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曄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思想純潔、好動并好奇心強,容易被純色、明亮度高、飽和度高的色彩所吸引,紅色、黃色、綠色、藍色等視覺敏感色都是可以產生強烈視覺刺激的顏色,都能在第一時間引起小學生的注意。
關鍵詞:小學;美術;色彩
一、小學生的色彩心理特點
根據實驗心理學的研究,人隨著年齡上的變化,生理結構也發(fā)生變化,色彩所產生的心理影響隨之有別。有人作過統計:兒童大多喜愛極鮮艷的顏色。嬰兒喜愛紅色和黃色,4~9歲兒童最喜愛紅色,9歲的兒童又喜愛綠色,7~15歲的小學生中男生的色彩愛好次序是綠、紅、青、黃、白、黑;女生的愛好次序是綠、紅、白、青、黃、黑。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色彩喜好逐漸向復色過渡,向黑色靠近。也就是說,年齡愈近成熟,所喜愛色彩愈傾向成熟。這是因為兒童剛走入這個大千世界,腦子思維一片空白,什么都是新鮮的,需要簡單的、新鮮的、強烈刺激的色彩,他們神經細胞產生得快,補充得快,對一切都有新鮮感。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也增長,腦神經記憶庫已經被其他刺激占去了許多,色彩感覺相應就成熟和柔和些。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思想純潔、好動并好奇心強,容易被純色、明亮度高、飽和度高的色彩所吸引,紅色、黃色、綠色、藍色等視覺敏感色都是可以產生強烈視覺刺激的顏色,都能在第一時間引起小學生的注意。
二、小學生感受色彩的有效途徑
(一)圖片識色,游戲場景中的色彩捕捉
小學生活潑好動,游戲是他們的興趣所在、是他們樂于參與的天堂,美術教學中利用美術教學游戲融于教學中,可以發(fā)揮興趣的魔力,可以是小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全身心的投入、提高學習效率。游戲運用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不僅可以調動起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創(chuàng)設出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因此,將各種顏色的圖片穿插出現在兒童游戲中,讓學生在游戲中捕捉色彩、感受色彩,是兒童更容易接受的學習方式。小學生們喜歡使用鮮艷的顏色涂涂畫畫,是他們想感知這個世界的表現方式,游戲中的樂趣可以使小學生的美術天性一觸即發(fā),瞬間得到釋放,學習熱情高漲,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二)引入科學元素,凸顯無限奧秘
小學科學課程是自然、生物、地理等相關學科的融合,沒有將每個學科進行細分,開設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社會、生物發(fā)展與自然環(huán)境。將美術學科與科學學科結合起來,深入了解花鳥魚蟲的習性、特點與生活環(huán)境,探索自然的瞬息萬變與靈活多樣。結合眼觀、耳聽、手摸,進行比較分析,將這些知識與美術藝術融合起來,增加學生對藝術的感悟和了解,更好地運用到藝術學習中。如“自然現象”,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分析下雨、打雷、刮風、下雪時的自然現象,或者展現火山、瀑布、夕陽等景象,將科學知識融入到小學美術學習過程中。又如“春天的色彩”相關知識,也涉及科學中相關內容,引導學生走出教室,在自然中感悟和體驗,將其表現在美術作品中,以此強化學生藝術體驗,提升藝術素養(yǎng)。
(三)音畫結合,音符跳動中的色彩呈現
引導學生將美術與音樂結合起來,在感悟音樂的同時,自由想象,畫出學生心中所想,以可視化的形式展現音樂中呈現出來的內容。以不同的線條、色彩搭配、畫面設置彰顯音樂和美術的藝術魅力。引導學生在音樂故事中暢想,發(fā)散思維,深入學習美術知識。以音樂的感染力調動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將音樂思維中的意境以可視化的美術形式展現出來,引導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把音樂帶入美術課堂,可以激發(fā)人的靈感,使畫面色彩內容更加豐富,提高畫面色彩的感染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了耳濡目染的催化作用,情緒被調動了起來,注意力高度集中,色彩印象會更加深刻。美術是流動的音樂,音樂是凝固的畫面。小學美術教學中利用音畫結合的教學方式,既可以增強美術色彩的趣味性,又可以激發(fā)小學生的想象力有助于拓展藝術空間,聲中有畫、畫中有聲、色彩隨音樂起舞的學習環(huán)境充滿了快樂,美術色彩在音樂感染力的輔助下更加具有動感美。
(四)繽紛生活,觀察出身邊的色彩世界
生活中處處有藝術,美術教師要引導小學生善于發(fā)現生活之美,因為藝術就在身邊。法國雕塑藝術家羅丹說:“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fā)現出美來?!币虼?,培養(yǎng)小學生擁有一雙發(fā)現美的眼睛,為進入色彩世界可以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在美術學習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放學了》的學習中,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引導學生運用具有視覺沖擊力的構圖與絢麗奪目的色彩表現出校園活動熱鬧的氛圍。小學生在校園的活動是豐富多彩的,與平時的校園生活息息相關,需要每個學生聯系自己的身邊的生活,在回憶中觀察出校園生活中的各種活動場面。美術教師可以出示一些準備好的圖片資料,講解畫面中的活動內容,讓學生感受到活動中的熱鬧氣氛、充滿美感的形式構圖、不同色彩的視覺體驗。眼睛是心靈的窗口,通過各種畫面的活動場景描述,激發(fā)了小學生記憶中的畫面,將最喜歡的一幕使用喜歡的各種色彩躍然紙上,讓小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色彩是一種藝術語言,是傳達藝術精神的一抹重彩。
(五)拓展學生想象的空間
“想象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很多發(fā)明都是從創(chuàng)造開始的。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發(fā)揮想象來通過藝術的方式和手段來進行表達,讓學生在樂趣探索的過程中去尋求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老師可以運用實物演示教學法: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對實物進行展示,學生在這個時候就能夠明白任務,老師讓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進行創(chuàng)作。例如《奇思妙想》,教師可以把生活中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組織到一起,讓學生進行重新組織搭配,看看出現怎樣意想不到的效果。然后啟發(fā)學生,讓學生隨意添加想象。通過這樣的聯系,學生們表現的異常興奮,大腦的被激活了,作業(yè)的效果出人意料,教學效果非常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