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敏麗
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針對現(xiàn)在農(nóng)村初中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典型問題:隨意性強、效果不佳。本文從培養(yǎng)興趣、積累素材、錘煉語言、授予方法、指導多練、上評改課這幾個方面,略談自己的一點做法。
關(guān)鍵詞:興趣 素材 語言 方法 多練 互評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在作文考試中分數(shù)比重大,有人把作文稱為“語文的半壁江山”。而作為語文教師,尤其是農(nóng)村初中的我們該如何去指導學生打好這“半壁江山”呢?
農(nóng)村初中學生的作文都存在這樣的問題:
一、學生害怕寫作,情緒低落
農(nóng)村初中大多數(shù)學生寫作文時胡編亂造,害怕寫作。
二、學生積累不豐富,頭腦中素材少
農(nóng)村的初中生的見識不廣,課外閱讀量極少,素材少,提起筆來,無事可敘,無請可抒,真正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三、語言枯燥乏味
學生平時少讀書,不做讀書筆記,詞語積累少,寫作時詞不達意、用詞不當、詞匯貧乏。
四、教師隨意性大,教學目標不明確,讓學生自己練
作文命題上,很多老師習慣將題目命成填空式或出幾道題供學生選擇,教師想怎樣做就怎樣做,形成了訓練過量或過少的誤區(qū)。
為了幫助農(nóng)村學生打好這半壁江山,解決以上的問題,我就如何進行作文教學談?wù)勛约旱目捶ǎ?/p>
一、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不少學生一遇到作文課就會產(chǎn)生害怕的心理,情緒低落,不愿意寫作。對于這樣的學生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是首要的一環(huán)。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葉圣陶在他的《語文教學三十韻》中指出,作文教學要“一使學生需之切”,“一使學生樂其業(yè)”。這句語十分透徹地說明了作文教學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俗話說:“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那么,應該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呢?
1.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
新課程標準注重研究性學習,注重學習的過程。教師應創(chuàng)設(shè)合適寫作的“大環(huán)境”、“小氣候”,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藝術(shù)境界,通過調(diào)動他們的感覺器官去含英咀華,捕捉寫作素材,觸發(fā)寫作的靈感和激情,讓他們出現(xiàn)創(chuàng)作沖動。 如以“母愛”為話題的作文訓練,一上課我先讓學生欣賞《念親恩》這首歌,勾起他們的母愛情懷,然后讓他們談?wù)勛约旱哪赣H是怎樣的,有的同學說每天晚上下自修媽媽總是在門口等候自己的歸來,現(xiàn)在想起非常不易;有的同學說假日媽媽經(jīng)常載著她去學習書法、圖畫,這讓她體會到了偉大的母愛……大家情緒激昂,有了傾吐心聲之時,我才讓他們以此為內(nèi)容作文。結(jié)果同學們寫出的文章各不雷同,都寫出了自己真情。
2.組織寫作興趣小組,開展作文比賽。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使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缺少這種愿望,教育上任何巧妙的措施都無濟于事的?!苯處煈寣W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因此,在作文教學中一定要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大力表彰優(yōu)秀,積極鼓勵進步。特別是對差生的作文更要沙里澄金、劣中求好。哪怕是一詞之優(yōu),一句之佳都要給予肯定和表揚,使他們看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閃亮點。
3.鼓勵學生投稿,品嘗成功的喜悅。
我們可以提倡學生向報刊雜志投稿,以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欲望,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
二、注重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1.指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采集素材。
生活是寫作之源。我把訓練形式,觀察生活分兩步走,即先“導察”,后“自察”。“導察”就是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去觀察,讓學生學習觀察的方法。經(jīng)過導察后,學生進行“自察”。教師還可以有目的、有計劃、有準備地組織學生開展參觀、訪問、比賽、游覽及其它一些有益的活動,積累寫作素材,如:組織了春游、秋游活動,才能寫好《記一次游覽活動》,讓學生觀看了一場緊張的比賽,才能寫好《記一次比賽》等等。
2.指導學生看課外書,做好讀書筆記。
積累素材還可以通過閱讀這個渠道獲得間接材料。生活是作文的“源”,而閱讀是作文的“流”。杜甫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指導學生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如《三國演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讓學生開拓視野,積累素材。同時還要提倡學生做好讀書筆記。日月積累,就為作文積累了很多素材,學生就不會感到“無米下鍋”、“無話可說”了。班上在寫一次作文“記一件……的事”時,千篇一律。后來,我要求他們每天讀一篇范文,并做好讀書筆記,經(jīng)過半年的訓練,大多數(shù)同學不再感到無話可說,寫出了個性作文。
三、注重加強學生的語言訓練
新穎的素材,精巧的構(gòu)思,高深的立意,都要以語言作為載體。高爾基說:“文字的第一個要素是語言。”杜甫則追求“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不休。”的境界。這都充分說明了語言的重
要性。
四、注重學生寫作方法的訓練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梢?,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是多么的重要。同理,在作文教學中教給學生寫作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注重上好作文評改課
傳統(tǒng)的作文“精批細改”的弊端已是有目共睹,教師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且效率低下。應懂得該把評改權(quán)交給學生,因為學生才是寫作的主體,要讓學生意識到寫作訓練是提高自己作文能力的重要方式。作文能力,不僅是寫文章的能力,還包括修改能力、評判能力、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的能力等,只有通過互改、互批、互評,才能相互研討借鑒,全面提高這些能力。當然,在交給學生互評互改之前,教師應該做好示范,先教給學生評改方法,明確修改程序及互批互改的目標和重點,力爭每次互改都有針對性。學生互評后,再讓原作者根據(jù)同學給出的意見修改。這樣,學生的作文水平就會不斷得到提高。
我們也知道要做好作文教學工作、沖破這一難關(guān)并不易,但深信經(jīng)過大家的努力,共同出謀劃策,就一定能“指揮”好學生去打好作文這“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