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石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7)
首先,需要講解知識點多且雜,學生理解困難,學習重點和難點不明確。因此,將需要講解的知識點形成模塊移動到線上,利用微課等形式進行線上教學,明確重點和難點,解決知識點多且雜的難題。
其次,課時數(shù)少,學生不重視,學習自主能力差。將部分知識移到線上,給學生布置任務,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
再次,聽說課程較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低,課下練習少,聽說能力差。利用線上講解,線下討論的混合教學模式,可以讓原本枯燥的傳統(tǒng)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以上幾點,聽說課程利用混合教學來完成教學是有必要的。
本課程為日語聽說課程,屬于日語專業(yè)課之一,以聽說實踐為主。在課程設計時,筆者擬將課程分為若干個單元以及若干個子單元,并以其中一個子單元為例來進行課程設計。
學時安排:知識內(nèi)容8學時+練習實訓8學時+復習答疑4課時+實踐12學時,其中總計線上16學時,線下16學時。為完成本門課程,學生每周約花費3小時,1小時線上,2小時線下學習。筆者將以“日語的形容動詞”為例來說明。
首先,筆者將這一章分為3個子單元,提出教學目標。并提出教學重點和難點。
子單元1:形容動詞的概念教學目標1:學生通過觀看“教學錄像2-1”,能夠掌握形容動詞接續(xù),準確率90%。教學目標2:學生通過觀看“教學錄像2-1”,能夠明確形容動詞的概念,準確辨別句子中的形容動詞。子單元2:句子分析練習教學目標1:學生通過觀看“教學錄像2-2”,能夠掌握日語句子的構成方式,準確聽出句子含義。教學目標2:學生通過觀看“教學錄像2-2”,能夠掌握日語發(fā)音特點,復述長句子,準確率達到90%以上。子單元3:文化背景知識教學目標:學生通過觀看“教學錄像2-3”,能夠了解日本飲食文化的相關知識,用日語描述日本飲食文化的相關知識和詞匯。
其次,筆者根據(jù)教學重點和難點,分析學習內(nèi)容和進行教學資源的選擇,這里也用一個表格來呈現(xiàn)。
知識:形容動詞的概念教學錄像【2-1】日語的形容動詞技能:掌握相應的日語表達。【W(wǎng)ord文檔】測試1知識:形容動詞的用法教學錄像【2-2】日語形容動詞的用法技能:掌握相應的日語表達。【W(wǎng)ord文檔】測試2知識:了解日本料理教學錄像【2-3】日本料理
筆者在學習內(nèi)容分析上將學習內(nèi)容分為知識和技能兩個方面,并根據(jù)知識和技能的提出來選擇教學資源。在教學資源的選擇上筆者采用微視頻形式和Word形式。
再次,筆者將在準備教學資源后提出線上活動設計。這里筆者列出了擬討論話題、擬測試題目和擬完成作業(yè),供學生線上學習。
擬討論話題是學生線上學習之前來完成的,這一單元筆者列出了3個討論話題。
擬測試題目是學習前后同時來完成的,學前的測試是為了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而學習之后的測試主要用來課后評價。
【討論1】視頻中出現(xiàn)的形容動詞有哪些?_____【討論2】日語形容動詞的特點是什么?【測試1】選擇題5道;判斷題5道【作業(yè)1】將視頻中帶有形容動詞的句子找出并錄音_____【測試2】填空題5道【討論3】日語發(fā)音的特點是什么?_______________【作業(yè)2】分組拍攝微視頻并上傳【討論4】你喜歡哪些日本料理?__________【測試3】問答題5道【作業(yè)3】制作日語飲食文化相關PPT
最后,提出評價方案,即考核方式。本門課程滿分100分,評定方式為過程性評價。線上70%+線下30%。其中學生自主學習的狀態(tài)10%、平時作業(yè)20%、參加研討30%、在線輔導20%、小測驗20%五部分成績。
總之,筆者利用學校的網(wǎng)絡教學平臺進行混合式教學,旨在提高學生線上學習的效果,完善學生們的學習體系。
(一)日語聽說課程是專業(yè)課程,在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借助混合式教學來解決,而且教學效果很好。
(二)在混合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本學科相關學習材料很少,需要自己建設的材料比較多。經(jīng)過一學期的實踐與調(diào)查,筆者發(fā)現(xiàn)視頻材料在聽說課程建設中較為有效。
(三)在混合課程評價體系中,每門課程都各有特點,需要完善評價體系,根據(jù)課程特點制定合適的課程評價體系。但是評價必須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
參考文獻:
[1]章木林.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ESP+EGP混合教學模式探討[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3(01).
[2]馬國剛,熊文,張清學.關于現(xiàn)代遠程教育發(fā)展趨向的幾點思考——基于國內(nèi)外遠程教育典型應用案例的研究[J].石油教育,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