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迎春
[摘 要]英語寫作能有效地促進語言知識的內(nèi)化。為了提高英語寫作教學的實效,教師應根據(jù)寫作教學的計劃和目標,結(jié)合教材的具體內(nèi)容,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踐,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優(yōu)化設計學生的寫作練習,同時注重評價反饋。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8)19-0035-02
英語寫作能力是初中英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重要語言技能之一,英語寫作能有效地促進語言知識的內(nèi)化?!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解讀》中對初中階段的語言培養(yǎng)目標進行了明確:1.能夠根據(jù)寫作的要求,自己收集資料;2.能依賴于自身的能力完善短文寫作;3.能利用簡單的連接詞表示順序和邏輯關(guān)系;4.能夠?qū)懽鞯膬?nèi)容描述清楚;5.能根據(jù)表格中給予的內(nèi)容進行簡單說明。同時在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要多參與語言活動,培養(yǎng)語言應用能力,為使用英語與他人交流提供前提條件。
然而,在初中階段,英語寫作一直是阻礙學生英語成績提升的主要因素。且在中考英語試卷中,寫作分值占比較大(筆試部分滿分100分,寫作20分),而每年的寫作均分只能在及格線左右。我們不難看出,作文上能否獲得高分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考英語試卷是否能得高分。通過寫作,我們也可以了解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英語這門語言技能并能加以靈活運用。
為了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必須有效指導學生進行經(jīng)常性的寫作練習。
一、目前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對初中生英語寫作現(xiàn)狀和存在問題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十分突出的一個問題:學生往往在寫作前沒有得到充分的語言輸入,寫作時得不到指導,寫作后沒有反思。
首要問題是學生英語語言基礎不扎實,詞匯貧乏且運用能力差。想要寫好作文,首先必須要有充足的詞匯積累,但初中生掌握的詞匯量相對較少,因此所寫的英語作文內(nèi)容都較為簡單。單詞拼寫錯誤或表達不準確,或某個單詞反復使用,或“自創(chuàng)”某些單詞等,都讓一篇作文黯然失色。
其次是句式單一枯燥,結(jié)構(gòu)松散,語句不連貫。很多學生在作文中使用同一句式,比如主—謂—賓的單一順序,缺少變化,讀起來乏味枯燥。作文前后文邏輯性差,信息感不強,上下文之間沒有恰當?shù)倪^渡連接詞,文章整體內(nèi)容缺乏一致性、連貫性。有些學生將句子胡亂堆砌,或者分不清中英文句式的區(qū)別。
再次,學生缺少正規(guī)系統(tǒng)的寫作訓練,對于寫作往往抱有一種不情愿或者逃避的情緒,在平時的學習和訓練中缺乏愉快和成功的體驗。
目前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寫”往往被排在“聽、說、讀”三項技能之后。教師往往采用灌輸式教學法,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要求進行寫作,對學生上交作文的反饋不能到位,或者把寫作教學看作是應對考試的應急手段。這樣的方法與其說是寫作訓練,不如說是簡單的英語句子翻譯,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及寫作能力培養(yǎng)毫無益處。
為了切實提高英語寫作教學的實效,教師應根據(jù)寫作教學的計劃和目標,結(jié)合教材的具體內(nèi)容,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踐,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優(yōu)化設計學生的寫作練習。
二、優(yōu)化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
1.借用教學內(nèi)容
初中英語教材中的閱讀課文題材豐富,涵蓋了英語課程標準中的話題項目。圍繞話題編排的各單元文章兼顧了詞匯和語法項目的學習和運用,語言從易到難依次推進。在關(guān)注教材內(nèi)容的基礎上,開展對應性的寫作練習,不僅能幫助學生熟悉了解話題,提高認知能力,還能幫助學生鞏固并運用新學的詞法和句法知識,同時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牛津譯林2011課標版七年級下冊第八單元閱讀課文“Poems about pets”是兩首關(guān)于寵物的小詩歌。文章內(nèi)容活潑有趣,一改往常記敘文格式,話題內(nèi)容也是學生喜愛的日常生活。因此,課后筆者布置了以下任務:研讀課文,模仿其中一篇詩歌進行仿寫,盡可能多地運用文中新學的詞匯和句型,可適當擴充。
又如,九年級上冊第八單元Task板塊A detective story,本課文章已給出故事的前半部分,學生需要借助圖片信息進行拓展,進行一定的續(xù)寫。學生對這次寫作充滿了興趣,各自發(fā)揮想象力,并且樂于與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
2.聚焦文體特征
從寫作文體來看,文章可分為四類:描寫文(description)、記敘文(narration)、說明文(exposition)和議論文(argumentation)。教師對不同體裁的寫作指導應該給予不同的關(guān)注,而不能出于應試目的只局限于一兩種文體的訓練。
牛津譯林教材的寫作內(nèi)容較為豐富,涉及的話題也非常多,比如學校生活、娛樂活動等。學生在此學習基礎之上可開展不同文體的寫作訓練:書信、海報、演講稿、游記、議論文、說明文等。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各類體裁文章的結(jié)構(gòu)及其寫作方法。
比如2017年蘇州高新區(qū)升學考試模擬試卷書面表達:假定你是Sally,上學期在Sunshine School做過交換生,一位名叫Michael的同學想要向你請教有關(guān)閱讀的事。請認真閱讀下面的郵件,并根據(jù)郵件要求進行回復,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學生根據(jù)作文要求,回答Michael的四個問題,使用第一人稱對自己的閱讀情況進行介紹。
又如2014年蘇州中考試卷書面表達:假設你所在的學校近期以“學生做作業(yè)時是否應該在網(wǎng)上找答案?”為題進行了廣泛調(diào)查。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對此表示贊同,但也有學生表示反對,認為應該自己獨立完成。請你根據(jù)自己的看法和調(diào)查結(jié)果以“Think before you search online”為題寫作。此類正反觀點題型的寫作,要求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來論證某一觀點,對這類題型,審題時需要注意一般現(xiàn)在時時態(tài),第一或第三人稱。
