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燕萍
摘 要: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在初中教學科目中比較重要的學科之一,如何才能讓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更好地體現(xiàn)課改精神、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是每一個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通過敘述我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來提出相關的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教學策略
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目的是在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同時,不斷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法治意識。優(yōu)秀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能較好地發(fā)揮導向作用,從而引導學生健康地成
長,并且在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具有更好的優(yōu)勢和更高的素質(zhì)。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師也應該督促學生自主學習,并且引導他們在獨立學習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興趣,進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法治觀,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質(zhì)量。
一、我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雖然我國的教育水平總體上呈現(xiàn)上升趨勢,但是,仍然有很多地區(qū)不能有效地改革教學內(nèi)容。新課改要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擔任引導者的角色。但是,仍然有許許多多的教師不能適應這個角色,依舊通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書本上的知識灌輸給學生。這樣不僅妨礙了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和思考的能力,也無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一定要充分發(fā)揮課堂引導者的作用,通過引導來幫助學生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能夠在明確正確方向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學習。
二、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許多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的思維被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所局限,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只注重對于考點和知識的講解,而忽略了對于學生道德情感和法治意識的培養(yǎng),因此有許多初中學生都覺得道德與法治課是一門枯燥無味的學科。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開辟新的教學路徑。教師只有在真正地了解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際意義并積極地改善課堂教學方法之后,才能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道德與法治。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中引入一些與教學相關的內(nèi)容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在課堂上講授與法治精神相關問題的時候,可以利用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通過給學生講授一些法治故事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意識到如何真正的守法愛國。
(二)實踐與理論相結(jié)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這門學科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注意運用課程的開放性和靈活性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學到更多的道德與法治知識,還能用這些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比如:教師在講授“理想與使命”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大膽地講出自己對于理想和使命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理解教材中是如何闡述理想與使命的概念的。這樣不僅僅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更能加深他們對相關概念的理解,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道德。
(三)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
總體來講,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本內(nèi)容是比較抽象和乏味
的,這樣不方便學生記憶和理解背誦。因此,教師應該結(jié)合具體的案例和生活中的故事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講解一些生活中的法治案例來使學生結(jié)合生活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這樣一來能讓學生學到的知識與課本知識進行更完美的結(jié)合,便于學生理解和思考。
(四)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互動
教師不僅僅應該在課堂上保證教學的質(zhì)量和水平,還應該受到學生的尊敬和喜愛,這是評判一個教師是否合格的基本標準。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積極地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與同學們積極探討學生們關心的新聞。教師應該通過與學生的探討,將自己的想法與學生的想法進行交流,要做到公平公正地評價學生的觀點,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尊敬自己。在課外,教師也應該積極地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努力地和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和相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老師更加信賴,從而在教師的課堂上專心聽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只有通過這些努力,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使得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法治觀。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應該更加關注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yǎng)。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也應該在日常教學中樹立新的教學理念,通過教學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法治觀,進一步引導他們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和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實踐和理論的結(jié)合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滿足新課改的要求,實現(xiàn)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意義,讓學生們真正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yǎng),知法守法,成為一個真正合格的公民。
參考文獻:
[1]顏旭東.基于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東方教育,2015(4):262.
[2]宋文彬.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寫算(教研版),2014(14):289.
[3]努爾比艷·阿布拉.新課改形勢下初中政治教學的策略與途徑的探討[J].赤子(中旬),2013(8):100.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