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摘要】:小學階段的教學側重于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學生基本技能的形成,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礎。這也是小學英語教學的指導思想。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 主體參與 學習興趣
一、激發(fā)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創(chuàng)新意識的形成創(chuàng)造條件
1.直觀教學法。運用實物,如掛圖、卡片、簡筆畫等進行直觀教學,既形象,生動,又富有趣味,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是英語課堂教學常采用的方法。我根據教學需要將實物,卡片,簡筆畫穿插于交際活動之中,使教學活動豐富多彩。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被激發(fā),學生自覺調動眼、耳、口、腦等多種感官的協作運動,促進了學生的思維活動,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形成。
2.愉快教學法。在組織教學中,我力求做到“有張有弛”,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愉悅的心境,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學習潛能,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形成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利用2~3分鐘的時間與學生同唱一首英文歌曲或者朗誦一首英文小詩。這樣既溝通了師生的情感,使學生擁有一份愉快,輕松的心境,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為上課做好了心理準備。
二、重視主體參與,全面培養(yǎng)學生能力
1.創(chuàng)設情景,指導學生參與。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并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征,我采用“情景法”和“交際法”進行教學。課堂上我首先創(chuàng)設情景,通過新舊知識的自然遷移,引出新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不自覺地進入一種積極接受語言信息的狀態(tài),然后通過教師的啟發(fā)和引導使學生較為直觀和感性地獲得交際用語和語言知識。為了更直觀形象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增大課堂容量,我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采用對話的形式,力求讓他們多想多說,多動多練,使學生在參與中達到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以及能力的提高。下面是我教學his的全過程。
Teacher:(comenearaboystudent)Excuseme,What'syourname,please?
StudentA:MynameisSunZeming.
Teacher:(Facetotheclass)HisnameisSunZeming.IsheSunZeming?
StudentB:Yes,heis.
Teacher:(Facetotheclass)Excuseme?
Class:Yes:
Teacher:(PointstudentA)What'shisname,please?
Class:HisnameisSunZeming.
Teacher:Oh,yes,right.(Write“his”ontheblackboard)
引出his之后,我利用實物,老師示范,學生模仿練習his短語(eg:hispen/pencil/eraseretc)。使學生口頭訓練達到熟練程度,對單詞的用法有了直觀且感性地認識。然后,老師指導學生運用“his”進行交際活動,在交流中鞏固理解,強化運用。
A:Excuseme,isthisyourbook?(eraser/backpack)
B:No,itisn't.Ithinkit'shisbook.
A:Isthisyourbook?
C:Oh,yes.It'smybook.Thankyou!
A:Youarewelcome.
在老師指導下的情景交際中,學生通過主動觀察,積極思考和大膽實踐,不用老師講解枯燥的語法條目,自覺突破了物主代詞教學的兩個重難點:性別;用法(形容詞性)。
2.整體教學,全面培養(yǎng)。有些老師認為,小學學生英語學習剛入門,聽說,閱讀,理解水平有限。在教學較復雜具有一定內容的對話時,多采用翻譯法。我認為這種做法不利于學生思維,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是好心辦了壞事。我采用整體教學法,通過聽——回答問題——學生質疑——表演進行對話教學。體現了老師主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教學原則,同時開發(fā)了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聽,讓學生完整地聽兩遍或三遍對話的錄音,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
答,老師圍繞對話的內容,緊扣重難點及基本句型的運用,巧妙設計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指導學生經過獨立思考,理解對話內容。設計問題注意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問題,問題要具有典范性,趣味性,有助于啟發(fā)學生思考,調動全員參與。問題設計得好,就可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開發(fā)學生智力,培養(yǎng)思維能力,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會起到特別積極的作用。
質疑,在運用問題指導學生進行理解之后,我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在寬松,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往往會積極地提出自己理解中存在的問題,我組織學生在討論中解決問題,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學生質疑的過程是知識反饋的過程,學生通過進行自我反饋,培養(yǎng)和形成了較強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啟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為創(chuàng)新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表演,對話的朗讀和表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充分滿足學生強烈的表現欲,使對話教學達到一個完美的境界,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學生的參與意識得到升華,實踐運用能力得到提高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