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軍
【摘要】本文分析了當前高中文科生在數學學習上存在的問題,論證了加強文科生數學教學的重要性,著重闡述了提高文科生數學成績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文科生;認知;提高數學成績
數學是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課程內容多,思維要求高,對文科學生來說,數學幾乎成為導致他們高考能否成功的最直接因素.思維僵化,興趣低迷,學習方法不科學,文科生數學學習惡性循環(huán).改變現狀,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筆者長期帶文科班數學,現談談提高文科生數學成績的方法.
一、增強認知動力
文科生數學成績差,不能簡單地歸因于學生智力差,必須從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認知結構的缺陷去尋找.文科生學習數學的目的性不明確,學習數學根本沒有興趣.當然我們也看到其中一部分學生學習數學很努力,但是他們當中獲得成功的是極少數.學習動機的“期望——價值”理論認為,人從事任何活動,都必須有價值的期望.學習動機的強度=價值×期望.隨著學習的深入,頻繁的考試,考試成績越來越低,這樣他們的期望越來越小,學習動機越來越弱.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也一落千丈.當初的學習積極性喪失殆盡,最后導致退縮和絕望.
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給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重要性,要讓文科生明白,學好數學是培養(yǎng)世紀人才素質的要求.數學已成為社會工作人員必備的文化素質.同時要讓他們知道,數學不好,其他幾門功課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為數學強調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對其他幾門課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在歷次高考中,數學成績好的同學,其他科目考的通常也很好;而數學成績差的同學,只靠死記硬背,考試結果往往很差.
要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必須降低教學難度,讓每名學生學有所得,學而不厭.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變“要我學習”為“我要學習”,堅決摒棄應試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行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特別對于基礎差的學生,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從初中的知識開始落實.考試使用的試卷,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由任課教師牽頭命題,切忌試卷偏、難,真正改變對學生評價方式和評價體系.這樣使多數學生有獲得成功的機會,從而提高和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動力.
二、完善認知結構
當代認知學家把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文科生首先表現為陳述性知識儲備不足.隨著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普及,高中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小學、初中就放棄了對數學的學習.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數學的生活體驗和應用也相應減少.特別是文理分科后,文科生很少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其他問題.高中文科生甚至不會畫一次函數的圖像,不會計算長方體的體積.學生基本數學概念不理解,無法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
其次為策略性知識的缺乏.策略性知識是指學生如何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策略性知識的缺乏是導致文科生數學成績不好的最根本因素之一.文科生學習數學,不去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策略;不去分析問題的來龍去脈,不去分析一題多種思路和多種解法,而是拼命去記住數學的某一結論和某一種方法.把策略性知識當作陳述性知識來學習.
再次,對于程序性知識的學習,文科生只注重形式的模仿,對于為什么要這樣做,根本不去探究.長期如此,導致他們只知數學問題的形式,而不知其意.
文科生教學起步宜“淺、慢、少”.教材內容不急于挖得太深,進度不宜太快,作業(yè)要少而精.先讓學生品嘗一點“甜頭”,感受到一些成功的愉悅,然后因勢利導,由淺入深.一次不經意的贊許,一次考試成績的提高,都能讓心思敏感的文科生多一點信心,少一點自卑.要有效地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思維,改變文科生數學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學能力.充分利用文科生模仿能力強的特點,讓他們對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進行模仿性學習,熟練后再進一步提高.
三、提高數學知識表征水平
教學中,我們常遇到這樣的現象:學生已經具備了解決問題所需的全部知識,但仍然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例如,學生在解決平面幾何、立體幾何問題時,有時苦思冥想不得其解,若經別人指點,即可恍然大悟.這說明學生頭腦中有解決這個問題所必需的概念、定理等知識,但沒有想到如何運用它們去解決眼前的問題.這主要是學生知識組織不當、表征不好所造成的.
國內外一系列研究表明,在知識的表征階段,學生需要根據知識的類型和特征.采取合適的、多形式的表征方式,以促進知識的條件化、結構化和自動化,才能真正有效掌握知識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
提高知識表征水平,要多練習.練習不是搞題海戰(zhàn)術、疲勞戰(zhàn),而是科學地進行訓練.練習時遵循如下原則:目的明確,積極主動;注重方法,舉一反三;形式多樣,加大密度;適量適度,循序漸進.
四、結束語
提高文科生數學成績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需要教師付出大量的時間和努力,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按照上述的方法,相信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參考文獻】
[1]王榮芳.中學生數學學習心理初探[J].金色年華(教學參考),2011(8):64.
[2]艾森克.認知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