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軍
摘要:對于孩子的關愛和教育而言都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在教育學生方面需要有愛,也需要有智慧。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班主任,在教育學生方面要做到的不僅僅是愛學生,還要用智慧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本文分析了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并且分析了加強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旨在促進小學生能夠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健康成長。
關鍵詞:愛和教育;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9-0038-01
學校的德育工作,主要是在辦學理念、辦學方向等規(guī)范指導下進行的。是貫徹教育方針的實際舉措,也是一項充滿創(chuàng)新性的實踐活動。在倡導素質教育,貫徹科學發(fā)展觀中,教育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和諧發(fā)展人才的主題愈加突出。在學校,以德育等課程和以德育為主旨的各類教學、社會活動等是其主要載體。作為德育工作直接負責人的班主任老師,更應是獨具匠心的德育耕耘者。
1.小學生德育教育影響因素
1.1獨生子女為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帶來一些新的問題。由于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獨生子女多,一部分帶有養(yǎng)兒防老或更是"物以稀為貴"傳統(tǒng)思想的家長們把他們的獨生子女當成"小皇帝、小公主",他們過分滿足孩子們過高的、不合理的,甚至荒誕的要求,在思想上縱容孩子,他們對孩子百依百順,惟命是從,即使鬧出一些笑話也在所不惜。學校要求小學生定期分組進行衛(wèi)生值日,這本來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愛勞動、講衛(wèi)生,自立、自理的良好習慣,可這些孩子的家長們怕孩子累著,硬要來學校代替孩子們勞動,所以說,由于家庭溺愛對孩子們的某些誤導,使孩子們養(yǎng)成一些不良的生活、學習習慣,要給學校德育教育工作帶來一些實際困難。
1.2應試教育難以使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深入開展下去。目前,我國絕大多數(shù)中小學仍是應試教育,學生的文化成績,升學率是衡量、評價一個教師或一所學校的惟一尺度,正是在這種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下,一些小學不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只是一味地抓學生學習成績,造成小學生思想素質較差。但這種忽視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結果,也很難真正把學生學習成績搞上去,真正培養(yǎng)出素質很高的全才。
1.3不良影視對小學生產(chǎn)生直接誤導。現(xiàn)在正處于信息時代,各種宣傳媒體,如電視、電影、VCD、報刊等鋪天蓋地,小學生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時期,由于他們的辯別能力差,模仿能力強,可塑性強,不可避免地受一些超過他們年齡段的或不良的影視作品影響。如一些武打、兇殺、色情影視,使小學生從小養(yǎng)成熱衷于爭強好斗、抽煙喝酒、談情說愛等不良習慣。這些不良習慣對孩子們的身心危害很大,如果學校不能夠妥善、很好地做一些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工作,其后果是嚴重的。
2.加強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
2.1通過有針對性的實踐活動加強德育教育工作。小學階段的學生生理上比較敏感,比較注重直觀感受。作為小學班主任,應該注意到小學生具有的這一特點,從小學生的實際成長特點出發(fā),帶領學生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實踐活動,加強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比如,小學班主任可以帶領小學生召開主體班會,讓小學生在班會中占據(jù)主體地位,讓小學生在班會中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主動設計一些趣味性強,能夠集藝術和知識為一體的班會活動。班會中也可以講授一些有關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識,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可以講授一些行人安全和汽車安全知識,讓小學生自己摸索要想實現(xiàn)安全交通應該如何去做。
2.2注重對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班主任對學生要有愛心,但是愛的付出并不是沒有原則的,對學生的關愛不能夠變成寵愛,對學生嚴格的同時要讓學生感受到溫暖,對每一個學生付出的愛心要平等。教師的責任是:"傳道、授業(yè)、解惑"。教師在教給學生做人道理之后才能夠給學生教授知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一名高中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生活為學生樹立榜樣,為學生做出表率,時刻注意自己言行舉止。教師的言行舉止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教師的素質也會影響到學校的校風建設,教師的素質也會影響到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
2.3班主任對待學生要有恒心。班主任本著一顆恒心對學生進行管理非常重要,這也是對班主任的基本要求。在一個班級中會有好的學生,也會有淘氣的學生,就淘氣的學生而言,班主任經(jīng)常是督促其改正現(xiàn)在的行為,反復幾次,如果還是不改的話,一般就會產(chǎn)生對此學生置之不理的念頭,慢慢地教師的觀念還是停留在以好學生為中心上,這種行為其實是不對的。作為一名班主任要能夠做到對每一個學生都一視同仁,教師在糾正淘氣或者是犯錯誤的學生的錯誤方面要能夠做到不辭辛苦,幫助學生逐漸改正不良的行為習慣。對小學生而言,思維的成長還沒有完全成熟,他們的學習成績渴望得到老師以及家長的認可,我抓住了學生這一特點及時對學生給予表揚,不斷激勵學生。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及時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用欣賞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使學生能夠在充滿自信的環(huán)境中成長。
3.總結
每一個學生都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應該教給學生能夠受益終生的東西,這就要需要班主任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能夠做到言傳身教。學生跟著教師的步伐走,教師的素質高才能夠使學生的素質高,教師應該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時時處處表現(xiàn)出自己的精神風貌和道德情操。班主任必須用耐心對學生進行管教,并且能夠抱著一顆寬容之心,能夠對學生進行寬容體諒,從而來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陳黎明.班主任行為的道德思考:基于亞里士多德對善、幸福與德行的論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04):15-16.
[2]向麗蓉.淺談師生溝通的方法和途徑[J].教育,2017(10):20-22.
[3]張仁賢.影響教師的100 篇教育美文[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