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漢語動詞重疊VV式二語處理中的句法啟動實驗研究的基礎上,提出語感教學與漢語動詞重疊VV式二語教學中的相通性,由此構建了漢語動詞重疊VV式的整體教學設計。分階段教學,把語音感、語義感、語法感和語用感教學合理地安排在不同的教學階段,使?jié)h語學習者對漢語動詞重疊VV式的語感能力培養(yǎng)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關鍵詞:漢語動詞重疊VV式;句法啟動;語感教學;教學設計
一、 引言
根據(jù)漢語動詞重疊VV式的句法啟動實驗中可以得知,漢語學習者在先前接觸過動詞重疊VV式的情況下,會自覺提高動詞重疊VV式在言語中的產(chǎn)生率。人們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的語言知識,可以運用語言知識來判斷語言使用正確與否、得體與否等,這種能力即稱之為語感。動詞重疊VV式的對外漢語教學與語感教學在內(nèi)容上是相通的。Potter和Lombardi(1998)認為句法啟動是由句子語義的外顯記憶和內(nèi)隱句法聯(lián)合推動的。在學習者理解其語法意義的基礎上,動詞重疊VV式的句法功能教學,可以增強句子結構作為句法啟動作為關聯(lián)節(jié)點的作用,從而使?jié)h語學習者更容易在某些句子結構中自然地輸出動詞重疊VV式。動詞重疊VV式的語法知識教學和語感培養(yǎng)主要集中在漢語學習的初級和中級階段。分階段側重教學,把語音感、語義感、語法感和語用感的培養(yǎng)合理地安排在初級、中級和高級階段。同時,加大動詞重疊VV式的課堂輸入,提高其復現(xiàn)率,從而使?jié)h語學習者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
二、 初級階段的知識框架構建
在漢語學習的初級階段,學習者未能或很少能形成漢語語感。而語言知識又是形成語感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動詞重疊VV式的初級階段教學主旨在于幫助學習者構建一個系統(tǒng)知識結構框架,同時培養(yǎng)淺顯的語義感。
(一) 分音節(jié)教學
句法啟動實驗結果表明,漢語學習者會對重疊的結構形式產(chǎn)生疑惑。因此,在初級階段的教學中,應該重視單音節(jié)動詞和雙音節(jié)動詞分類教學。單音節(jié)動詞的重疊教學毋需多言。對于雙音節(jié)動詞而言,用“VV”式來表達其動詞重疊形式比“ABAB”“AAB”等表達方式更直觀。詞素與詞素之間結構緊密的雙音節(jié)動詞,如,“休息”的重疊VV式是整體的重疊,即“休息休息”。動賓結構的雙音節(jié)動詞可拆分成“單音節(jié)動詞+賓語”的結構形式,只重疊前面的單音節(jié)動詞即可。例如,“見面”這個詞,可以拆分成“見”+“面”的結構形式,其重疊VV式為“見見面”。
(二) 語義理解
本文主張采用語感教學法來教授動詞VV式重疊的語法意義。在教學中,借鑒語義比對的方法,教師提供大量例子,增加學生對漢語動詞重疊VV式的接觸度,由學生通過使用原式動詞句和重疊動詞句的對比展示,自主感知兩者的語義差別,教師通過概括性的語言使學生對動詞重疊VV式的語法意義有初步的理解。
如,“可以試試嗎”,先列出大量類似的重疊VV式例句以及原式的例句,形成對比組:“我看皮大衣”——“我看看皮大衣”,“我試這雙鞋”——“我試試這雙鞋”,“我聽歌”——“我聽聽歌”等等。在學生對動詞VV式重疊的語法意義有一定感知后,教師可以說明動詞重疊VV式所表達出來的“動作時間短,嘗試、輕微”等淺顯語義,從而使學生理解動詞VV式重疊的語義信息。
三、 中級階段的語感培養(yǎng)
中級階段對動詞VV式重疊的語感教學需全面展開。語義感教學可以進一步深入,初步的語用感教學和語義感教學相結合,語法感教學是中級階段的重點。
(一) 語義教學結合語用教學
句法啟動實驗過程顯示動詞VV式重疊的句法啟動與語法意義和語用背景密切相關,而語用感教學又主張真實語言環(huán)境的營造。由此,通過語義對比的教學方法,利用真實上下文語境和多組日常例句,讓學習者自覺總結漢語動詞重疊VV式的語義規(guī)律,教師再對動詞VV式重疊的語法意義進行歸納性的總結。如:“嘗嘗”,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模擬一個真實的語言場景,像把課堂當成家,教師的角色是這家的主人,學生是客人,“主人”端著水果出來,說:“今天的水果可甜了,你們都來嘗嘗。”增加有效語言輸入,使學生在語境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動詞重疊式的語用感。
(二) 語法感教學同步進行
王培光(2004)通過調(diào)查語義感與語法感的表現(xiàn)后發(fā)現(xiàn),語義感和語法感是兩種獨立的能力。在中級階段,語法感教學需單獨進行。不同于漢語母語者的語法習慣,在句法啟動實驗中,句子結構對漢語學習者在動詞重疊VV式產(chǎn)生中的句法啟動效應沒有顯著影響。由此認為,語法感教學是中級階段的教學重點。在教學中,教師采用點撥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例句中總結動詞VV式重疊的句法功能。增加練習量,使動詞重疊VV式的語感培養(yǎng)從“消極語言”到“積極語言”轉(zhuǎn)化。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采用完形填空、補詞成句等練習方式,讓漢語學習者對動詞重疊VV式的句法功能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需要強調(diào)的是,教師所給的練習句盡量使用真實的句子和對話。
四、 高級階段的語感提升
高級階段動詞重疊VV式的語感教學,主要從兩個方面來進行。首先,擴大詞匯量,熟悉句法功能,感知語用環(huán)境。教師在教授詞匯時,可以有意識地以例句的形式強調(diào)詞的可重疊性。例如,“采訪”,教師可以在對生詞舉例說明時,加入這樣的例句:“你應該到南京南站采訪采訪,這地方建得真好。”然后再告訴學習者,“采訪”可以重疊,其重疊形式為“采訪采訪”。這樣在學習過程中,可以使?jié)h語學習者能夠?qū)ζ溥M行自覺的概括總結和有效類推,逐步培養(yǎng)動詞VV式重疊的語感。其次,加大語言輸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獲得真實感受。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境要求教師在教授動詞VV式重疊時,引入真實的語境,采用體驗式教學模式。而漢語的語言大環(huán)境極其有利于動詞VV式重疊的語感培養(yǎng)。教師可以多安排一些本族語學生和漢語二語學習者之間的活動。
參考文獻:
[1]曹賢文.漢語二語處理中句法啟動效應的實驗研究[J].漢語學習,2013(4).
[2]華玉明.主觀意愿和動詞重疊及其語法行為[J].語文研究,2010(4).
[3]王培光.語言教學中的語感因素[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9(3).
[4]王培光.語文感與語法感的關系[J].中國語文,2004(2).
作者簡介:
孟世佳,研究實習員,浙江省紹興市,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