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
摘 要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指出“要通過啟發(fā)學生勇于提問和指導學生開展研究、討論、辯論等方式,給予學生充分表達自己學習見解的機會,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彼枷胝握n教學的重要任務旨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本文從案例教學法的內(nèi)涵入手,闡述了案例教學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應用的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案例教學法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實施的現(xiàn)實意義,并論述了如何利用案例教學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目的在于更好地踐行新課程標準所提要求,促進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深入發(fā)展。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 思想政治課教學 創(chuàng)新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9.052
Abstract The "Standard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Full-time Regular Senior High Schools" points out that "by inspiring students to ask questions and guide students to conduct research, discussion, debate, etc., students are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fully express their own learning insights and mobilize their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The important task of teaching is to develop students' self-learning, independent inquiry,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n this basis, it further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teaching, and discusses how to use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to guide students to self-learning and independent inquiry, the purpose is to better practic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promote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teaching.
Keywords case teaching metho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innovative application
1 案例教學法的理論概述
1.1 案例教學法的概念界定
《辭?!穼Π咐慕忉尀椤耙延械目勺鞯湫褪吕陌讣保粗笇嵺`過程中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真實事例,反映的是一個問題現(xiàn)象產(chǎn)生、發(fā)展和演變的過程。查閱了相關資料,筆者認為案例教學法的內(nèi)涵可以界定為:所謂案例教學法是指教師依據(jù)教學目的和教學內(nèi)容,經(jīng)過精心選材、策劃,將學生帶入所選典型案例的具體情境之中,靈活扮演案例角色,感同身受,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旨在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1.2 案例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的差異
案例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存在很大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首先,在授課方式和理念上,傳統(tǒng)教學方法是一種“填鴨式”的灌輸教學理念,即教師講、學生聽。而案例教學法強調(diào)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教師提供案例,學生進行分析探討,獲得見解,師生共同討論解決問題。其次,在教材和媒體的選擇上,傳統(tǒng)教學方法是采用統(tǒng)編教科書、板書講解,老套陳舊且信息量不足,很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案例教學法使用的是教師精心選取的典型案例、多媒體音頻課件等。再次,在教師的角色定位上,傳統(tǒng)教學法中對教師的定位是“唱獨角戲的學者”,教師只是單單傳遞學生書本知識。而在案例教學中,對教師的定位是指導課堂案例教學全過程的發(fā)起者和組織者。
1.3 案例教學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創(chuàng)新應用的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亞杰、維果斯基等。其核心內(nèi)容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diào)學生的“學”,而不是教師的“教”,注重的是學生對知識的主動發(fā)現(xiàn)、主動探究和主動建構。建構主義教育理論認為,案例教學法應用在教學活動中應該是在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下,運用典型案例,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提出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問題,小組合作對話辯論,師生之間加強溝通交流,以此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
人本主義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馬斯洛和羅杰斯。該理論的核心思想是“以人為本”,強調(diào)發(fā)掘?qū)W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我,促進其成就感和滿足感的達成。人本主義教育理論認為,案例教學法既可以使枯燥的理論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又可以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指導學生建立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有利于學生掌握思想政治課中的抽象性知識,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靈活運用其政治、經(jīng)濟和哲學理論,分析社會現(xiàn)象,增強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2 案例教學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創(chuàng)新應用的現(xiàn)實意義
2.1 促進學生主體學習能力的提高
一方面,案例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在思想政治課堂中應用案例教學法,學生既獲得了理論知識,也提高了合作學習的能力,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造力和實踐力。例如,講授“校園文化禮儀”時,課前布置學習任務,要求小組內(nèi)同學互相協(xié)作,調(diào)查在校學生禮儀現(xiàn)狀,整合成多媒體素材,在課上向師生展示校園中出現(xiàn)的違反學校禮儀規(guī)范的行為,引發(fā)學生思考。另一方面,案例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案例教學是一種“體驗式學習”,拉近了課堂教學和生活實際的距離,學生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學會質(zhì)疑,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給他們提供了表達自己觀點的空間和機會。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理論知識的學習是一時的,而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提高是長久有益的。
