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 李雪
【摘要】 目的 探討責任制助產護理對產科產婦分娩方式及母嬰結局的影響。方法 122例初產婦, 以入院的時間順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61例。對照組產婦實施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產婦則實施責任制助產護理, 對比兩組的分娩方式[自然分娩(自娩)或助產、剖宮產]、產后疼痛、產后出血量、新生兒窒息情況。結果 觀察組中54例產婦為自娩或助產, 7例為剖宮產;對照組中42例為自娩或助產, 19例為剖宮產;兩組產婦分娩方式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現(xiàn)產后疼痛2例(3.28%), 對照組出現(xiàn)產后疼痛15例(24.59%), 兩組產后疼痛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后出血量為(154.86±23.82)ml,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08.62±33.66)ml,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窒息率為1.64%,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1.48%,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責任制助產護理運用于產科初產婦的分娩過程中可有效提升自娩率, 同時還能降低新生兒窒息率,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責任制助產護理;產科產婦;分娩方式;母嬰結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3.110
隨著科學技術與醫(yī)學水平的不斷進步, 剖宮產技術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在產婦分娩期間, 由于產婦分娩能力以及心理狀態(tài)會對分娩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 所以, 越來越多的產婦會選擇剖宮產的分娩方式, 此類分娩方式可幫助難產產婦降低分娩危險[1], 但是剖宮產同時易引發(fā)一系列的并發(fā)癥, 對母嬰的身體健康帶來不良影響。為此, 在產婦分娩的過程中如果配備有效的護理則能控制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 改善母嬰結局。本文選擇122例來本院分娩的初產婦展開研究, 分析責任制助產護理對產科產婦分娩方式及母嬰結局的影響?,F(xiàn)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本次選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來本院分娩的初產婦122例作為研究對象, 將所有產婦以入院的時間順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61例。觀察組年齡20~37歲, 平均年齡(23.45±4.52)歲;孕周34~41周, 平均孕周(36.19±1.61)周。對照組年齡21~39歲, 平均年齡(25.03±4.66)歲;孕周36~42周, 平均孕周(36.98±1.75)周。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產婦實施常規(guī)護理, 主要包含生理護理、生活護理、分娩護理等。觀察組產婦實施責任制助產護理, 具體護理方式如下。①在科室內成立一個專門的責任助產小組, 其基本任務主要是對產婦實施全程陪伴, 針對小組醫(yī)護人員的年齡、工作能力以及職稱等資料來推選出經驗豐富的小組長, 小組長由科護士長所管理[2], 小組長的任務安排是以科護士長為主, 小組長負責帶領小組成員以及協(xié)調各成員間的護理任務。②將各成員的崗位職責明確到位, 將具體的工作流程安排到位, 比如, 值班護理在調休時必須將交接工作完善好[3], 可指定某醫(yī)護人員專業(yè)指導有羊水偏多、合并妊娠并發(fā)癥等高危產婦, 而組內其它成員則負責產婦的日常管理以及產婦接生等。③實施助產陪伴, 為順利分娩, 產婦在分娩前可指導她們多下床活動, 對產婦以及產婦家屬展開健康指導, 比如在產婦宮口開>2 cm時, 應由醫(yī)護人員將產婦接至陪伴室進行護理。在日常的護理過程中, 醫(yī)護人員還應當加強與產婦之間的交流、溝通, 初產婦因首次分娩易出現(xiàn)焦慮以及緊張的情緒, 為此, 醫(yī)護人員必須針對產婦的具體情緒給予有效疏導[4], 讓其消除不良情緒, 并且做好相應的胎心監(jiān)測與體征測試。
1. 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的分娩方式(自娩或助產、剖宮產)、產后疼痛、產后出血量、新生兒窒息情況。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中54例產婦為自娩或助產, 7例為剖宮產;對照組中42例為自娩或助產, 19例為剖宮產;兩組產婦分娩方式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現(xiàn)產后疼痛2例(3.28%), 對照組出現(xiàn)產后疼痛15例(24.59%), 兩組產后疼痛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后出血量為(154.86±23.82)ml,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08.62±33.66)ml,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窒息率為1.64%,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1.48%,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產婦在分娩期間因疼痛以及情緒緊張等各類因素而對其宮縮以及運動造成相應的影響, 以此增加了產婦分娩的風險[5], 責任制助產護理主要針對產婦的基本情況對其實施系統(tǒng)性的護理方式, 它通過明確其護理職責使得護理的整體質量得到提升[6-8]。
本研究中, 對照組產婦實施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產婦則實施責任制助產護理, 對比兩組產婦的分娩情況, 觀察組中
54例產婦為自娩或助產, 7例為剖宮產;對照組中42例為自娩或助產, 19例為剖宮產;兩組產婦分娩方式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現(xiàn)產后疼痛2例(3.28%), 對照組出現(xiàn)產后疼痛15例(24.59%), 兩組產后疼痛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后出血量為(154.86±23.82)ml,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08.62±33.66)ml,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窒息率為1.64%,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1.48%,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 責任制助產護理可控制新生兒窒息率, 提升產婦分娩安全性。
綜上所述, 責任制助產護理運用于產科初產婦的分娩過程中可有效提升自娩率, 同時還能降低新生兒窒息率, 值得臨床推廣。
[1] 劉燕. 責任制助產護理對產科產婦分娩方式及母嬰結局的影響評價.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7, 17(79):62.
[2] 郭翠琴, ?;? 責任制助產護理對產科產婦分娩方式及母嬰結局的影響.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2, 31(9):1609-1611.
[3] 吳純玉. 責任制助產護理對產科產婦分娩方式及母嬰結局的影響.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6):114-115.
[4] 吳夢萍, 翟紅艷. 責任制助產護理對產科產婦分娩方式及母嬰結局的影響. 飲食保健, 2017, 4(9):116-117.
[5] 孫九居. 責任制助產護理對產科產婦分娩方式及母嬰結局的影響.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5, 6(15):209-210.
[6] 黃藝. 探討責任制助產護理對分娩方式及母嬰的影響. 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 2014, 11(16):76-77.
[7] 黎小燕. 責任制助產護理對產科產婦分娩方式及母嬰結局的影響.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3, 7(24):207-208.
[8] 馮景淳. 探討責任制助產護理對產科產婦分娩方式及母嬰結局的影響. 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 2013, 10(29):69-70.
[收稿日期:201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