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寧
摘要:物理是高中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影響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會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造成影響。在深度學習視域下,高中物理教學應當積極地探尋更為科學、更為有效的教學方式,不斷對教學進行優(yōu)化。文章從高中物理教學的現狀出發(fā),闡述了深度學習的內涵,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學深度教學視域下的意義,在此基礎上詳細探討了深度學習視域下,高中物理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希望能夠為今后相關內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深度學習視域;高中;物理教學;優(yōu)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6-0065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的重要階段,該階段的各學科教學都會對學生的綜合成長形成重要的影響。物理作為高中階段一門重要學科,提高該學科的教學質量,其實質是促進學生的快速發(fā)展。傳統(tǒng)高中物理教學模式已經很難再滿足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對學生的發(fā)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礙。在深度學習視域下,高中物理教師一定要認真地分析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采取相應的措施對教學進行優(yōu)化,不斷對教學工作進行改進,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增強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一、深度學習的基本內涵
何謂深度學習?所謂深度學習指的是在常規(guī)的理解基礎上,學生用知識與技能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能夠批判地學習新思想和事實,并將它們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能夠與眾多思想進行聯系,并能夠將已有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決策和解決問題的學習。深度學習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這種要求既體現在思維能力方面,又體現在解決問題能力方面,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將所學內容蘊藏的深度意義挖掘出來,從而形成對所學知識和內容的深度理解。
二、高中物理教學深度學習的意義
高中物理教學中,深度學習的意義體現在各個方面。在教學方面,深度學習視域下,高中物理教學可以向深層次發(fā)展,突破表層知識,深化教學內容,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師方面,深度學習理念的融入,對教師而言是一種挑戰(zhàn),教師如果在教學中駕馭得當,深度學習將能夠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拓寬教學思維;在學生方面,深度學習理念運用在教學中,能夠逐步引導學生認識所學的知識內容,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內容加以掌握,加深學生的印象,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深度學習視域下高中物理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1. 重構探究過程,延緩得出結論
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引入深入學習理論,要求教師對探究過程進行重構。所謂重構,簡言之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突破以往只惟教材的教學模式,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重新打造和“加工”,對課程資源進行整合和優(yōu)化,使之更好地適應具體的教學情境和學生的實際需求。比如,在講解有關“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的內容時,如果教師運用理論推導法,將很難讓學生真正理解和吸收,因為對于剛接觸高中物理的學生來說,還未經過系統(tǒng)的抽象思維訓練。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從深度學習的思路出發(fā),將相關的案例引入其中,層層分析,層層推進,重構探究的過程,讓學生能夠自主得出結論。比如,有這樣一道題:一個物體以10m/s的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2m/s2,求經過4s運動的位移是多少?對于這一題的引導,教師可以將運動分為時間相等(Δt)的若干段,在Δt內,將物體視為勻速直線運動,每段位移之和即為總位移。具體可以來看,可以將探究分為以每段的初速度作為勻速運動的速度和以每段的末速度作為勻速運動的速度兩個環(huán)節(jié)。其中,上述兩個環(huán)節(jié)又分別可以繼續(xù)細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將運動分成等時間的兩段,即Δt=2s內為勻速直線運動;將運動分成等時間的四段,即Δt=1s內為勻速直線運動;將運動分成等時間的八段,即Δt=0.5s內為勻速直線運動。
2. 創(chuàng)新實驗方式,增強實驗體驗
物理是理論和實踐聯系非常緊密的學科,要想學好物理這門學科,就要重視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積極以實驗的形式開展教學,通過配合實驗促進教學的有效開展。配合相關實驗開展教學,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能夠增強學生的物理學習體驗,實現深入學習的目的。必須承認的是,在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實驗并不少見,在深度學習的思路下,高中物理教師應當創(chuàng)新實驗的內容和形式,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實驗體驗。比如,在講解完有關“平拋運動”的相關知識內容后,學生了解到平拋運動可以分解為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的自由落體運動。建立在教材實驗案例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自己設計驗證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對比實驗,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體會理論的真實性。在這一實驗的基礎上,淺層學習要求學生對最終兩個小球在水平面上是否相撞進行觀察,結果發(fā)現并沒有相撞,并且從實驗的設計來看,相撞通過肉眼也很難發(fā)現。深層學習視域下,教師可以通過使用照相機每隔0.044s記錄兩小球的位置圖,然后讓學生自己深入分析,結果得到,平拋運動在水平面上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這一理論,驗證了其真實性。這樣的教學過程,通過對實驗的創(chuàng)新設計,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深入體會,提升了學習的深度。
四、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物理教學不能停留于表面,應當提升教學的深度,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接觸更深層次的內容,使得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幫助學生真正掌握所學的知識內容,加深學生的印象,促進學生的理解,提高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孫建忠.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優(yōu)化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策略研究[J].物理教學,2017(12).
[2] 趙惠松.深度學習視域下高中物理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J].中學物理,2018(3).
(作者單位:浙江省泰順中學 32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