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明
摘要:教學過程其實是一個教和學的師生互動過程,師生之間的關系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的高低。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關愛學生、利用學科特色來激發(fā)學生的情趣、搭建展示自我魅力的平臺、以改變評價原則,彌補學生心理缺失,健全學生人格、用一顆陽光般的心正確對待每一位學生來營造和諧的、持續(xù)的、可發(fā)展的師生關系,這樣才會使課堂呈現(xiàn)出積極、向上、和諧的新氣象,是富有高效的課堂。
關鍵詞:營造 和諧 持續(xù) 發(fā)展 師生關系
教學過程其實是一個教和學的師生互動過程,師生之間的關系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的高低,要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在教學中,教師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以主體的方式立足于課堂,善于獨立思考、敢于探索,師生一起學習、一起研討,這樣和諧發(fā)展的師生關系,才會使課堂呈現(xiàn)出積極、向上、和諧、創(chuàng)新的氛圍。如何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以下五個方面:
一、通過關愛學生構建和諧發(fā)展的師生關系
教育是一種關愛,沒有關愛就沒有教育。隨著我區(qū)“三園式”校園建設的全面推進,立足于課堂教學,教師不僅是組織者、引導者,更是為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新型服務者,服務也就成為關愛的一種體現(xiàn),也是形成師生和諧關系的前提。
(一)教師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不停的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威信,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客觀公正的尊重每一個學生,博愛每一個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溫暖,感受到老師的關愛陽光般燦爛輝煌,從而在心里就架起了一座無形的橋梁,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
(二)有“度”的建立和諧發(fā)展的師生關系。對學生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只有把握好“度”才能構建和諧發(fā)展的師生關系。如果只顧單一的用“愛”來建立的師生關系,表面上很和諧,其實缺乏“嚴”的支撐,過不了多久就會瓦解,更談不上有什么發(fā)展的前景。因此,不能只給予學生“愛”,同時更要有“嚴”的要求,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引導他們向目標奮進。
(三)每天給學生以微笑、以師愛。很多人在提到教師時總會與嚴肅,不茍言笑聯(lián)系在一起。其實,微笑的力量是無窮,每天給學生燦爛的微笑,能讓他們看到事物輕松愉悅的一面,會讓學生身心感到愉悅,智能得到發(fā)展。而微笑正是教師和學生情感溝通的紐帶,微笑能夠讓教師更具有親和力,縮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不要總對學生一本正經(jīng),把我們輕松自如的一面展示給學生,笑聲能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
二、利用學科特色來激發(fā)學生的情趣,建立和諧發(fā)展的師生關系
在新課程理念下的教材編寫更注重與實際相聯(lián)系,教師要引導學生將學習實踐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通過對基礎知識的認知和理解,使學生能夠舉出實例來對所學知識點加以鞏固,從而加深了過程的理解,強化了學科的特點,掌握了學科學習的方法與技巧。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試著列舉反例來說明所學內容,讓學生感悟學習過程來歸納總結,學習中所采用的方法和途徑,這樣循序漸進的過程中使學生把所學知識轉化為一種解決問題的技能。
三、搭建展示自我魅力的平臺,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良好的氛圍,搭建人人參與和展示自我的平臺。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組織者、引導者和服務者的身份立足于講臺,使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課堂主人,使不同層面的學生有在課堂上自主參與學習的機會,學習過程中就能夠充分地展示出自己的才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方法,得出的結果由他們自己來做出判斷,自己去評價、糾正、總結歸納知識點,教師只是在學生遇到難以完成時給予點撥提示,難點突破進一步強調。老師在課堂上只注重優(yōu)生,久而久之,他們會對老師產(chǎn)生偏見,認為老師只喜歡成績好的學生,討厭差生,這樣的想法一旦形成,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就會產(chǎn)生矛盾,教師的課堂教學就很難開展了,只有人人參與的課堂,能夠使不同層面的學生都得到機會參與學習和展現(xiàn)自我,從而使師生的關系更親近、情感更深。
四、以改變評價原則,彌補學生心理缺失,健全學生人格來構建和諧發(fā)展的師生關系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間保持著親近的關系,學生就會覺得自己被老師認可,心情寬松愉悅,心理也能得到欣慰。相反學生在教學中總是受到老師的鄙視、訓斥和冷漠,師生關系極度緊張,學生就會形成自卑、焦慮等心理,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逆反行為,時間久了,可能導致患上不良的心理疾病。對他們的評價要遵循“多表揚優(yōu)點,適時指出不足”的原則。新時代的他們渴望得到民主權利,能有一個各抒己見的民主平等的環(huán)境,討厭專制式的管理方式,喜歡平等的討論問題,民主地解決問題,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使這種需要得到了滿足。
五、用一顆陽光般的心正確對待每一位學生,營造持續(xù)的、和諧的、可發(fā)展的師生關系
(一)要充分了解和研究每一位學生。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為使教學達到促進學生發(fā)展的目的,教師要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在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問題上來。然而,能否作出一個科學的分層分類的教學設計,來落實高效的課堂教學,關鍵是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全面了解學情,以學定教,把握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的發(fā)展脈絡,遵循教育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誘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從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
(二)要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學生。作為教師的我們,應通過尊重和信任所有學生,以激勵的方式引導學生,使學生始終有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樂于聽從老師的教導。教師不應自視清高,在學生面前總是昂起頭,擺起老師的架子,每天黑起一張臉總是居高臨下,應是發(fā)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應是純潔的和無微不至的,當天氣氣候突變,嚴寒酷暑時,對學生的一句關愛,將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
(三)要客觀、民主、公正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位學生。師生之間是平等的,這種平等是民主的,充分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彼此之間應相互信任和尊重,然而學生存在個體差異,老師只要有一顆天平般的心,才能客觀、民主、公正地對待全體學生,無私地向每一位學生獻出自己的愛!
(四)要以激勵的方式評價每一位學生。成功者善于尋求機會,追求超越,與時俱進。課堂教學中,任何一個學生取得或多或少的成績,通過適當?shù)募?,使全班同學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促使學生內在的動力轉化為實際行動,成功的體驗使得心理得到優(yōu)化,從而形成發(fā)展進步的良性循環(huán)。而成功之路讓學生深深體會到成長過程多么艱辛,要敢于面對成敗的考驗。孩子們渴望得到他人的安慰和認可,學生同樣希望獲得教師的肯定與贊揚,因此,教師應盡己所能給學生營造更多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點滴的進步及時鼓勵,進一步樹立更上一層樓的信念。
綜上所述,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更多的有賴于教師自身的基本素養(yǎng),業(yè)務能力的不斷提升;有賴于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和尊重;有賴于教師的終身學習。和諧的、發(fā)展的、多元化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改革,從而構建了新的課堂模式,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促進了新課改的全面實施。
參考文獻:
[1]楊同根.了解學生才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J].教育教學論壇,2012,(29).
[2]王永亮,朱麗娟.淺談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J].遼寧高職學報,2008,(08).
[3]邸喜來.新課程改革與實踐[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0,(09).
[4]全艷萍.尊重關愛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J].職業(yè)技術教育,199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