”這一論點,同賓格萊小姐以及達西先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伊麗莎白稱自己從來沒有遇到過以為堪稱“完美”的女性,并且還指出,認識那樣的女性一定是非??膳碌氖虑?。因為,在當時的條件下,“完美女性”不僅需要具有豐富的音樂、舞蹈、繪畫以及演唱能力,而且還需要具備優(yōu)雅的姿態(tài)和得體的語調(diào)等。從伊麗莎白的表現(xiàn)和話語中,讀者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她對于當時普通男性群體對于女性所制定的“完美”標準不屑一顧,并且敢于在男性面前表達自己的觀點[2]。
除了上述兩點獨特的女性魅力之外,在書中的伊麗莎白還體現(xiàn)出了不卑不亢,平等待人的可貴品質。特別是在面對通俗社會當中所定義的“上層人物”柯林斯之時,伊麗莎白也沒有像他人一樣溜須拍馬阿諛奉承。例如,在羅新斯組織的宴會上,咖苔琳夫人對于伊麗莎白全家五個姐妹都一起出來交際的行為表示詫異,同時用帶有輕蔑語氣和尖酸刻薄的語言,對五個姐妹進行了嘲諷。在面對此種情況時,作為現(xiàn)代獨立女性的代表形象,伊麗莎白對咖苔琳夫人的嘲諷予以了正面回應,十分得體地表達了五個姐妹都具有同樣追求自由,享受青春的權利。并沒有因為咖苔琳夫人是貴族就表現(xiàn)出任何怯懦。此外,伊麗莎白最大的魅力是表現(xiàn)在她所懷有的自由平等的婚戀觀方面?!栋谅c偏見》中,伊麗莎白好朋友夏綠蒂所作出的選擇,是當時社會條件下,最合乎情理的選擇。但是伊麗莎白并沒有像自己的朋友一樣,從相貌、社會地位、家世以及經(jīng)濟實力等方面進行選擇。伊麗莎白對于自己未來伴侶的人格魅力是否能夠讓他欣賞和尊崇作為了主要的擇偶觀點。因此,最初對達西先生存在偏見的情況下,也沒有因為他所具有的外在條件而對他動心,反而是在長期相處之后,承認了自己的偏見,了解到達西先生真正的魅力之后,勇于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并最終同達西先生走到了一起。在面對他人的阻撓之時,伊麗莎白也沒有退縮,她自始自終都明白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追求,并且為之不懈努力。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最終選擇了達西先生僅僅是因為愛情,與其他的外界因素都沒有關系。
總結:簡·奧斯汀通過她的作品《傲慢與偏見》成為了西方文學歷史中,最具有影響力的女性作家之一。在她的眾多作品中,都站在了女性的角度,為長期處于封建禮教控制下社會基層的女性代言。特別是在《傲慢與偏見》中的伊麗莎白,不僅展現(xiàn)出了女性應有的獨特的人格魅力,而且也集中體現(xiàn)了,在當時社會條件下,伊麗莎白主張男女平等,抗爭封建禮教的人生態(tài)度,借此也表達了作者對于人格平等的追求。
參考文獻:
[1]權立紅.《傲慢與偏見》和《簡·愛》中女主人公的對比研究[J].文教資料,2014(21):23-24.
[2]周阿芹.談談《傲慢與偏見》中的新女性形象——吉英和伊麗莎白[J].語言與文化研究,2010(02):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