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朱峰 何帥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這是對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樹人是當代教育根本任務”的進一步明確。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綜合型人才成為高校教育的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應如何踐行“立德樹人”教育任務,做好大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成為高校輔導員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本文將從高校輔導員角度出發(fā),結合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對高校輔導員踐行“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途徑展開探討。
關鍵詞:立德樹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大學生處于思想價值體系形成和品格塑造成型的重要階段。進入大學后,他們接觸到的事情形態(tài)比以往更多、更廣,在這個時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很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曾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高校輔導員要努力踐行“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做大學生成長路上的合格引路人。
一、立德樹人
“人無德、無信則不可立于世”,從這一句古訓中可以看出一個人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性。要成才,先成人,立德是成人的根本。只有注重立德,才能更好地樹人,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木C合型人才。近些年,我國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強化了德育在教育事業(yè)中的地位。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十八大首次將“立德樹人”確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明確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黨的十八大深化了十七大的德育理念,明確了我國教育改革的方向,表明國民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更要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事業(y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引導學生提升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認識,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與榮辱觀。
二、高校輔導員踐行“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途徑
1. 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提升輔導專業(yè)技能
高校輔導員要踐行“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首先要明白“立德樹人,師德為范”的理念。德育工作不像講授知識那樣可以言傳,更多的應是注重身教。高校輔導員身兼德育工作和班級管理,對學生發(fā)展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為此,高校輔導員應重視秉承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師德,在立德樹人之前,首先要正己,通過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升輔導專業(yè)技能,做學高身正的引路人。
(1)加強思想理論學習,提高思想政治覺悟。要勝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立足自身崗位,深入學習,關注教育領域,第一時間掌握教育改革新動向,及時領悟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觀點、新思想、新理論、新策略,用先進的理論知識強化自身的專業(yè)技能。
(2)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yǎng)。高校輔導員應明白崗位職責,在踐行“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過程中,對學生開展公民素質教育、學校規(guī)范教育、道德教育、時事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將德育工作踐行到各個環(huán)節(jié),促進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做到這些,需要自身綜合素養(yǎng)過硬,從多層面引導學生。
2. 應用新媒體渠道,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容易被認為是“說教”。在傳統(tǒng)教學中,輔導員也大多是給學生灌輸思想政治內容,這種教育方式較為被動,不易讓學生接受。當下,大學生熱衷于在新媒體上獲取信息,是微信、微博的活躍用戶。對此,輔導員應該巧妙迎合,應用這些新媒體渠道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如建立班級微信群,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及時將時事新聞等信息傳播給學生。與課堂“說教”相比,這些新型的教育方式更能讓大學生接受。
3. 結合大學生心理特點開展德育工作
學生踏入大學校園之后,不會受到師長過多的管制和約束,所處的環(huán)境比較自由開放。在大學這個小社會里,他們的身心得到更多的鍛煉,心理也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因為沒有真正踏入社會,大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容易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人,認為事物的發(fā)展應該跟自己的設想一樣。對此,高校輔導員要結合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更好地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這樣才能發(fā)現(xiàn)他們在成長中遇到的問題,更好地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筆者從事的是高校教育工作,認為高校學生心理較為復雜,思想感情豐富,情感體驗細膩,內心敏感,對身邊事物的觀察比較細,不再像中學時代那樣懵懂。這樣的心理特征導致他們容易受到身邊事物的影響。高校輔導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注重與他們進行思想溝通,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4. 結合時代主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包含政治觀念、思想觀念、道德觀念、公民素質、學校規(guī)范、理想信念等,但在社會轉型時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呈現(xiàn)多樣化,一些傳統(tǒng)的理論可能很難引起他們的共鳴,所以在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這方面,應該注重與時代主題的結合,確保教育內容的先進性。比如黨的十九大思想、“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這些都是與國家發(fā)展、社會發(fā)展以及個人發(fā)展密切相關的時代主題,高校輔導員要以這些時代主題激勵大學生,引導他們勇于逐夢。
5. 組織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心
一是注重開展愛國教育活動。愛國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懷的重要途徑。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充分應用一些重要節(jié)點應時應景開展愛國教育活動。如在國慶來臨之前,可組織學生觀看《戰(zhàn)狼》等口碑較好的影片,迎合大學生追逐社會熱點的心理,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二是組織學生參加社區(qū)服務活動。對“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踐行不應該局限于課堂,而更應該融入社會。為此,在踐行“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過程中,高校輔導員應該重視組織學生參加社區(qū)服務活動,如到學校附近的社區(qū)為獨居老人送溫暖,到福利院、敬老院獻愛心,讓他們懂得關愛弱勢群體,從而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公德心。
三、結語
“立德樹人”是當代教育的根本任務,高校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結合大學生的特點和需求積極踐行。高校輔導員要注重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提升自身專業(yè)技能,巧用新媒體渠道,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結合大學生心理特點和時代的主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組織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心。
參考文獻:
[1]阿布都米吉提·牙合牙.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創(chuàng)新與思考[J].中國培訓,2017(6).
[2]郝穎.高校輔導員“立德樹人”的實現(xiàn)路徑研究[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5(4).
[3]高朝鮮.立德樹人視角下高校輔導員師德建設的路徑[J].教育與職業(yè),2015(11).
[4]盧興譚,周黨.淺析高校輔導員管理學生工作中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途徑[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