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電學實驗中如何有效地減少誤差

      2018-05-18 11:07徐聲雄
      關鍵詞:系統(tǒng)誤差電學實驗

      徐聲雄

      【摘要】 本文針對學生在高三電學實驗復習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在復習中要滲透誤差思想,并從偶然和系統(tǒng)兩方面講述如何有效地減少誤差。

      【關鍵詞】 電學實驗 偶然誤差 系統(tǒng)誤差 減少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03-164-02

      0

      電學實驗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每年各地高考的必考內容,同時其又是高三復習的一大難題。不少高三學生在電學實驗復習過程中,總感覺電學實驗題目考查知識點繁多,設問形式多樣,題型可謂千變萬化,有如在走迷宮。電學實驗題目每一步都需要做出判斷選擇,如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等器材的選擇,內外接、分壓限流等接法的判斷,根本找不到一條統(tǒng)一主線。

      在傳統(tǒng)的高三教學中,我們?yōu)榱私鉀Q以上問題,教師會指導學生面對不同問題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如當>時采用電流表內接法;當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遠小于待測電阻阻值時,一般采用分壓式接法。這些方法在學生學習的初期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隨著高三復習的不斷深入,試題難度的不斷增加,單純依靠以上方法來解決問題將會越來越困難。其根本原因在于:學生不清楚其所用方法的來源,當遇到綜合能力要求較高的問題時,便束手無策。

      筆者認為,部分電學實驗題目設計的來源,方法的應用,其實都是圍繞 “如何有效地減少誤差”這一主題展開。以下從兩個方面介紹復習中如何滲透誤差思想,以期讓學生更深刻理解其所用物理方法由來,提升其處理實驗問題的能力。

      1.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少偶然誤差

      1.1電路設計中增加可變電阻進行“多次測量”,為“求平均值”創(chuàng)造條件

      偶然誤差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可以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來減少。只有在擁有多數據的前提下,用平均值法數據處理才的實現的可能。一般設計電路是通過可變電阻實現這種目的。

      如圖1伏安法測電阻通常用分壓(甲)或限流(乙)控制電路,而不是直接測量(丙)。使用滑動變阻器,除了對電路起保護作用之外,還在于:要提供測量電路一個可變的電源,以實現多次測量。

      電路設計要進行多次測量除了用到滑動變阻器之外,有時還用到電阻箱。如測電動勢內電阻的實驗方案有很多,以下是ABC三種方案均可測量,而學生分組實驗是用C方案,而非AB.其原因在于用AB求解電動勢內電阻與上述伏安法測電阻的丙圖一樣,數據太少,偶然誤差太大。要實現多次測量,需要用到可變電阻,以獲得不同的路端電壓,C中滑動變阻器可以達到此目的。當然,電阻箱也具有此功能,那么也可將C換成D.又因為電阻箱相比于滑動變阻器還能知道電阻的具體數值,故通常測量方法有C、E、F.

      1.2數據處理中多種方法平均值

      以上無論是使用滑動變阻器還是電阻箱,都是為了得出多組數據,為求平均值創(chuàng)造條件。那么,如何進行求平均值,通常有計算法和圖示法兩種

      如用下表數據求電動勢及內電阻的大小的問題,數據處理有:

      方法1 計算法求算術平均值

      方法2:圖示法

      用圖示法求解時,如果用兩點確定一根直線的方法:先畫出Cn2條直線,再求平均值,操作較繁瑣。一般做法是盡量使曲線通過或靠近大多數觀測點,并使觀測點比較均勻地分布在曲線的兩測。此種做法調節(jié)刻度尺方向的過程其實就在求平均值。

      可見,無論是電路中滑動變阻的運用、電阻箱的介入,還是數據處理中算術平均值的求解、函數關系圖像的描繪,都離不開一個主題: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少偶然誤差。

      2. 從分析誤差來源以減少系統(tǒng)誤差

      產生系統(tǒng)誤差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從方法和原理兩方面講述如何減少誤差。

      2.1分析誤差的來源,選擇合適的測量方法

      在電學實驗題有很多問題都要求學生做出選擇,其中有一類(如伏安法測電阻電流表內外接選擇)隱含著這樣的要求“選擇目的是要選擇出系統(tǒng)誤差較小的測量方法,以讓測量盡可能準確”。學生如能分析出誤差的來源,便能選擇出合適測量方法,或對已有的實驗方案做出改進。如下例。