2.2 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一方面,案例教學法有利于優(yōu)化教師的知識結構。思想政治課教師的專業(yè)理論知識一定要扎實且寬廣,此外,也要關注時事政治。將案例教學法應用的恰到好處,就要求教師嘗試用跨領域的知識對其進行講授,拓寬自身知識面,優(yōu)化知識和結構,提高教師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實現(xiàn)自身的長效發(fā)展。另一方面,案例教學法有利于教師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開放自由的課堂氛圍,與同學平等對話,交流觀點,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面臨高考,師生壓力巨大,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nèi),既提高學生學業(yè)成績,又能實現(xiàn)育人的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具備極強的創(chuàng)造力和洞察力,借助典型教學案例的應用,不斷嘗試新鮮的、符合情境現(xiàn)狀的教學方法。
2.3 促進教育教學理念的變革和教學方法、手段的更新
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我國思想政治課的課堂呈現(xiàn)了一種“填鴨式”的狀態(tài),教學方式極其單一,教師課上勾畫重點,學生課下死記硬背,最后以卷面成績評價一個學生的優(yōu)劣,導致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機械學習的惡性循環(huán)圈中無法自拔。新課程實施背景下,要求教師改變教學方式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能夠更新教學方法、變革教學理念,促使思想政治課的面貌煥然一新。在教學模式上實現(xiàn)了“講授型”向“交流型”的轉變;在教材的使用上實現(xiàn)了“講授教材”向“用教材講授”的轉變;教師的角色也由“權威者”轉變?yōu)椤耙龑д摺?;在教學方法上,實現(xiàn)了由“單一模式”向“多元化模式”的轉變??傊?,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最根本的是“以學生為本”,實現(xiàn)了“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轉變,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3案例教學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創(chuàng)新性的應用
3.1 案例的應用要具有正確的導向性
思想在政治課的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將其培養(yǎng)成為一個具備高思想素質(zhì)、好心理品質(zhì)和硬文化素質(zhì)的合格公民。案例素材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既有正面案例,也有反面案例。在課堂教學中,要把握好導向性原則,不能單純因活躍氣氛、博學生眼球、滿足學生的獵奇心理而引入體現(xiàn)社會陰暗的案例,否則會對學生的思想意識產(chǎn)生負面影響,且違背了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初衷。因此,案例教學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要強調(diào)符合導向性原則,引導學生看清美丑、知曉善惡,樹立正確的三觀,提高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
3.2 案例的應用要具有真實的情境體驗
一般說,不同的人在面對不同的情境時,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實際上,案例教學就是借助具體的事例或社會現(xiàn)象來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講解,確切來說,帶有一定程度的情境化教學的色彩,即指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案例的選取要強調(diào)能夠營造感同身受的情景來還原事例本身,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激發(fā)學生情感,促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體驗中,產(chǎn)生心理共鳴,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完成教學任務。如在“刑法”的教學中,可以選取西安音樂學院鋼琴系大三學生藥家鑫殺人案作為案例素材,不僅有利于講解刑法知識,而且也強調(diào)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課堂教學成效顯著。
3.3 案例的應用要具有鮮明的代表性、時代性和針對性
教學案例的選編有具體的要求,第一,要選擇學生熟悉、普遍關注的具有高度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平時多用心利用網(wǎng)絡、報刊等多媒體資源搜集典型案例素材,才能在日后的課堂上得心應手引入案例教學,以此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水平。第二,案例的選材要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思想政治課教師在講授教材知識點的基礎上,要關注人類社會生存發(fā)展中面臨的熱點問題,緊緊跟隨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步伐,始終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引導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去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遇到的困難,切身感受社會變化,增強時代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zhì)。第三,案例的應用要有鮮明的針對性。思想政治課教師要針對教學內(nèi)容和目標的需要、學生角色的定位、年齡差距和專業(yè)差異來組織案例,如講授公民道德時,可以讓學生列舉身邊存在的種種不遵守社會公德、不講文明的例子,貼近生活實際、貼近思想實際,以此產(chǎn)生共鳴,激勵學生踴躍發(fā)言,增強教學實效性。
4 結語
目前,案例教學法在我國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作用顯著,它凸顯了教學的實踐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際能力,也推動了理論課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但是,我們也要認清現(xiàn)實狀況,思想政治課堂的優(yōu)化,需要依靠多種教法的綜合靈活運用,而不是單一的取而代之。在新課改背景下,新的教育理念對學生的培養(yǎng)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和交流協(xié)作能力,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作為一名新課改背景下的學生,時刻能體會到提高思想政治課堂教育教學實效性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僅以此篇文章呼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專家對這個課題予以關注,筆者堅信案例教學法的創(chuàng)新應用會對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長效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唐婳.淺談案例教學法在政治課中的應用[J].大學時代(B版),2006.6.
[2] 趙立艷.案例教學法的理論、實踐與啟示[J].東北師范大學,2003.
[3] 李貴福.政治課案例教學法淺議[J].師范教育,2002.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