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隆桂 蔡煥蘭
doi:10.3969/j.iss n.1007-614x.2018.3.100
摘要:目的:分析TST術后大出血的原因及護理對策。方法:收治接受TST手術治療的患者52例,隨機平分兩組。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參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分析患者TST術后大出血發(fā)生的原因。比較不同護理干預方式下患者的止血時間、護理滿意度。結果:患者出血的原因主要包含手術因素、器械因素、患者自身凝血功能障礙因素以及基礎疾病因素等。觀察組止血時間(6.62±2.33)h,參照組(10.65±3.03)h,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參照組臨床護理滿意率76.92%,觀察組96.1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TST術后大出血的原因多為手術因素、器械因素以及患者個人因素等,為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縮短患者的止血時間,提升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率,降低患者各類不良問題發(fā)生率。
關鍵詞:TST術后大出血;原因;護理對策
TST屬于肛腸類疾病的常見治療方式,應用開放式的微創(chuàng)痔吻合器,將痔上黏膜和黏膜下層組織予以切除,使脫垂肛墊回位,達到臨床治療的目的。但是手術治療后患者具有一定的出血發(fā)生率,需要加以重點研究,避免影響手術治療的效果。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接受TST手術治療的患者52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參照組,比較不同護理干預方式對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現總結內容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接受TST手術治療的患者5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參照組,每組26例。觀察組中,男16例,女10例;患者年齡20~ 71歲,平均(47.86±5.41)歲;病程時間1~18年,病程時間均值(7.87±3.11)年;混合痔15例,內痔11例。參照組中,男15例,女11例;患者年齡21~ 71歲,平均(47.16±5.76)歲;病程時間1N 19年,均值(7.49±3.72)年;混合痔16例,內痔10例。組間各項數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分組研究價值。
方法:分析患者TST術后大出血發(fā)生的原因,并且予以記錄。參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患者出血量,記錄患者生命體征與血壓狀態(tài)等。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方式如下。①止血護理:a.局部壓迫:采用局部壓迫的方式控制手術因素、器械因素所引發(fā)的術后出血癥狀。b.藥物止血:遵醫(yī)囑為患者實施藥物止血,比如止血敏、氨甲環(huán)酸二聯止血法等靜脈注射[1]。也可以應用水煎服清熱涼血止血的中藥,為患者止血。c.縫針止血:針對患者基礎疾病因素、凝血功能障礙所引發(fā)的出血,可以應用縫針止血的方式[2]。②飲食護理:術后1—2d基于患者臨床癥狀食用半流質食物,少食多餐,多食用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注意飲水。③健康教育:為患者及其家屬介紹TST術后大出血發(fā)生的原因以及積極配合治療的重要價值,獲得患者的配合[3]。指導患者注意術后休息,1個月內不能參與體力勞動等。
評價標準:比較不同護理干預方式下患者的止血時間、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為指導患者自主評價,總滿意率=滿意率+比較滿意率。
統(tǒng)計學方法: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作為數據分析軟件,以%和n表達計數資料,應用X2檢驗;應用(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患者TST術后大出血的原因分析:患者出血的原因主要包含手術因素、器械因素、患者自身凝血功能障礙因素以及基礎疾病因素等,見表1。
兩組止血時間對比:觀察組止血時間均值(6.62±2.33)h,參照組止血時間均值(10.65±3.03)h,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72,P<0.05)。
兩組臨床護理滿意率對比:參照組臨床護理滿意率76.92%,觀察組的臨床護理滿意率96.15%,數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TST術是近年來由肛墊下移學說建立起來的治療痔病的一種新術式,具有微創(chuàng)、無痛、恢復快等特點[4]。但TST術后出血卻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常見的出血原因主要包含原發(fā)性出血,比如手術因素、器械因素所引發(fā)的出血;繼發(fā)性出血,比如患者早期感染、凝血功能障礙等原因所造成的術后出血等。
綜合護理干預方式從術前預防、術中管理以及術后干預等方式全面開展護理活動。術前預防中,需要細致了解患者的手術禁忌證、疾病史等[5]。手術中需要全面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提升護理技術水平。手術后需要為患者進行科學的介紹與指導[6]。
結合本次臨床護理研究的結果來看,患者出血的原因主要包含手術因素、器械因素、患者自身凝血功能障礙因素以及基礎疾病因素等。在明確TST手術后患者出血原因基礎上,需要為患者實施綜合性的護理干預,預防患者出血癥狀的進一步發(fā)展。在不同的護理干預方式下,觀察組的止血時間均值(6.62±2.33)h,參照組止血時間均值(10.65±3.03)h;且參照組臨床護理滿意率76.92%,觀察組臨床護理滿意率96.15%;數據比較證實了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能夠在縮短患者止血時間的同時,獲得更多患者的認可,臨床護理干預價值較高。
綜合上述內容,TST術后大出血的原因多表現在手術因素、器械因素以及患者個人因素等方面,為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縮短患者的止血時間,提升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率,降低患者各類不良問題發(fā)生率,有助于和諧護患關系的構建,建議在TST手術治療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呂艷冰,楊日高,李林,等.開環(huán)式微創(chuàng)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圍術期的治療和護理模式探討[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12(6):120-122。
[2]石健,李曉博,盧燦省,等.選擇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術與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治療痔病的臨床療效對比觀察[J]安徽醫(yī)藥,2015(8):1528-1529
[3]張敏,唐孝良.開環(huán)式微創(chuàng)痔上黏膜切除吻合術對痔瘡的治療效果及圍手術期護理方法[J].河北醫(yī)藥,2014(19):3015-3016.
[4]施志國,鐘道明.選擇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術(TST)與外剝內扎術治療混合痔的臨床療效對比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4,19(27):95-96.
[5]王宏,殷志韜,王志剛,等.選擇性痔上黏膜切除術(TST)聯合中藥熏洗治療重度脫垂痔的護理觀察與分析[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3):201-203.
[6]甘昌芝,郝亮亮,陳敏,等.痔上黏膜套扎吻合術聯合外剝內扎術術后并發(fā)癥防治護理體會[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1(12):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