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勇 朱大妹
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發(fā)展的“第一生產力”。然而在廣大農村,學校規(guī)模普遍較小、交通不便、資金欠缺、教育信息閉塞滯后,致使農村學校教育科研的推進工作成為了一個難點問題。為了大力發(fā)展農村學校教育科研,我們必須重視農村學校教育科研的管理機制建設,用有效的管理機制來促進廣大農村教師不斷排除各種干擾,始終保持旺盛的熱情和主動探索的積極性,從而達到以機制促進農村學校教育科研工作蓬勃開展的目的。
一、管理機制在推進農村教育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建立農村教育科研管理機制的重要性
在農村學校,教育科研的推進比較緩慢,具體表現為教育科研活動不經常,氛圍也不夠濃厚。首先,一些學校領導思想上只重視考試成績,對教育科研不重視,尤其是對教育科研工作在提升教師業(yè)務能力等方面的作用認識不夠。其次,很多老師也對教育科研的價值認識不到位,將教育科研當作額外的負擔。教師科研中的“畏難”、“消極”、“功利”、“倦怠”、“自大”這五種不良傾向阻礙了教育科研的順利開展。教育科研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因而不可避免地會有挫折、困難,甚至失敗。在農村學校推進教育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在農村學校建立合理的管理機制做為教育科研的保障與支撐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建立農村教育科研管理機制的必要性
當前,農村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越來越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重視,也越來越得到學校領導和教師的重視。但這項工作在農村學校還顯得比較薄弱,主要原因是部分學校領導盡管已經從思想上認識到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但尚未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適合學校自身條件和發(fā)展目標的管理機制。為了充分發(fā)揮教育科研工作在農村學校建設中的引領作用,需要建立科學的工作定位、成立專門的工作機構和形成系統(tǒng)的管理模式,構建起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機制。
二、管理機制在推進農村教育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管理機制具有保障教育科研順利進行的作用
1、管理機制能給教育科研正確導向。
農村學校的教育科研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做做課題”、“寫寫報告”等,教育科研制度更不能制訂完了就被束之高閣,發(fā)揮不出其應有的作用。有了健全的管理機制,能夠為農村中小學教育科研及其管理進行導向。一是對課題規(guī)劃導向。對課題的規(guī)劃要深入農村中小學校,全面細致地調查農村中小學校在教育教學改革與發(fā)展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和困難,從研究的視角把這些問題和困難加以分類和整理,形成可供中小學管理者和教師選擇的研究課題。這樣從科研的起點上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矯正“為研究而研究”、“從理論到理論”的不良研究取向,堅持“實踐——理論——實踐”的正確研究方向。二是檢查指導導向。監(jiān)控、檢查、指導是課題實施過程中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由于各個課題研究人員認識的差異性,在研究過程中課題檢查指導人員必須及時指點迷津,糾正偏差,給予具體的操作指導,引導研究者沿著“實用”的正確方向繼續(xù)前進。
2、管理機制能使教育科研有序進行。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有分管教育科研工作的領導,可以保證農村中小學教育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除加強領導外,可以考慮設立教育教學科研室,專門負責學校教育教學科研管理工作,為教職工積極參與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創(chuàng)造條件、形成氛圍。
構建并完善農村中小學教育科研管理機制,重在建章立制、修訂完善、抓好落實。學校建立并完善相關規(guī)章制度,使之達到專門化、系列化、系統(tǒng)化。規(guī)章制度一旦形成生效,農村中小學教育科研在人、財、物、時、信、組織上就有了制度保障,教育科研的運行就能夠走上正常軌道。
(二)管理機制具有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作用
1、管理機制能夠充分調動教師教育科研的積極性。
管理機制能夠起到很好地調節(jié)教師行為的作用,能夠讓教師在教學科研中由被動過渡到主動;同時,也能夠讓教師的教學科研態(tài)度有所改變,由被動消極向踴躍參與轉變。例如,對教師的科研工作進行考核評價,根據教師的科研業(yè)績給予不同的獎勵,那么教師們就會重視每一次教研,就會在教研上越來越努力。所以從一定程度上,管理機制促進了教師們渴望進步的心態(tài)的形成。也為教師們的合理競爭提供了一個更大更寬闊的平臺。
2、管理機制能促進教師教育科研能力進步。
教師還能夠因為管理機制的存在,自覺加強自身能力鍛煉,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水平。教師們在缺乏導向和動力的環(huán)境下很難產生良好的教育心態(tài),也很難主動地去提高自身的教學教研能力。有了健全的管理機制,教師們就能時時刻刻保持著良好的心態(tài),在教學教研的過程中熱情飽滿,充滿力量,并且還會充滿斗志,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自我完善,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學教研能力。
3、管理機制能給教師專業(yè)化成長提供條件。
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受兩種力的制約,一是自主成長的內力,二是促進成長的外力。健全的管理機制就能充當這個外力。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化,越來越多的教師參與到教育科研中來。他們開展校本科研、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理解先進的教育理論并自覺用教育理論指導實踐。實踐證明,教師在參與教育科研的過程中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學校合理的教育科研管理機制,能夠從各方面給教師提供教育科研工作系統(tǒng)的內部和外部的條件,促進教師參與教育科研活動、開展課題研究,取得教育科研成果,不斷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
(三)管理機制具有增強教研團隊凝聚力的作用
1、管理機制能促進學校管理者和教師之間的和諧。
學校的管理者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建立一套針對所有教師教育科研情況以及工作能力的評價考核系統(tǒng),然后根據考核的結果對教師進行不同的獎勵。這樣能讓每位教師明白,自己所付出的每一分辛苦以及流的每一滴汗水都是會有回報的,有所收獲的。教育科研恰當的管理機制,能讓教師充分地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的感覺,從而充滿激情,將最飽滿的精神面貌帶入到工作中去,這樣更有利于建設一個文明和諧的校園。
2、管理機制能促進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團結。
恰當的管理機制有利于促進教師之間的團結互助。在管理機制的存在下,教師們會逐漸地發(fā)現個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以往單打獨斗的想法在現今的時代已經無法適應。只有團結一致,相互探討、相互交流,才能讓教育科研水平越來越高。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管理機制的存在促進了教師科研團隊的形成,同時也有利于教師們之間的交流,有利于拉近教師之間的距離,改善教師之間的關系,從而有利于學校的發(fā)展。
本文系《基于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教育科研推進機制研究》的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