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六一小學 宋獻茹
近年來,我校從學生身邊的事著手,從家庭教育突顯的難點切入,提出了“學會做人、學會求知,爭做家庭孝子”的孝德教育理念,扎扎實實地開展孝德教育,讓學生通過孝德教育感知孝心、感悟孝道、實踐孝行。
孝德文化是一劑治療愛心缺失、意志薄弱、內心浮躁等綜合問題的良藥,能在各個層面產(chǎn)生效應。為此,學校將孝德教育融合到學校整體工作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以一年一屆的讀書節(jié)、體育節(jié)、藝術節(jié)、科技節(jié)為龍頭,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做好進課堂工作。把書法教育與孝德教育有機結合,每周布置學生書寫《弟子規(guī)》的相關內容,并組織進行了孝德鋼筆字比賽。
2.制訂班級規(guī)章制度。以班級為單位,制訂了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作為在校園中大力推行“孝德教育”的有效手段,使之成為學生必須遵守的一項常規(guī)工作,納入日常檢查考核的范圍。
3.利用學生社團開展孝德教育。組織學生拍攝自己感興趣的校園新聞,宣傳學生中的孝德榜樣。成立公益小隊,每月走向社會,走進養(yǎng)老院獻愛心做公益。
孝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孝德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髓。孝德教育是學生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道德基石。
1.開展環(huán)境育人。我校充分利用學校的墻壁、樓道、櫥窗、黑板、文化長廊等地方和場所,突出“知孝理、講孝德、踐孝行”為主題的孝德宣傳。2016年上半年建設了“孝文化”長廊,展示了現(xiàn)代孝敬篇、二十四孝圖古代孝敬篇、新二十四孝標準篇、學校十佳孝星事跡篇等。時時提醒學生知孝理、踐孝行。為學生打造一個“孝文化”宣傳教育的大環(huán)境,使學生在校園各個角落都能受孝德文化的熏陶。
2.學生自行開發(fā)“禮孝”校本課程。引導學生收集古今中外關于孝的人物和故事,在收集整理的過程中,使學生接受一次心靈的激蕩、靈魂的洗滌。
1.布置孝德教育作業(yè)。在暑假和寒假發(fā)告家長書,布置孝德方面的家庭作業(yè),如為父母洗腳、做家務事,與父母親情聊天等。
2.定期開展多種主題實踐活動。通過孝文化專題演講比賽、節(jié)目創(chuàng)編比賽、小孝星評選等,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和感悟孝之心、孝之行、孝之道。開展孝德主題班會,讓學生交流心得、觀看感恩視頻、進行現(xiàn)場感恩教育演講的洗禮。舉行孝德演講,孝德征文等活動。
3.走向社會實踐。我校不定期組織學生為敬老院義務打掃衛(wèi)生,每次節(jié)假日、特殊節(jié)日和寒暑假布置在社會上踐行孝德的作業(yè),學期結束時要求學生對踐行孝德活動進行總結,并與評選三好生、行為標兵掛鉤。
4.利用家長學校延伸孝德教育活動。利用家長學校,開展以孝德為主題的家長座談會、講座、親子共讀、發(fā)告家長書以及孝德踐行活動家庭問卷與自我評價等活動,提高家長的素養(yǎng),發(fā)揮家庭教育在孝德教育中的作用。
創(chuàng)新德育方式,內化德育內容,實行小目標養(yǎng)成教育。學校經(jīng)過廣泛研究、論證,為每個學生每學期量身打造了30個該養(yǎng)成的良好小習慣,每個養(yǎng)成習慣的確定力求符合每個孩子的年齡、身心和家庭特點?!耙姷介L輩主動問好,課前整理書包,每日餐前為家長盛一次飯……”學生每日面對的事情都成為習慣養(yǎng)成體系的內容。
小目標養(yǎng)成法的實施在家長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孩子變得更有禮貌了,自理能力強了,懂得什么是社會公德了,知道體貼父母了。我們對學校開展的活動感到由衷的高興和感謝”成為家長們的共同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