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初中生的英語寫作,在基本寫作技巧、詞匯運用、邏輯思維、語言組織、文章結構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并且提高初中生英語寫作整體性、準確性的能力,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良好語言組織意識和邏輯思維意識,教師在具體教學應用中可以運用詞塊理論的模式,提高初中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詞塊;輸入;內化;運用
一、 引言
當代的初中生在英語寫作中往往受漢語思維邏輯、詞匯搭配、遣詞造句、連接詞順序和邏輯關系等的影響,寫作水平很難得到有效提高。在具體英文寫作的目的、內容、題材不同的目標要求下,往往表現出語言基礎知識和寫作技巧匱乏、關聯(lián)詞使用不得體、用詞單調、邏輯結構缺乏條理性、漢式英語表達不確切等問題。詞塊是介于詞與句子之間的多詞結構,采用詞塊學習法解決初中生英語寫作中的問題,借以提高英語寫作的水平顯得尤其重要。
二、 詞塊在英語寫作中的具體應用
(一) 詞塊在英語寫作中的優(yōu)勢。詞塊集多種功能于一身,比如綜合傳統(tǒng)的詞法、形式和句法。它不僅使用頻率較高,而且由于穩(wěn)定的語法結構和搭配意義容易記憶。但是在具體的初中生英語寫作中,詞塊使用又存在一定的問題,原因主要有母語遷移、慣性思維、口語化傾向及傳統(tǒng)教學法誤導等。實踐表明,以詞塊為基本單位的詞匯教學法是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詞塊寫作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大幅度提高初中生英語寫作水平,將英語寫作教學帶入一個新的發(fā)展平臺。所以如何將詞塊教學法有效地應用到具體寫作教程中已經成為要解決的問題。
(二) 詞塊的類型。詞塊主要有四種類型:多詞組合、習慣用語、搭配組合、句子框架和引語,相對應的例子有:for example,Im afraid,ask to do,either...or...通過這四種類型的運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寫作的準確性、整體性、連貫性、流暢性。學生在寫作中可以從記憶中迅速提取有用的詞塊,擺脫語法結構限制,減少語法錯誤發(fā)生。詞塊往往是約定俗成的固定搭配,加一些in my opinion、however、whats more初中生熟識的關聯(lián)詞,可以使寫作內容更豐富、句與段的篇章結構更銜接、語言組織更地道。
三、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詞塊學習的策略
在教學實踐中,根據英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總結出一套詞塊教學法在初中英語寫作課程的三步法:詞塊的學習、吸收與運用。
(一) 詞塊的學習
詞塊教學就是通過課堂培養(yǎng)和強化學生對詞塊識別和分析意識,讓學生在寫作中熟練運用上述四類詞塊組合,內化為自己寫作的語言組織材料。具體實施方法有:獲取本單元所學詞塊、師生日常對話學習詞塊、補充日常生活詞塊、積累寫作體裁類詞塊。
首先是本單元所學詞塊的獲取。初中英語教材每個單元的課文都設置了話題材料,學生可根據課文中的圖片強化詞塊的吸收,從根本上拓寬學生的詞塊量。其次師生之間可以自由對話,在真實情境中強化主題詞塊。
(二) 詞塊的吸收
詞塊教學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就是詞塊的運用。初中生只有將接觸到的詞塊融入自身詞匯庫,將詞塊作為寫作中生成句子的基石,它才能在寫作中發(fā)揮穩(wěn)定且長期的作用。具體實施方法有:改寫與仿寫練習、背誦經典、組織寫作模版、復述語段等。
改寫和仿寫練習不僅強化了原有詞塊的應用加深了學習,還豐富了詞塊量為寫作語言的多樣化奠定基礎。在七年級上冊Unit 3中I dislike doing housework.與I hate to do the chores.句子的切換讓學生加深了對dislike doing和hate to do這兩個詞塊的記憶。另外,背誦課文中詞塊集中且句型豐富的經典語段,為了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也可要求學生背誦一些常用的諺語,為了記憶,可以做一下歸納。像Where there is...There is...這樣的諺語詞塊。比如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完全可以應用到寫作中。這樣可以強化學生對于詞塊語段的記憶力和內化吸收的效率。此外,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構建多套寫作模版,有效增強學生整合句子的能力。比如中考中經??嫉降慕榻B家鄉(xiāng)的英語作文,學生可以背誦這樣的模板:My home town is a beautiful place.It stands...In the old days,it was...Many people...Since then...The life of the people is...I love my hometown...
(三) 詞塊在寫作中的運用
將所學和吸收到的詞塊物化為具體的寫作實踐,教師通過激勵學生搜索詞塊、草擬初稿、修改終稿、鞏固提升這四步,體現了初中英語教學中學以致用的課程任務,也使學生順利完成寫作任務的目的。
首先學生面對一個寫作要求能迅速抓住相關話題的詞塊,比如上述介紹家鄉(xiāng),在頭腦中獲取關于描寫家鄉(xiāng)模板結構的語段和段落銜接之間的關鍵詞。確定好篇章結構以后,圍繞自己設定的描寫點再提取與寫作主題相關的相關的修飾性詞塊,比如tourist attraction,settle down,beautiful time等。緊接著就是草擬初稿。根據寫作任務,結合自己的論點運用獲取的詞塊草擬初稿,一篇擁有多種詞塊的短文就呈現出來了。最后是修改定稿和鞏固提升,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幾人為單位進行交流,不僅可以對同伴的作文進行批閱以挑出錯誤的詞塊,也可以再次吸收別人寫作中優(yōu)秀的詞塊內化為自己的詞塊庫,促進學生鞏固詞塊知識,把外界學到的詞塊輸入和吸收,達到了從廣泛的吸收到最終的產出的有效的良性循環(huán)。
四、 結束語
在初中外語寫作教學中,詞塊教學法打破了常規(guī)的單詞的詞匯教學方法,教師應引導學生注重對構成寫作語言的詞塊的掌握,把詞塊作為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基本單位,在寫作語言的學習與運用間以“詞塊”作為橋梁,注重語言的實際應用,避免了因用詞不當或搭配不當導致寫作水平很難得到有效提高的困境,提高自己運用語言的熟練程度,進而提高整體的篇章結構和文章的流暢性,從而為正確使用英語打下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玉晨.英語詞匯的“板塊”性及其對外語教學的啟示[J].外語界,1999(3):14-26.
[2]詹宏偉.語塊的認知加工與英語學習[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1):37-66.
[3]吳靜,王瑞東.詞塊——英語教學有待開發(fā)的資源[J].山東外語教學,2002(3):66-70.
作者簡介:
盧桂清,福建省龍巖市,龍巖市永定區(qū)坎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