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標準明確提出:學生在學習文化課培養(yǎng)文化素質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yǎng)數學中的類比思想。類比思想是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思想,這種思想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縝密的數學思維習慣,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遷移和同化。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滲透類比思想。
關鍵詞:類比思想;初中數學教學;應用探究
所謂“類比思想”,就是兩種事物之間存在相互類似的性質或特點。數學知識本身邏輯性很強,是一種邏輯系統(tǒng)非常嚴密的學科。因而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培育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在初中數學人教版教材中,在教材前面的永遠是基礎性的知識,起著鋪墊作用,層層遞進,不斷加深。類比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并使學生的數學知識系統(tǒng)化,進而形成完備的知識體系。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時多加運用類比思想,并秉承簡單化、直觀化的理念。這不僅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那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該如何應用類比教學呢?接下來,本文則就此展開分析與研究,并提出結合自身多年的數學教學經驗,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以期對自己及他人的數學教學有所助益。
一、 運用類比,加快概念的形成
我們都知道,數學本身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尤其是對于初中數學來說,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將初中以前的數學知識加以拓展和強化,對于初中之后的知識起著引導和入門的作用。任何學科的教學,都是一種知識建構的過程,數學教學更是這樣。學生總是運用腦海中的已有概念去同化新知識,然后促進新知識的改組,從而形成新的概念結構。這個新知識的轉化的過程中,類比思想起著重要作用。只有發(fā)現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知識的順應和同化才會順利進行。根據調查顯示,數學中計算題的理論知識對學生來說是相對比較容易掌握的,其簡易程度比較符合學生這一時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但是,在教學的實踐運用中我們發(fā)現,不管是在課堂練習中還是在平時大中小型的考試中,學生計算題的失分率卻是相當高,這是因為學生的各種學習能力還處于發(fā)展的過程中,還沒有能力掌握運用理論知識方法與技巧,所以,難以完成高質量的數學計算。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類比思想來計算數學題目,幫助學生提高數學計算的水平以及數學題目的準確率。
比如在學習初中階段的第一節(jié)課時,也就是正數和負數。學生在這一課時之前,接觸過的所有的數學知識,都是處于正數,甚至是正整數之間的運算,沒有接觸過負數,如果單純地直接引入負數這一概念,相信大多數學生是很難理解和接受的。那么對于負數完全沒有概念的學生應該怎么教學呢?類比的思想就起到了大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提示同學們,夏天的溫度很熱,我們直接就說多少多少攝氏度,那么冬天呢,我們應該怎么表達溫度呢?顯然正數已經滿足不了我們的表達了,于是我們發(fā)現了負數,然后正確地引出負數的概念。進而為后來的正負數之間的運算教學打下基礎。通過實例類比,從具體到抽象,讓學生根據概念的相似點,了解新的概念,從而理解你本質的含義,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二、 類比整體,強化知識遷移
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不只是課本和老師。學生從課本和老師那里學得的知識都是間接知識。其實,學生可以通過實踐獲取直接知識,這樣的知識會不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更大的益處呢?這個回答是肯定的。就初中數學的教學內容而言,其抽象性和邏輯性較強,加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尚未成熟,對于一些復雜的概念,學生難以掌握,即使掌握了也難以很長時間地保存在腦海中,不能做到在需要的時候準確地反饋出來。所以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運用類比的思想去學習相似的新知識,并且運用類比的思想去記憶鞏固新知識。例如:在菱形這一節(jié)課時,為了讓學生對菱形有個充分的認識,從采用類比整體的方式,進行全面的類比,比如結構,定義,概念,性質,面積,對稱等各個方面和矩形做對比,通過對于矩形的認識,類比菱形的一些相關知識。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在利用已有概念結構中的舊知識獲取了新知識,從而使知識結構得到覆蓋和更新。
三、 提升類比思想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分類和比較是類比思想的焦點和中心,學生經過課堂上長期的訓練和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類比意識和類比能力。但是,類比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思想層面,還要讓類比思想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加強類比思想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以此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例如:在實際的生活中,各種球類是學生的最愛。可是簡單的球類的相關計算一直是學生頭痛的難點。畢竟球是個空間結構,想要計算球的表面積、體積等相關量,必須要有很好的空間想象能力,如果單純地讓學生記憶計算公式,又失去了數學教學的含義。這個時候就可以運用數學中的類比思想,在實際的場景中,拿出實際的球體,先提示學生回憶圓的相關量,比如半徑,直徑,周長,面積等,繼而讓學生從各個角度觀察球體,得出球體就是由無數個圓組成的,因此從圓的相關量的計算中可以推導得到球的計算公式。
四、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著重闡述了類比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的計算中、動手實踐中以及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筆者認為,對于學生來說,類比思想的培養(yǎng)與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基于此,如果教師能夠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興趣以及心理特征進行類比教學,并以學生為主體,那么,學生的類比思想一定會有所提高。其次,我們不能只停留在類比的表面分析上,而是要讓教師積極組織學生定期參加動手實踐的教學活動,以及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通過精心設計實踐環(huán)節(jié),讓他們在提高實踐能力的同時也能培養(yǎng)其探索和思考數學的能力。我相信,學生類比思維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助于學生學習數學這門科目的,并能為其以后更深層次的數學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我們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有計劃地滲透類比思想,使其成為一種有意識的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劉慧.數學中的類比教學[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1):14.
[2]張麗娟.從三角形到四面體——類比思想在中學數學中的應用[J].數學教學通訊,2007(07):49-52.
作者簡介:
牟宗玲,山東省日照市,日照市東港區(qū)海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