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麗
[摘要]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需要家園合作。為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我們必須要進行有效的家園合作:家園間要建立經常性的雙向溝通,通過具體活動,開展有效的家園合作,家長可以參與班級組織的教育活動,家長參與幼兒園組織的參觀游覽活動,家園共創(chuàng)美好環(huán)境,榜樣示范,熏陶強化,組織與改進開放日活動,召開形式多樣的家長會,發(fā)揮家委會作用,增強教育合力,努力提高家長和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
關鍵詞:家園合作;培養(yǎng);行為習慣
在當前的社會競爭環(huán)境中,人們更加注重孩子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孩子們往往不注重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在日常生活當中,孩子是純潔的,他們對這個世界了解的東西少之又少,所以需要外在的因素去指引他們來認識這個復雜的世界,所以說孩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會對他們的自身產生很重要的影響,而往往這個影響會伴隨孩子的一生,孩子們都知道一句戶啊,播種習慣,收獲習慣,所以說有著怎樣的行為習慣,就會決定一個人的一生。
一、家園合作是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的重要舉措
我們所說的家園之家的合作,主要來說就是指:幼兒園和家庭之間要把自己作為孩子們發(fā)展的依托,也就是說一個主題,雙方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積極合作,積極配合,相互了解并且結合起來,同時要更加的配合與支持,得到雙方的理解,因為孩子要在雙方的合作下相互作用,對孩子產生好的影響,只有雙方配合的默契,才會使孩子能夠有一個比較亮相法杖的環(huán)境,通過雙方的合作與配合,共同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愉快的發(fā)展。每一方都應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給孩子們一個好的環(huán)境來成長發(fā)育。
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在他們的家里合作。良好的習慣是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人生成功的基石。習慣貫穿于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良好的健康習慣,身體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品德,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取得良好的學業(yè)成績。
再次,學校和家長之間的合作可以為家長和學校提供一個大的信息分享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家長門板可以分享一些自己的育兒經驗和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問題,而同時幼兒教師們也可以將自己的多年經驗以及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技能和教學經驗等等分享給家長們,讓家長們總結經驗,適時地教育自己的孩子。老師還可以從家長那里獲得更多關于孩子的有效信息,了解家長對教育的理解和期望,并從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工作經驗得到幫助。
最后,家長和學校的通力合作也會提高學校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提高相關的教學質量,孩子,家長和教師三者之間是緊密相連的,要想讓孩子健康卓越的成長,必須加強孩子教師和家長之間的共同合作,積極配合,三者必須共同努力,共同發(fā)展,才能夠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和良好自由的空間,能夠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充分的調動孩子家長和學校之間的積極性,雙方共同的努力,為了孩子更好的發(fā)展,應該大力充分的整合孩子的家長和老師之間的資源,大力的加強教育質量,為孩子全身心地健康發(fā)張而做出最大的努力。
二、開展各式各樣的家園合作,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1.家園間要建立經常性的雙向溝通
溝通是指兒童的發(fā)展和教育,家庭和雙方應隨時交換信息,交換意見,以充分了解兒童的發(fā)展。溝通的方法有很多,如家庭訪問、訪談、家庭聯系列表、電話、筆記和對孩子的訪問等。值得強調的是,教師應充分利用家長的機會和家長進行溝通,這種方式簡單、及時,是深受家長歡迎的;而家庭訪問和訪談可以使教師和家長了解孩子的發(fā)展,討論教育對策,這種方式雖然不經常使用。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共識,教育戰(zhàn)略,合作教育。
2、通過具體活動,開展有效的家園合作
(1)家長參加班級舉辦的教育活動
根據教育目標,班級可以要求家長參與,并與教師合作,教育他們的孩子。如開發(fā)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可以讓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活動,見證孩子在公園的表現,了解孩子與其他孩子之間的差距,也可以增強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感情,結合開放的課堂活動,我們可以設計孩子為父母剝離橙色活動,讓孩子在軍事行動中練習訓練,了解父親,母親的辛勤工作,知道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不為爸爸媽媽擔心。
2)家園共創(chuàng)美好環(huán)境,榜樣示范,熏陶強化
良好的道德、個性、場景,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模仿,形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性格,這種方法更多的財富的形象,感染和信譽。
幼兒教師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應注意在美化環(huán)境的方面,幼兒園老師,如:要讓孩子學會團結,尊重老人,關愛年輕人。老師首先要做到和園內其他老師的關系,和其他人和平相處,也要以身作則,做到和父母和諧相處,有禮貌的對待孩子們的家長,對待孩子們都要比較寬容,有耐心。
孔子說:“身體是,不做線;它的身體不是,雖然不是從?!备改傅男袨槭遣徽_的,它不是更好地鍛煉了教育的力量。
3)組織與改進開放日活動
平時開放的幼兒園一天是固定的一天,許多幼兒園在開放的日子里做的很活潑,實際上是老師和孩子們展示活動的性質。喜歡把重點放在看到孩子主動、熱情和創(chuàng)造力,看到孩子如何與同伴相處,看著你孩子的發(fā)展的基礎上,不要總是把他們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的水平比較,以防止任何可能的負面后果。
4)家長參與幼兒園組織的參觀和游覽活動
幼兒園的孩子要是不是的去接觸大自然,不應該一直留在園內,一定要經常的走到園外,和老師一起要到社會上去進行參觀,這些活動不僅僅會豐富孩子的生活,與此同時也會提高他們的知識和經驗,開拓他們的視野,使他們的思考能力有所提高,也會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的發(fā)展,這對于孩子們的發(fā)展和成長是非常有利的。但幼兒園的教學人員少,難度更大。如果有家長參與的活動進行得順利,孩子會有更多的情感,教育效果會更好。在這方面,一些家長可以做的更好,你可以共同計劃與幼兒園外的公園,并積極聯系參觀的地方,并有組織的活動。如參觀果園,農場,孩子知道各種果樹和作物和生長特性的過程中,在秋季收獲季節(jié),讓孩子參加任何工作,如采摘水果;組織參觀了孩子們的營地,看到士兵嚴格紀律,干凈的宿舍和“真正”槍;帶領孩子參觀玩具廠,孩子們看到他們最喜歡的玩具生產過程。這樣的活動不僅使孩子們開闊了眼界,增加了知識,而且得到了鍛煉。并能培養(yǎng)幼兒認真觀察、愛護勞動、愛護公共財產、管教等各種習慣,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三、結論
有的時候效果適用會應用于幼兒園的每個階段,影響也是各個方面都能夠涉及到,只要是走進幼兒園,孩子們的能力每天都在發(fā)生著各種各樣的變化,家園的合作對培養(yǎng)兒童的日常良好的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也是對一個孩子影響最重要的一部分,這將會成為未來教育幼兒的主要途徑,同時也會是一種全新的模式,要加強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聯系,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打造和諧的未來。
參考文獻
[1]陳紅梅,金錦秀.從局外走向局內——于幼兒園成為社區(qū)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服務中心的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09,(9):29-35
[2]應靈敏.家園合作培養(yǎng)幼兒自我評價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5):13-21
[3]周波.幼兒教師與家長如何溝通[J].家園溝通,2009,(27):7-12
[4]陳衛(wèi)東.精彩習慣是健全人格的鞏固基本——文明教育家陳鶴琴論習慣[J].少年兒童研究,2002(02)
[5]周若冰.家園合作共育新模式的探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5(10)
[6]唐俊波.習慣主導人生[M].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7]李生蘭.學前兒童家庭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夜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