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辰康
【摘 要】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捷,從聊天到網購,從網購的線上支付到實體店的線下支付,從網頁版的新聞到各類專業(yè)的“新聞APP”應用都與我們“形影相隨”。仔細觀察我們就會發(fā)現新媒體時代的網絡語文有著獨特之處,它甚至會形成“專屬版”的語言系統,那么這種來自于“網絡定制”的“專屬版”的語言系統究竟是利還是弊呢?本文就從新媒體時代網絡語言的吸納與規(guī)范思路探索進行研究。
【關鍵詞】新媒體;網絡語言;規(guī)范
【中圖分類號】G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8)05-0223-02
網絡科技為我們營造了另一個世界——虛擬世界,在虛擬世界內,新媒體正以“風卷殘云”般的速度進行著重新洗牌,網絡規(guī)則和秩序在新媒體的不斷成長中,被重新詮釋,正以符合新媒體發(fā)展的條件發(fā)生著“基因代碼”的轉變,網絡語言就是“基因代碼”中的核心元素,它構成了人與人在新媒體時代內的交流語言,成為一種被普遍認可的語言文字溝通方式,很大一部分網絡語言在“新華字典”、“漢語大詞典”中無法查到,為此我們可以認為網絡語言就是在特定情境下生成的創(chuàng)造性語言,為此并沒有經過國家語言漢字權威機構的認證,并不具備一定的規(guī)范性。
一、網絡語言的優(yōu)缺點
(一)網絡語言的優(yōu)點
1.網絡語言較為新穎,容易記憶
網絡語言大多結合一定的背景或者事件延伸出來,網民根據一些事件充分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將新鮮的詞語推送到互聯網上,成為網絡語言,比如“霾單”、“不差錢”、“躲貓貓”等,由此可見網路語言的影響力,在反復的運用中我們會發(fā)現網絡語言較為新穎,容易記憶,便于溝通,甚至還能代表時尚。
2.創(chuàng)造性地開拓出表情符號語言體系
眾所周知漢語是世界上唯一存在的表意體系文字,但是在網絡語言中,充滿智慧的網友創(chuàng)造性地開拓出表情符號語言體系,用表情符號來表達某種實際的意義,具有簡潔、生動、形象的特點。
3.讓冷僻字從沉睡中蘇醒——熠熠生輝
“沉睡”在字典中的冷僻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效率極低,網絡文字如“伯樂”一般從上萬種文字中將這些冷僻字“喚醒”,并賦予他們新的意義,讓他們成為風靡網絡的常態(tài)化用語,從此熠熠生輝。
(二)網絡語言的缺點
1.影響傳播的客觀性
網絡語言是在一定特定語境下產生的創(chuàng)造性詞匯,只有充分的了解互聯網的使用群體才可以了解它的完整意義,當這些詞語從互聯網轉移到現實生活中,如果并不具備上網常識的人是根本沒有辦法讀懂的,從現實意義來看,網絡語言縮小了使用范圍,影響了傳播的客觀性。
2.不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
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有義務承擔起傳播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使命,讓經典的文化內容代代相傳,讓中華文明的精神得以代代延續(xù)。但是網絡用語的出現,篡改了文字的本意,不管是學生還是社會其他群體,都把使用網絡語言當成時尚,為此他們會頻繁使用網絡語言,久而久之那些文字的本意就會被篡改成新的意思,扭曲了文字的本來性質,給文化的傳承帶了嚴重的影響。
二、對傳統語言文字教育帶來了顛覆性的影響
語文是我們從小學開始就接觸的課程,語文教學的使命就是傳播我國語言文化基礎的知識,作為學生就要學好語言,用好語文,傳播語文。但是在風靡的網絡用語侵蝕下,我們傳統的語言文字教學受到了嚴峻的挑戰(zhàn),社會上使用網絡語言的風氣蔚然成風,語言和文字具有約定俗成的記憶功能,一旦某些字體、字音、字意被歪曲,并高頻次的使用,這種原本的錯誤就被記錄下來,經過一段時間,形成一定規(guī)模,這種錯誤的理念就會被默許,這將對我們的語言文字教育帶來顛覆性的影響。
三、規(guī)范使用網絡語言
(一)把網絡用語放進“國家語文文字規(guī)范要求”的框架內使用
網絡語言具有兩面性,我們即不能完全否定,也不能完全肯定,為此使用網絡語言時就要有“度”,把網絡用語放進“國家語文文字規(guī)范要求”的框架內使用,盡可能的在使用網絡用語時不改變其本來意義,同時也要糾正一些錯誤的詞語。
(二)媒體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對于網絡用語要嚴格把關
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認為,“對于語言的運用,取決于言說者的社會地位,因為社會地位決定了言說者使用制度語言也即官方的、正統合法的話語的機會”。在我國,媒體是黨和國家的喉舌,媒體本身就承擔著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作用,所以對于網絡用語要嚴格把關,避免不規(guī)范、甚至錯誤的網絡用語影響到受眾的原有認知。
作為一名學生,在新媒體時代網絡語言背景下,我們要吸納網絡用語的精華,糾正不規(guī)范的網絡用語,不盲目的跟從網民的語言使用習慣,牢記作為一名學生應該存在的文化情懷,應該擁有著我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的使命,科學規(guī)范的使用網絡用語,首先做到自己不在網絡用語的使用上出現語言規(guī)范方面的錯誤,接著要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影響他人,讓他人自覺地把網絡用語放在“語文文字規(guī)范”的框架內,為傳播我國優(yōu)秀知識文化而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