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
【摘 要】目的:探討無創(chuàng)呼吸機應用于治療重癥監(jiān)護病房(ICU)重癥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76例ICU病房重癥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與研究組(常規(guī)治療+無創(chuàng)呼吸機)。對比兩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結果:治療后,研究組血氧、血氣分析指標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ICU重癥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療中采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效果更為理想。
【關鍵詞】ICU病房;重癥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無創(chuàng)呼吸機;血氧;血氣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heart failure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76 cases of ICU clinical data combination of respiratory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 is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therapy) and group (conventional treatment + noninvasive ventilator).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 oxygen and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all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efficacy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assisted ventilation is more ideal in ICU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Key words: ICU;Severe heart failure;Respiratory failure;Non-invasive ventilator;Blood oxygen;Flesh
【中圖分類號】R5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6-03--01
急性心力衰竭是臨床上一種常見危急重癥,主要是指左心功能突發(fā)異常,使得心臟負荷加重,減低心臟收縮力,導致肺循環(huán)壓力提升、心排血量從而減少,進而引發(fā)心源性休克、組織灌注不足的臨床綜合征。隨病情的進展,部分患者還可能伴發(fā)呼吸衰竭,導致出現(xiàn)活動后心率加快、呼吸不暢等不適癥狀,急性發(fā)作時還可誘發(fā)呼吸困難,病死率高[1]。以往,臨床上多在常規(guī)對癥處理基礎上加用持續(xù)低流量鼻飼吸氧治療ICU病房重癥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以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但部分患者的治療效果仍不理想[2]。近年來,人們開始越來越多地關注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重癥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療中的應用,認為其能促使氣道擴張,減少組織器官損傷,控制疾病進展[3]。本研究調查分析了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76例ICU病房重癥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旨在探討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應用效果及安全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回顧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76例ICU病房重癥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治療方法進行分組,實施常規(guī)治療患者為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患者為研究組,各38例。研究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41-70歲,平均年齡(56.25±5.54)歲;病程6個月-7年,平均病程(3.65±1.54)年。對照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40-72歲,平均年齡(56.34±5.60)歲;病程5個月-7年,平均病程(3.60±1.49)年。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對比。
1.2 方法
兩組入院后均實施常規(guī)治療,包括祛痰、止咳、平喘、抗感染、強心、利尿、擴張血管、硝酸甘油改善循環(huán)等。對照組在此基礎上加用持續(xù)低流量鼻飼吸氧,氧流量為2.5L/min。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Drager生產),取得患者配合情況下,選擇恰當面罩,設置自主/控制自動切換呼吸模式,控制氧流量為2.5L/min。吸氣壓設置為0.78-0.98kPa,并逐漸調整到1.76-1.96kPa;呼氣壓設置為0.59kPa,并逐漸調整到0.59-0.78kPa。兩組均持續(xù)治療14d。
1.3 觀察指標和評定標準 ①觀察兩組治療前1d、治療后24h血氧及血氣分析指標變化,包括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血氧飽和度(SaO2);②療效評定標準:以治療后呼吸困難等癥狀消失,PaO2、PaCO2、SaO2水平均較治療前改善≧80%,為顯效;以治療后呼吸困難等癥狀明顯改善,PaO2、PaCO2、SaO2水平均較治療前改善≧50%,但不足80%,為顯效;以治療后呼吸困難等癥狀無變化,PaO2、PaCO2、SaO2水平均較治療前改善<50%,為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4];③觀察兩組治療期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以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資料。計數(shù)資料樣本容量n>40 ,且理論頻數(shù)T>5時,用 檢驗; n>40 ,但1 2 結果 2.1 兩組血氧、血氣分析指標對比 治療前1d,兩組血氧、血氣分析指標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血氧、血氣分析指標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研究組總有效率(97.37%)明顯較對照組(78.95%)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均無一例合并2種或以上并發(fā)癥。 3 討論 急性心力衰竭疾病發(fā)展過程中極易伴發(fā)呼吸衰竭,此類患者臨床表現(xiàn)包括心率加快、呼吸困難、心源性休克等癥狀,且具有發(fā)病急、進展快、病死率高等特點。臨床上治療ICU重癥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關鍵在于采取積極措施,并及時預防進而快速解除患者呼吸道梗阻,促使通氣量增加,改善搶救成功率[5]。以往臨床上多采用對癥處理、持續(xù)低流量鼻飼吸氧治療,但部分患者治療效果仍不理想,且該治療可能導致出現(xiàn)其他并發(fā)癥。 近年來,隨著醫(yī)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與跟進,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該方法可向患者肺部輸送氣流,且不必經由人工氣道,能減少對軟組織的損傷,提升耐受性,在呼吸衰竭等病癥治療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6]。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ICU重癥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療中的應用,能經由控制心臟回血量,達到減輕心臟負荷的目的;而且還能控制心臟跨壁壓力及呼吸做功,促使心肌供氧量得到提升。并且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應用還能促使支氣管的擴張,改善通氣量;在較短時間內可以改善患者肺泡水腫的癥狀,從而緩解患者呼吸困難;并且能代替患者自主呼吸,促使肺泡內壓力提升,防止肺泡出現(xiàn)萎縮情況,減少肺水腫發(fā)生時液體外滲量,進一步促使肺泡氧順利穿過肺泡毛細血管壁,改善機體微循環(huán),有效預防其他病變。 本研究治療后,研究組血氧、血壓分析指標改善效果較對照組更為理想。而且,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7.3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95%,差異顯著。提示在ICU重癥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療中,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能更好改善患者血氧、血氣分析指標,增加血氧含量,在改善缺氧中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此外,在并發(fā)癥上,兩組發(fā)生率差異不顯著。因此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并不會增加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的概率,安全性較高。 在無創(chuàng)呼吸機使用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問題:嚴格按照儀器相關使用及操作標準進行操作,為患者提供正常輔助治療;治療過程中加強ICU病房的消毒和隔離工作,預防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及時觀察面罩部位皮膚受壓情況,觀察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如出現(xiàn)腹脹、分泌物難以排出體外等狀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 綜上所述,ICU重癥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療中采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的效果更為理想,能改善血氧及血氣指標,且不會增加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的概率,值得進行深入研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張秀敏,武海燕,孫曉娟.ICU無創(chuàng)呼吸機對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6,22(14):1499-1501. 王開成,辛寶瓊,張冠軍,等.有創(chuàng)-無創(chuàng)序貫機械通氣對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漿ANP、NT-proBNP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7,39(24):3784-3786. 戴李華,王海嶸,陳淼.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ICU救治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36(A02):796-797. 彭中,蘇永強,彭莉.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24(b12):27-29. 季華慶,石建國.國內重癥監(jiān)護病房應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療效的Meta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6,26(7):33-39. 張秀敏,武海燕,孫曉娟.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治療中的應用[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7,23(4):528-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