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應昌
【摘 要】本文首先介紹信息技術課進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義,然后論述了筆者如何在信息技術課中通過多元智力檔案袋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實踐,通過實踐發(fā)現信息技術課也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綜合素質評價;多元智力;檔案袋
一、背景
根據《廣東省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課程基本理念的要求,小學信息技術課要面向全體學生;立足于學生的發(fā)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科滲透;倡導面向學生的發(fā)展性評價。從中可知,小學的信息技術課除了教授課本上信息技術知識外,還要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另外,在教育部下發(fā)的《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明確規(guī)定了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內容的六個方面:道德品質、公民素養(yǎng)、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根據課標的要求,為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筆者近年來嘗試在信息技術課中采用基于多元智力理論設計的學生檔案袋對學生綜合素質實施發(fā)展性評價,并收到一定的效果。
二、信息技術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和標準
信息技術課堂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和標準是評價直接操作的抓手,筆者將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制訂出《信息技術課堂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因為信息技術課不涉及運動與健康,因此該表格評價內容主要分為以下五個方面:道德品質方面細項為遵守課堂紀律、團結同學;公民素養(yǎng)方面細項為愛護計算機、上課態(tài)度積極、表現自信;學習能力方面細項為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上機操作規(guī)范;交流與合作能力方面細項為樂于參加小組合作、主動與同學交流;審美與表現細項為能夠發(fā)現作品的美、能進行信息技術課作品的制作。該表的評價主體有以學生自評為主、他評(教師和學生)為補充,評價等級為1至5星。
三、多元智力檔案袋評價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的使用
上述綜合素質評價表雖便于操作和得出終結性評價。但不能體現信息技術課課標中對學生發(fā)展性評價的要求。因此筆者使用基于多元智力理論的檔案袋對綜合素質進行評價,并以此作為得出終結性評價的佐證材料。
1983年,加德納首次提出“多元智力”理論,該理論認為人的智力是由言語、邏輯數理、視覺空間、身體運動、音樂節(jié)奏、人際關系、內省、自然觀察者等多種智力構成。[1]多元智力理論的理念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所倡導的多維度基礎性評價目標的理念很多相似之處,并為學生的多元性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提供了良好的理論基礎。多元智力檔案袋評價就是指使用檔案袋收集能反映學生不同維度智力水平的作品和對學生學習質量評價有用的各種材料。當學生使用綜合素質評價表對綜合素質中某個內容自評等級后,還要填寫一份對于相應評價等級的佐證檔案。如對學生自評道德品質等級后,填寫一份用描述自己在課中道德品質方面表現材料,再請老師或同學簽名佐證,然后把這樣的一份佐證檔案放入個人檔案袋里,當下次再進行評價時,再寫一份佐證檔案,這樣比較兩份材料內容,就可以看出學生在道德品質方面是否得到發(fā)展。
四、信息技術課運用多元智力檔案袋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踐
(一)對學生道德品質評價
2015年秋季開始,從三年級開始設信息技術課,這比以往提前了一年,教材內容卻和原來四年級基本一樣,這對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第一冊(上)第1課《認識計算機》,因為第一次進入計算機室,大家都很興奮,課堂紀律都會很難管理,因此綜合素質評價側重于學生的遵守課堂紀律方面,用上面提到的道德品質佐證檔案評價學生的課堂紀律,收到良好效果。
(二)對學生審美與表現能力評價
第一冊(上)第5課《我畫我家》,學生開始上機使用“畫圖”軟件作畫。這時學生既興奮又容易亂畫,因此這節(jié)課綜合素質評價側重于學生審美能力。這節(jié)課筆者設計了審美能力佐證檔案,內容有對圖畫審美的評價維度,如線條、顏色配搭和相似度等。讓學生從教師展示的圖畫中找出自己認為畫得最好的畫,并寫下原因。然后再依照樣板再創(chuàng)作自己的畫作,課后把學生的佐證檔案和打印的畫作放入檔案袋。
(三)對學生公民素養(yǎng)評價
第二冊(上)第4課《收發(fā)電子郵件》、第5課《QQ即時交流》和6課《防范網絡陷阱與計算機病毒》,這三課是學生使用網絡與外界交流和網絡安全的知識,讓同學們認識到要文明上網,保護自己,注意安全。這幾節(jié)課綜合素質評價側重于對學生公民素養(yǎng)的評價,為了讓學生建立自信,筆者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上臺發(fā)表對網絡安全和文明上網的看法,并拍下視頻存入學生的電子檔案。
(四)對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評價
信息技術課課標要求,在課堂上實施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因而每一節(jié)課上都離不開對學生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的評價。如第三冊(下)關于LOGO語言的編程,很適合高年級學生開始小組合作探究性學習。筆者把學生分成四人小組,組員均有一張評價表,評價表有組員的自評、互評、小組長評和教師點評,活動后每個組員自評表現后再邀請組長、其他組員和老師對自己評價,結束后放入個人檔案袋里。
五、結論
雖然小學信息技術課程開設課時不多,但經過近幾年使用多元智力檔案袋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踐,學生的檔案袋里收集了不同時期的作品(圖畫繪畫、電腦作文、FLASH動畫和編程繪畫等)和綜合素質評價佐證材料。通過查看學生的檔案發(fā)現,學生信息技術作品得到不斷提高外,學生的各方面素質也得到一定的發(fā)展。實踐證明,使用多元智力檔案袋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價,不但提高了教學效果,還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最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在信息技術課上也能充分發(fā)展自己的各項素質。
課題編號: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規(guī)劃2016年度研究教育科研重點項目(“多元智力檔案袋評價法在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的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2016ZQJK019)資助。
參考文獻:
[1]張桂春,高艷賀.多元智力理論與教育評價[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1(11),p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