      某同學用伏安法測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E(約為15V)和內電阻r(約為1Ω),所給的其它器材有:

      A.電壓表V:0~3V (內阻約為3kΩ))

      B.電流表A:0~06A (內阻約為5Ω)

      C.變阻器R1:(20Ω,1A)

      D.變阻器R2:(1000Ω,01A)

      E.電鍵S和導線若干

      ①圖3兩個原理圖______________測量更為合適。(I)

      ②變阻器應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1 )

      當選R2時,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端,電壓表示數幾乎不變(示數基本等于E),因在變化范圍太小,在數據處理上會出現較大的誤差。原因在于內阻遠小于外電阻,解決問題可以減少外阻(選R1)。另外電路選擇上,II產生誤差原因在于:電流表分壓作用,導致路端電壓測量存在誤差,分壓值至少約為路端電壓的 =20%。I產生誤差原因在于:電壓表分流作用, 導致干路電流的測量存在誤差,分流值最多約為干路電流的=0.8%。解決此問題的方法在于選擇影響較小,即相對誤差較小的方法I. 可見,雖然提問方式不同,基本要求卻是相同的,都是在考查要選擇誤差較小的方法。要完成好此類問題需從根本分析誤差來源。一旦清楚來源,學生所掌握的不單是這道題的答案,而是此類題共同解法。如上述問題,已清楚原因在于內阻遠小于外電阻,解決問題除了可以從減少外阻(選R1),還可以增加內電阻,實驗方法可以變成圖4.

      2.2分析誤差的來源,對實驗理論進行改進

      系統(tǒng)誤差不同于偶然誤差, 它是人們可以意料到的, 在很多情況下, 開始測量前便可以給予消除或減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以上對于接法的選擇,實際只是減小其帶來的影響。要從根本解決問題,則需要在分析誤差來源的基礎上,對實驗理論進行改進。如下圖5,電流表內接法測電阻產生誤差原因是電流表分壓作用,而致使電壓表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大。那么如果能測量出電流表的準確阻值,則能消除上述的影響。此時求RX表達式可以寫成RX=-RA .對給出測量所用電表具體阻值問題的學習,不單可以對上述理論進行改進,而且還能通過遷移,為電壓表、電流表當電阻使用;電壓表,電流表改裝、放大量程;多用電表原理等后續(xù)課程的學習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

      實驗能力是高考物理要考查的五大能力之一,高考物理實驗題通常從目的、原理、過程、數據、誤差等多個方面來考查。無論是從哪個方面,其題目設計都有其共性,即遵循實驗的基本原則 :安全、精確、可操作、少能耗。本文只是從有效減少誤差,即從精確性原則指出實驗復習的一次嘗試。當然,也可以選擇其它角度對實驗進行知識整理,方法歸納。但無論選擇何種角度,采用何種方法對實驗進行復習,目的都是在復習中提升學生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賴圣寶如何選擇電學實驗器材 [J]湖南中學物理 ,2009(10) :39-40 .

      [2]王莉關于高中物理實驗誤差的探究[J]物理教學探討,2007(10):58-60.

      猜你喜歡
      系統(tǒng)誤差電學實驗
      從相對誤差的視角看內接法與外接法的選擇依據
      用系統(tǒng)誤差考查電路實驗
      初中兩種版本教材中電學實驗的編排比較與分析
      高中物理電學實驗中的常見問題及實驗策略研究
      對圖象法分析系統(tǒng)誤差的實例探究お
      思想,加強中學物理電學實驗教學
      高中物理電學實驗器材和電路的選擇分析
      突破“數據線性處理”學習障礙的教學建議
      2014年高考電學實驗的創(chuàng)新設計思想
      測量誤差及其修正方法淺析
      青冈县| 岚皋县| 黄龙县| 诸城市| 胶南市| 娄烦县| 长沙市| 武胜县| 丹东市| 舟山市| 桂平市| 汉中市| 大渡口区| 集安市| 青州市| 黔西| 卓资县| 双桥区| 昂仁县| 施甸县| 昔阳县| 莱芜市| 壤塘县| 武安市| 拜泉县| 临澧县| 于田县| 葫芦岛市| 奉新县| 韶山市| 双桥区| 洪洞县| 金阳县| 墨竹工卡县| 漳州市| 上蔡县| 什邡市| 崇阳县| 长葛市| 通许县| 瑞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