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 要】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能夠幫助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氣氛,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突破學習的重難點。因此,教師需要有效地把握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真正將這種教學技術融入到語文課堂中,為學生們打造一個更具魅力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
信息化 教學 實效性 小學 語文
隨著教學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新的教學技術應運而生。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輔助工具,讓小學語文兒課堂變得更為豐富多彩。但是很多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展教學時,并沒有真正地將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從而導致信息技術教學流于形式,教學課堂也變得低效?;诖耍覍θ绾螌⑿畔⒓夹g有效地融入到小學語文課堂中進行了探究,在此展開論述,望給廣大教師帶來借鑒意義。
一、優(yōu)化課堂氣氛,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提倡人文性的教學,而要建立學生學習語文的樂園。首要一點就是要優(yōu)化課堂的氣氛,只有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才能拉近。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其多樣化的教學元素可以讓語文課堂變得更有趣味性,更加生動活潑。因此,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體來改善師生關系,為學生們營造一種更為平等、活躍的課堂氛圍,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一直處于一種主導的地位。而新課標提倡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教師要善于“去中心化”,將學生擺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與學生們進行溝通交流,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從而把枯燥乏味的語言知識轉變?yōu)楦鼮槎鄻踊男问?。在這個多媒體的輔助下,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互動,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比如,在講解《航天飛機》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們展示一些飛機的圖片以及相關的視頻,幫助學生們初步了解航天飛機的一些特點。在展示圖片、視頻的過程中,學生們也可以主動參與,對自己在圖片中所見的飛機形象進行一個簡單的描述,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鼓勵。這樣一來,課堂氣氛就會變得更為活躍,學生們參與的積極性也會更高。由此可見,多媒體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工具,有效地將其融入到語文課堂中,可以真正實現(xiàn)師生身份的轉變,讓學生們從課堂的“接受者”變成“主動參與者”。同時,學生們在參與的過程中,能夠打消學習的畏懼心理,從而建立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為進一步的學習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突破時空的限制,引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依靠“一支筆、一張嘴”就組織了整個教學活動,但是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并不利于學生建立學習語文的興趣。研究表明,如果當學生們無法以一種高昂的情緒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時,他們的學習效率會大打折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積極地探索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以一種更為高昂的情緒探究知識,從而讓他們在參與的過程中突破重難點,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地突破時空的限制,為教學課堂提供更多的教學元素。因此,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充分地理解多媒體的優(yōu)勢,根據(jù)學生們好玩好動的心理特點,有效地設計教學方法,挖掘教材中的一些趣味化的元素,并將其融入到語文課堂中。這樣一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會得到大大的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也會水漲船高。比如在講解《廬山云霧》這篇課文時,由于大多數(shù)學生并沒有親自去過廬山。因此,在閱讀課文時,對廬山秀麗的景色的體會也將會大大降低。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到語文課堂中,將提前收集的一些素材展示出來,帶領學生們結合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參考圖片來感受廬山秀麗的景色,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們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又比如在講解《美麗的南沙群島》這篇課文時,教師也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們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熱愛南沙,熱愛祖國遼闊海疆的思想感情。
由此可見,多媒體技術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更多的元素融入到課堂中,優(yōu)化課堂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技術,以這種技術為輔助工具來促使學生們建立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突破重難點知識
一堂高效的課不僅僅是流于形式,評判課堂高效與否,是要看教師能否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突破了重難點知識。經(jīng)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發(fā)現(xiàn),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教師突破重難點,幫助學生們降低理解的障礙,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比如在講解《鳥的天堂》這篇課文時,文中涉及到很多動詞,比如“顫動、抖動”等。學生們僅通過字面理解,無法真正地感受到那種情景,進而也就難以有效地理解課文內容。這時,教師就可以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到語文課堂中,為學生們營造出更為生動形象的畫面,讓他們感受到“晨曦中油量的新葉在風中輕輕顫動”的那種景象。這樣一來,抽象的語言變得更為形象,學生們的理解難度也會大大降低,也為他們理解整篇課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由此可見,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幫助教師突破難點和重點。當然,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技術時,需要有效地明確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發(fā)揮其作用,讓多媒體教學這種教學方式體現(xiàn)出它的價值。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能夠幫助學生們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氣氛,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突破學習的重難點。因此,教師需要有效地把握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真正將這種教學技術融入到語文課堂中,為學生們打造一個更具魅力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從而讓學生們享受語文學習的樂趣,讓他們在語文課堂中實現(xiàn)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崔文秀.教育信息化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教學新模式探索【J】.新課程(中),2016(03 )
【2】李艷梅.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06)
【3】徐偉飛.才培養(yǎng)視野下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模式分析【J】.成才之路,2014(12)
【4】李文潔.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研究【J】.快樂閱讀,2013(22)
【5】陳瑩.尋求本真 追求實效——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我見【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