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遠春
摘要:話輪沉默是語言交際的重要手段,包含著豐富的語用含義?!稓w來》在短短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里,就有30多處沉默。沉默中,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影片的內(nèi)蘊和精神躍然于觀眾眼前。本文通過對《歸來》中三位主人公話輪沉默的解讀,探討影片蘊藏的深刻內(nèi)涵。
關(guān)鍵詞:言語交際 話輪沉默 留白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8-0035-02
電影《歸來》講述了被打成右派的知識分子陸焉識兩次回家欲與妻子團聚而未能如愿的故事:第一次回家,他是“逃犯”,只能偷偷摸摸地去見妻子,卻被女兒阻撓未能如愿;第二次回家,他已恢復身份,然而妻子卻因失憶而忘記了他,他用盡辦法,終究無法喚醒妻子的記憶,他只好陪伴著妻子在等待中一起變老。
影片最大的藝術(shù)特點是“留白”的使用,在語言上表現(xiàn)為“話輪沉默”。話輪沉默是指會話過程中,發(fā)話者的話輪結(jié)束后,聽話者以沉默應對的現(xiàn)象。沉默不僅是會話內(nèi)容的組成部分,也是話語建構(gòu)的一種方式,包含著豐富的語義。影視對白中對話輪沉默的運用,更能給人留下品之不盡的余味,達到“意味無窮,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效果?!稓w來》在短短不到兩個小時里,就有30多處話輪沉默。在話輪沉默中,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影片的內(nèi)蘊和精神躍然于觀眾眼前。
一、話輪沉默凸顯人物性格
人物是電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人物語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話輪沉默作為語言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同樣可以起到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的作用?!稓w來》中,使用話輪沉默策略最多的人物是女主人公馮婉瑜,幾乎在她的每一場對話中都有沉默。如:在與工宣隊干部的對話中,短短3分鐘時間,她便有5次話輪沉默:
干部:這個老右派,很狡猾,利用轉(zhuǎn)場,趁機潛逃。那個火車站離咱們市里不遠。
馮:(沉默)
……
干部:所以我今天把你們家屬叫過來,就是通知你們,……站穩(wěn)立場,劃清界限。聽清了嗎?
丹丹:點頭。
馮:(沉默)
干部:表個態(tài)吧。
丹丹:他跟我沒關(guān)系,我服從組織決定。
馮(看了丹丹一眼):(沉默)
干部:馮老師,你女兒的態(tài)表得不錯啊,你呢?
馮:(沉默)
干部:馮老師,我可把話說清楚了,如果知情不報,罪加一等,我這也是為你們好。你得為你的女兒前途著想啊。我的話聽明白了嗎?
馮:(沉默)
在這段對話中,乍聽到陸焉識逃跑的消息,馮婉瑜下意識問道“怎么跑的?”,既有吃驚更有對丈夫的關(guān)心,關(guān)切之情溢于言表。然而,這樣外顯的情感只有一瞬間,當聽到干部接著說“這個老右派,很狡猾,利用轉(zhuǎn)場,趁機潛逃”時,馮婉瑜選擇了沉默。她不認同干部對丈夫的看法,但在當時的大環(huán)境下,她無法辯駁也不能辯駁,所以只能沉默。這樣的隱忍,只為了等待丈夫的歸來。當干部要求她對跟丈夫劃清界限表態(tài)時,她依然謹慎地壓抑著自己的情感,用沉默表達著自己無聲的抗爭。聽到女兒堅定地說“他跟我沒關(guān)系”時,她用復雜的眼神看了看自己的孩子,心里百般翻騰,卻終究沒有說出一個字。直到最后干部以女兒的前途威脅,在女兒急切的呼喚中,她才勉強擠出兩個字:“明白”。一連串的話輪沉默,將馮婉瑜內(nèi)斂而忍耐、忠貞且執(zhí)著的性格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馮婉瑜深信“言多必失”,在面對不熟悉的人詢問家里情況時,她總是表現(xiàn)得很謹慎。她不愿意別人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家庭情況,有可能出于防備,有可能出于保護隱私。不管是何目的,都體現(xiàn)出她性格中謹慎的一面。在面對代表權(quán)力機關(guān)干部的問話時,她的沉默更是把這種謹慎發(fā)揮到極致。
與馮婉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陸焉識。在人際交往中他一般采取積極主動策略,很少沉默。在他試圖通過念信的方式喚起妻子的記憶未果,女兒跟他的對話中,他有3次話輪沉默:
丹丹:爸,你怎么不念信了。
陸焉識(嘆了口氣):(沉默)
……
丹丹:爸,你想那么多辦法,不就是為了接近她能照顧她嗎?
陸焉識:(沉默)
丹丹:其他的還重要嗎?
陸焉識(嘆了口氣):(沉默)
陸焉識念信是為了喚醒妻子的記憶,可是這種方法并沒有奏效,而妻子卻喜歡上了聽信,他怕再這樣念下去,自己在妻子眼里真成了念信的,永遠回不到過去了。這樣的話是不好跟女兒說的,因此,當女兒問他時,他起初以沉默應對,在女兒的再次追問下,他才說出原因。女兒只好開導父親:“你想那么多辦法,不就是為了能照顧她嗎?其他的還重要嗎?”陸焉識再次沉默。他念信的初衷僅僅是希望妻子能重拾記憶,認出自己,讓自己重回家庭,還沒有想到更深更遠的地方,而女兒的話,讓他陷入沉思,如果妻子永遠記不起自己,自己該怎么辦呢?