教師幫助學生聚焦作文文體特征,學生在逐步熟悉并且適應不同文體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增強寫作的興趣,提高寫作的水平。
3.切合生活實際
若讓我們的初中學生以“金融危機(financial meltdown)”為題寫一篇作文,斷然是不可取的。這樣的話題遠離學生生活實際,為初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生活經(jīng)歷所不能駕馭,會使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嚴重受挫。
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多鼓勵學生利用英語進行交流,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只說英語,讓學生能夠感受英語交流的氛圍。學生只有對英語感興趣,才會積極參與到英語學習活動中,才能夠不斷地積累詞匯,從而完成寫作。若引導學生就“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hopping online”話題進行闡述,激活了學生的生活體驗,這樣的寫作活動就具有吸引力。實踐表明:寫作內(nèi)容越貼近學生生活,他們的寫作興趣越濃厚,習作質(zhì)量也越高。
當前,公共自行車的話題較為流行,在中考前夕筆者設計了如下寫作練習:我國不少城市正在推廣公共自行車,提倡人們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然而這些自行車的使用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請你就此進行觀點表述,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有位學生寫得非常精彩,使用了中考復習階段常見詞組和句式,關(guān)注了結(jié)構(gòu)框架,全文如下:
Many people think highly of the public bicycles. They believe that the public bicycles are necessary as these bicycles help them save time. Also, the public bicycles encourage people to ride bikes more instead of driving cars, so they can also help reduce air pollution.
However, some people dont think so. They think its difficult for them to borrow the public bicycles. Moreover, these bicycles can be stolen easily and many people dont take good care of them, so the bicycles are broken or untidy.
In my opinion, the public bicycles help us have a green life. Besides, they remind us to take action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Whats more, 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laws to protect bicycles and all of us should try our best to obey these laws seriously.(原文未作改動)
4. 重視評價反饋
中學英語教師一般沒有接受過全面的培訓,對于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使用能力并不了解,而是擅長于講授知識點和語法點,忽視對寫作教學的深層次研究,因而導致“寫”被排在“聽、說、讀”之后,寫作評價操作模式較為單一:學生寫,教師批,給范文。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判時,很容易從成人的角度進行評判,也就是要求學生能夠達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忽視了學生的現(xiàn)實水平。在日常寫作評判中,大多都是批評,覺得學生寫得不好,無法針對一些小的進步進行及時的鼓勵。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無視學生的知識現(xiàn)狀和能力現(xiàn)狀,評價標準一味求高、求全,忽視評價行為的后續(xù)效應,那么就可能導致學生在反復失敗后,對作文訓練失去信心。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走近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實際能力、生活志趣、心理特點,并且考慮到個體的豐富多樣性,不斷地去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中的“亮點”,并積極地加以肯定和引導,關(guān)注學生的自我感受,讓學生自己思考,自我認知,不斷優(yōu)化自身的知識建構(gòu),提升寫作能力和興趣。
在作文評價中還可以發(fā)揮學生同輩互動、師生互動的作用,增加學生互改、互評作文的機會,在對同一篇作文的評價上采取“求同存異”的原則,這樣在教學中就創(chuàng)造了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學習機會,讓學生有效地學習優(yōu)秀文章,模仿和借鑒其內(nèi)容、結(jié)構(gòu)和語言等方面的優(yōu)點,內(nèi)化成自己的寫作能力。教師要重視評價的后續(xù)效應,有效地運用評價手段,這無疑將對作文教學擺脫目前低效率徘徊的局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寫作能力的提高過程不是孤立的,是在聽、說、讀的過程中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語言素材的基礎上實現(xiàn)的,英語寫作與語文寫作一樣,都是學生表達情感的過程。為了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日常教學中要多給學生提供寫作的機會,比如定期安排英語寫作課。在學生寫作完成以后,教師要進行評判,多發(fā)現(xiàn)作文中的閃光點和學生的進步,積極地進行鼓勵,以此來提升學生的信心,這樣學生才會逐漸地愛上寫作。
[ 參 考 文 獻 ]
[1] 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吳燕.如何優(yōu)化寫作練習的設計[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6(5).
[3] 胡英雁.在讀寫故事活動中培養(yǎng)初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行動研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3(3).
[4] 劉林峰, 謝平,王俊.基于學生體驗的英語過程寫作課案例研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4(2).
(責任編輯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