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泓霖
摘 要:如果學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敗了。教育需要潤物無聲的境界,在這種境界里,學生感受到的不是批評與指責,更不是粗暴的訓(xùn)斥,教師只有”蹲”下身子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一顆童心去平視,讓學生感受到你的關(guān)懷、尊重與愛護,更加信任、依賴于你,也就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見和想法。
關(guān)鍵詞:尊重 愛護 平等 溝通 等待
于永正老師說:“如果學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敗了?!苯逃枰獫櫸餆o聲的境界,在這種境界里,學生感受到的不是批評與指責,更不是粗暴的訓(xùn)斥,他們體驗到的是老師無言的愛和無聲的呵護,那是一種尊重、提醒和保護
一、建立平等交流的師生關(guān)系。
可以說,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心理和思維,他們往往會做出一些幼稚無知、甚至毫無道理的事情,但作為教師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審視一個孩子的所為,而應(yīng)善于抓住每一個學生的特點,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進行正面引導(dǎo)和教育。
班里有個叫魏偉(化名)的同學,根據(jù)我的觀察和了解,父母是從來不給他零花錢的,可是,有一天下課,他的同桌告訴我:“朱老師,魏偉帶錢了。”當時我想,今天學校沒有任何收費項目啊,他怎么帶錢了呢?課間,我把他留下,一問,他帶的錢足足有八、九百元,我問他錢從哪來的,他不肯說,經(jīng)過一番朋友式的心與心的談話、交流,他說出了從家里拿錢的原因,因為上學期學習了《購物》,所以他想嘗試一下怎樣花錢。動機是好的,只是方法不對,當我說讓他自己主動向父母說明原因、承認錯誤,把錢還給父母時,他哭了,一臉的驚慌與恐懼,我知道,不能因為這件事讓孩子受到太大的心理壓力,產(chǎn)生負面影響。因此,我一方面向他保證父母不會批評他的,另一方面與他的父母聯(lián)系,溝通了我的想法,達成了共識,使孩子在心理變化的關(guān)鍵時期得到平穩(wěn)過渡,學會了正確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心理得到了健康發(fā)展,他又像以前活潑、快樂了。
教師只有”蹲”下身子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一顆童心去平視,讓學生感受到你的關(guān)懷、尊重與愛護,更加信任、依賴于你,也就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見和想法。
二、與家長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是紐帶,聯(lián)系了教師、學生、家長的心靈,構(gòu)成了教師、學生、家長三維一體的教育關(guān)系。在這個關(guān)系中,三者是相互影響、相互教育、共同成長發(fā)展的。
張韋鈺(化名)是個很有個性的孩子,性格比較倔強,但是在學校很聽話。讓我沒想到的是,這學期剛開學,他的媽媽來學校找我,說孩子在家里逆反心理特別重,常與家長頂嘴,和家長形成了敵對的關(guān)系,問我應(yīng)該怎么辦。她在說的時候,眼中噙著淚水,我能看出她的焦急與無奈,還有一絲的期望,我決心一定要幫助她。在多次與家長交流、家訪,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與張韋鈺朋友式的談話后,孩子的態(tài)度緩和了,更愿意和我交流了,每次他的媽媽給我打電話,他都要跟我說幾句。雖然每天面臨著繁重的教育教學工作,但是當你看到一張張純潔可愛的笑臉,看到積極向上、活潑健康的學生集體時,你也會露出燦爛會心的笑容,也會看到自身教育的價值,感受到自己是在工作著、辛苦著、同時也是快樂著。
在教育的過程中,學生是中心,教師的任務(wù)最為艱巨。只有協(xié)調(diào)好師生、生生、學生與家長、教師與家長的關(guān)系,才能確保這個集體的工作得到正常開展。
三、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時間。
學生犯了錯誤,我們?nèi)绾翁幚聿拍茏屗麄兏鼧酚诮邮苣??蘇霍姆林斯基說:““造成教育青少年困難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教育實踐在他們面前一赤裸裸的形式進行,而處于這個年齡期的人,就其本性來說,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p>
一天課間,我正在教室批作業(yè)負責德育工作的劉主任帶著班里的”調(diào)皮大王”劉童年(化名)進來了,他知道給班級闖了禍,垂頭喪氣的跟在后面,見主任來了,所有的同學都跟圍了過來,劉主任一臉嚴肅的說:“劉童年在走廊里打滑,還故意摔倒?!边@對于淘氣好動的他來說真的是不算什么了。我看著劉童年(化名)問:“你不知道不能在走廊里打滑嗎?”劉童年努力為自己爭辯:“我不是故意的,我是不小心摔倒了?!蔽抑浪谡f謊,真想好好批評他一頓,但我知道這樣做是不合適的。我趕緊問:“摔沒摔疼?”他羞愧的低下頭,搖了搖頭。這時上課鈴響了,
同學們都回到座位上,我問學生:“剛才發(fā)生的事你們有什么想法?”有的學生說:“這樣會給班級扣分?!边€有的說:“被主任看見了,損害了班級的榮譽?!贝藭r,劉童年一臉的不安與緊張,我說:“對呀,你們說的非常好?!蔽铱粗鴦⑼辏ɑ┱f:“劉童年(化名)是不小心,可是你的衣服竟當拖布拖地了,媽媽洗衣服多不容易呀,下次可要注意了。”聽到這里,劉童年(化名)笑了,其他同學也笑了。雖然沒有批評,沒有斥責,但這件事給了他深刻的教育,他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類似這樣的事情,而且其他同學也沒有。通過這件事,我真正體會到了,教師要學會等待,給學生自我修正的時間和機會。試想,如果真的當眾訓(xùn)斥了他一頓,他會真心接受我的教育嗎?這樣也許會在他的心中產(chǎn)生一種與老師的對抗,因為老師當著這么多同學的面讓他難堪,也就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作為教育者,我們應(yīng)該從日常的點滴小事中,因人、因事而宜,巧妙的對學生加以引導(dǎo),讓無痕的教育靜靜流淌于學生的心田、根植于學生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