在20年漫長的牢獄生涯中,他飽受折磨,心中唯一所念就是與妻子重聚,可妻子的失憶將這一切擊碎,他頓時茫然無措,不知如何應對。但這樣的沉默是人之常情,也符合人的情感發(fā)展變化的邏輯。沉默之后,陸焉識作出了決定:無論婉瑜是否能夠恢復記憶,自己會一直陪在她的身邊守護著她。不能相識又如何,兩人在靈魂的深處早已千萬次地相逢!20年的牢獄生涯,煉就了一個不會哭泣,不會悲戚,不爭論對錯,不拿自己的不幸去博取同情淚水超脫淡定的陸焉識!
二、話輪沉默反思歷史和人性
歷史從本質(zhì)上來說是人的歷史。若干個人的歷史綜合起來就是國家和民族的歷史。那些由普通人構(gòu)建起來的“微歷史”,將一個個大的歷史展現(xiàn)出來,而細化在每個人身上的歷史,卻被整個時代所裹挾,同時又改變著時代?!稓w來》以一個普通人(家庭)的悲歡離合故事,將一個時代呈現(xiàn)給觀眾,引導人們對那段歷史進行反思。
影片對于陸焉識如何被打成“右派”只字不提,對文革的描寫也極其簡短抽象;在時間的分配上,90分鐘的電影,只有不到30分鐘的時間描寫文革時期發(fā)生的事情,此后很快過渡到文革后。因此,有人認為《歸來》故意躲避歷史,避重就輕,缺乏批判鋒芒。其實,細細品味,你會發(fā)現(xiàn)歷史存在于故事的每一個情節(jié)、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沉默中。
陸焉識被帶走時,丹丹還不到三歲,她對父親的認識來源于周圍人的閑言碎語。在單親家庭成長本就不易,再冠上“父親是罪犯”這樣一個稱謂,丹丹對陸焉識的恨不言而喻。加之從小就被灌輸?shù)挠秀S谘売H情的思想教育,丹丹認為父親就是“階級敵人”,和自己“沒有關(guān)系”。面對女兒的這種認知,馮婉瑜無奈地苦笑,她無法告訴女兒當前的世界有多么荒謬,更無法讓女兒相信丈夫并不是真正的罪犯,他只是特殊時代的特殊“罪犯”。丹丹無法理解自己的母親,而馮婉瑜也沒法認同丹丹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時代的烙印、歷史的痕跡在丹丹身上清晰地表現(xiàn)了出來,而馮婉瑜的沉默則使得時代印記更加深刻。
在另一段與農(nóng)場鄧指導員、劉同志的對話中,歷史的印記在馮婉瑜的沉默中再次呈現(xiàn):鄧指導員來到馮婉瑜家中的時候,馮婉瑜并沒有主動上前打招呼,只是被動地站著,等著來人開口。當李主任介紹完對方以后,馮婉瑜只是輕輕地點點頭,仍然沒有說話。而鄧指導員和劉同志也不等主人招呼,徑直坐到椅子上問話。馮婉瑜的反應除了初時的激動外,很快歸于冷靜和沉默。在婉瑜風華正茂時,丈夫被打成右派,十幾年來,她經(jīng)歷了疾風暴雨似的各種運動:反右、大躍進、文革。每一場運動對她來說都是一場災難。在災難面前,她緊閉自己的嘴巴,以免重蹈丈夫的覆轍;她以沉默作為保護工具,保護著家、保護著女兒,也保護著自己對丈夫的感情。
陸焉識為了治好馮婉瑜的失憶癥,想盡辦法。他到老同學龔素珍家找照片時的一段對話,也將歷史殘酷隱晦地呈現(xiàn)給了觀眾:
陸:大衛(wèi)還好吧?
龔:(沉默了一會兒)他自殺了……
陸:(沉默)
大衛(wèi)為什么自殺,影片沒有說;陸焉識后來還有什么話,影片也沒有講。觀眾只能通過自己對歷史的認知去猜測當時的情形。正是在這樣無聲的語言中,才能凸顯歷史的沉重和壓抑。
跳芭蕾的丹丹深受組織的熏陶,認為父親就是“階級敵人”,毫不猶豫地和父親“劃清界限”,在那個時代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當一切回歸到正常,她再回顧自己曾做過的事情,該是多么悔恨當年的告密啊!這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陸焉識安慰丹丹“過去就都過去了”,然而,烙在心口的傷還沒有愈合,“過去”如何能過去呢?每一個個體,在時代面前是多么渺小啊!導演竭力通過這一個個普通話的小人物去反觀歷史,將被壓抑的人性、多舛的命運赤裸裸地呈現(xiàn)在觀眾的眼前:對面不相識的馮陸二人、夢想破滅的丹丹、家破人亡的龔素珍……用一張張滄桑隱忍的臉無聲地控訴那個時代。
三、結(jié)語
話輪沉默在交際中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在交際中恰當?shù)厥褂迷捿喅聊呗?,常能收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稓w來》中話輪沉默占據(jù)了大量的時間。通過對話輪沉默的分析,我們得以對影片有更深的理解:于馮婉瑜而言,沉默是她的保護傘,也是她抗爭的一種方式;于陸焉識而言,沉默是他看透世情之后的一種淡然;于丹丹而言,沉默是她回歸自我的自然反應。在沉默中等待著彼此,堅守著愛情;在沉默中完成了愛的升華。
參考文獻:
[1]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2]徐夢.劇本·真愛無言[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2.
[3]甘世安,丁凌.話輪“意義沉默”及其認知語用解讀[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6).
[4]顏藝.《魂斷藍橋》中話輪沉默的認知解讀[J].電影文學,2014(3).
責任編輯:孫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