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翀 鵬程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宜州區(qū)屏南鄉(xiāng)合寨村村口,有一個三四米高的白色門樓,雕梁刻柱,上面寫著十個鮮紅的大字——中國第一個村民委員會,格外醒目。
這里是中國村委會稱號的發(fā)源地。1980年,在村口的大樟樹下,合寨村果作屯和果地屯兩個自然村的農民們,以無記名的方式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選舉產生了屬于自己的全新的管理組織——村民委員會。他們還制定了村規(guī)民約,村民自己約束管理自己。這一舉措,和聯產承包、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一起,被譽為中國農民的三大歷史性創(chuàng)造。
2018年4月25日,蘭鋒早早就來到辦公室,收拾好會議室,準備好賬本和發(fā)票,等待檢查。今天,又到了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每季度查賬的日子。
蘭鋒是合寨村村民委員會主任。2017年9月1日,經過兩輪投票,他在合寨村第12屆換屆選舉中勝出,當選合寨村村主任。
早在38年前,合寨村的村民們就通過民主選舉,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出了第一屆村干部。這個傳統(tǒng)一直延續(xù)至今。
1979年之前,工分的分值最低只有8分,最高不超過2角,一天的工錢還不夠買一碗米粉。韋煥能作為合寨村果作屯第一生產隊長,一年只有30塊錢。后來分田到戶,村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但生產隊架空了,生產隊長們也不再管理村屯里的事務,那段時間,治安亂了,賭博、盜竊、亂砍亂伐的事兒也多了起來。
“我們村得建立新的管理組織和領導班子?!表f煥能召集了其他5個生產隊干部,提出這個想法,大家一聽,紛紛同意。但新的領導班子怎么產生的?以前的生產隊長是由上級任命,不能自己宣布自己當領導,也不能服眾。經過討論,大家決定,由村民自己選。
1980年2月5日,他們在村旁邊的大樟樹下召開了全村大會,選舉村領導班子?!按謇锏念I導要選好,要按照多數群眾的意見,不事先提名候選人,直接搞無記名投票,誰的票多誰就當?!睍h的主持人是大隊長蒙光捷。
“當時,村屯治安很亂,當村干部事情多又沒報酬,還會影響自己家的生產?!表f煥能說。但主持人立刻發(fā)話,選上哪個,哪個就必須當,不能推辭。
他們給每個人發(fā)了一張小紙條,只能寫6個名字,然后投在米桶里。經過投票計票,主持人當場宣布結果,韋煥能得了滿票,當選主任?,F場還選出了兩名副主任、一名會計和一名出納。
新干部選出來了,還沒有一個正式的組織名稱。有人說公社有管委會,城里有居委會,我們就叫村委會。就這樣,“村委會”成為果作屯的正式組織名稱了。
同時期,相鄰一公里外的合寨村果地屯也成立了村民自治委員會。果地屯的140多戶村民代表,在卷煙的紙上鄭重其事地寫下了一串名字。在全村人的見證下,一個個黑色的“正”字寫滿了可以曬五千斤谷子的曬坪,蒙光新以138票當選果地屯第一屆村主任。
村委會成立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制定《村規(guī)民約》和《封山公約》?!洞逡?guī)民約》對賭博、唱野歌等不文明行為都做了約束,每戶代表都在公約上簽名、蓋章。
由合寨村首創(chuàng)的村民委員會隨后在全國迅速推廣,四川、河南、山東等地紛紛跟進。
1982年底修改《憲法》時,全國人大第一次把“村民委員會”和城市居民委員會這種組織形式寫進了憲法,并明確規(guī)定,“城市和農村按居民居住地區(qū)設立的居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钡?985年,全國農村普遍建立了村民委員會。
如今,合寨村每個屯都有專門公開村務的窗欄,被村民稱為“明白墻”。在“明白墻”上,財務、政務和黨務清晰明確,村民意見征集和情況反饋也一目了然。村委會還有個值班記錄本,上面寫著每天值班的人都處理了誰家的什么事,村民可以隨便看。
“村民委員會”被寫進憲法的1982年,合寨村又選舉產生了自己的“人民代表大會”——村民議事會。
議事會成員由村民代表推選出有威望的人擔任。村里重大事件,必須通過議事會研究解決方案,經過村民會議通過后,才提交村委會辦理。議事會每季度開一次,20多年從未間斷。這些年,幫村民們解決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問題。
2003年,合寨村集體林場因為管理不善,出現了“只砍不種”的現象。村委會提出,將林場賣給個人,所得資金用來修路。經過議事會討論,多數人表示反對。最終,村委會執(zhí)行了議事會的決定,保留了林場。
現如今,“村民議事會”演變?yōu)椤包h員群眾理事會”。理事會由村民小組長、黨員和村民代表組成,共有9名成員,全部由村民選舉產生。
和“村民議事會”一樣,理事會負責商議村里的大小事情,小到幫村民搬東西、收糧食,大到整合土地、修建公共設施,理事會都參與其中。
“先討論,再決定”的辦事方式貫穿了整個合寨村。在合寨村,沒有一件事是由一個人決定的。遇到投票、提意見的事情,有些村民即使在外打工,只要離得不遠,也會想方設法回來說幾句。“村民自治在村民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了。”蘭鋒深有體會。
4月25日下午三點,合寨村村委會議室里,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的委員們正敲著計算器。他們的任務是核實每張發(fā)票的數目和明細、用途是否合理,然后由專人負責把核對好的賬單記錄在冊。
在合寨村,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是一支“特殊的隊伍”,成員只有五個人,由群眾投票選出,每三年一屆。他們沒有編制、沒有收入,卻肩負著監(jiān)督村委會工作和村務開支的重任。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成立于2010年前后。
“支出300塊錢以下的,村委會可以自己決定;超過300塊錢的,要召集監(jiān)督委員會討論,理由合理,才能開支;金額再大的,就要召集全村的村民小組長來討論?!表f文凡說。他是現任監(jiān)督委員會主任,也是委員會第一屆和第二屆的委員,每個季度都要來村委會查一次賬。
等全部核對清楚,監(jiān)督委員會要在下面簽字,蓋公章,然后把發(fā)票和賬目封起來,存在檔案柜里。村民可以以組為單位隨時調看。
2010年10月28日,《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修訂發(fā)布,第三十二條明確規(guī)定,“村應當建立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務監(jiān)督機構”。2017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建立健全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的指導意見》,并發(fā)出通知,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如今,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在全國范圍內都不再是稀罕物了。
除了核查財政,監(jiān)督村干部工作也是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的主要任務。
(本專題內容摘編自人民網、《新京報》《新華每日電訊》《新民周刊》《中國新聞周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