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明末清初,《平山冷艷》作為才子佳人小說的開山之作,講述了山黛、冷絳雪、平如衡、燕白頷,四位才子佳人,“以詩為媒”最終喜結(jié)良緣的故事,對后世影響深遠,其女性形象至今仍具有借鑒意義,她們不僅有著天賦異稟的才略,但同時又具有深刻的封建烙印。
關(guān)鍵詞:《平山冷燕》;女性;形象
作者簡介:楊月容,女,漢,陜西省延安市人,延安大學(xué)古代文學(xué)2016級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方向。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4-0-01
山黛“眉如初月,臉?biāo)坪ā钡逆虫眯蜗竺麆泳┏牵浣{雪這位“淡妝素服,裊裊婷婷”的瑤池碧人同樣驚艷了一池的波紋。小說中賜予她們驚艷的美貌,更賦予二位佳人無與倫比的才華。魯迅先生談及《平山冷燕》主旨時,用八個字總結(jié)“顯揚女子,頌其異能”。
一、天賦異稟的才略
《平山冷燕》對山黛才華的展現(xiàn),可謂驚為天人,文章第一回《太平世才星降瑞 圣明朝白燕呈祥》,先是欽天監(jiān)稟報天降祥瑞,“主文昌六星、翰苑鴻儒”,用神秘的預(yù)兆顯示天降奇才。再是十歲少女山黛的《白燕詩》橫空出世,羞煞了滿朝文人儒士。最后將山黛的才學(xué)推高到無以復(fù)加的位置,第四回《六儒紳氣消彩筆 十齡女才壓群英》,十歲的山黛詩詞書文樣樣通達,擠壓當(dāng)朝的六名矯矯之人,使得“丈夫氣短,兒女留香”,至此,山黛“弘文才女”的美譽在屢次的比試中實至名歸。
冷絳雪的才學(xué)與山黛不分伯仲,其不畏強權(quán)、絕地生花的過人謀略令人印象深刻。第七回,因被宋信陷害,冷絳雪被迫入山府為婢,臨行前面對竇知府說道:“妾若稍蒙青目,則大人之福禍,又妾為政矣。妾當(dāng)實告,為恩為怨,大人亦當(dāng)熟思”竇國一聽后,大驚四色,悔意立生。這樣的謀略,一方面,迫使竇國一等人不敢怠慢冷絳雪本人,另一方面也解除了父兄的后顧之憂。第八回,村女冷絳雪見到當(dāng)朝宰相山顯仁,不拜不坐、據(jù)理力爭、發(fā)宏篇偉論,“蓋聞天、地、人謂之三才,故一言才而天、地、人在其中矣……”最終,山顯仁以賓客之禮相待,山黛以姐妹之情相處,此后冷絳雪更是運腕如風(fēng)、灑墨如雨地代山黛應(yīng)圣上之題,受到皇帝的賞賜,封為“女中書”之號,其父也冠帶榮身。
二、以才識人的愛情
《平山冷燕》中,才情是兩位佳人衡量愛人的標(biāo)準(zhǔn),甚至是唯一標(biāo)準(zhǔn),正如冷絳雪所言“不論年紀(jì)大小,不論人之美丑,不論門戶高低,只要其才學(xué)與小女相對的來,便可結(jié)親”,冷絳雪追求的是情誼相投、才情相當(dāng)、舉案齊眉的愛人。在閔子祠看到平如衡墻壁上的對詩,“倘容秣馬明吾好,愿得人間衣盡緇”,冷絳雪心下頓生漣漪“嘗謂天下無才,誰知轉(zhuǎn)眼間便遇了知己”,這首詩也成了二人日后重逢的“信物”。
山黛對未來的夫婿有著同樣的期待,第十四回,燕白頷誤入相府,一眼便看到了閣樓上的山黛,才子佳人的那一對望,自然是“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在山家家仆的干擾下,燕白頷只得在園外旁的粉壁上題詩一首“天際忽垂傾國影,梅花春色總堪憐?!鄙谨炜戳T詩篇,甚是欣喜,“好詩,好詩!我只道此生貌有可觀,不期才更過之,我閱人多矣,從未見才貌皆全如此生者”立即賦詩一首,熱烈地回應(yīng)著燕白頷的愛慕。
對那些無才的求愛之人,待遇就可想而知了,第十八回,偽學(xué)之才張寅盜取平如衡、燕白頷的詩作欲討好山黛,不曾想被冷絳雪及時發(fā)現(xiàn),先是山黛對詩一首,“一池野草不成蓮,滿樹楊花豈是綿?失去燕平舊時句,忽然張子有《新編》”,諷刺張寅盜詩之行,再是冷絳雪替張寅回詩“高才自負落花蓮,莫認(rèn)包兒掉了綿??v是燕平舊時句,云間張子實重編”,“承認(rèn)”了盜詩行為,兩人里應(yīng)外合地將張寅耍得團團轉(zhuǎn)。最后,張寅不自量力地闖入閣樓時,山黛大怒,拿起御賜金如意,抬頭就打。
三、深刻的封建烙印
《平山冷燕》最終以才子奪魁,佳人重逢的“大團圓”模式為故事畫上句號,而“大團圓”模式本身既是作者“情由我生,境由他轉(zhuǎn)”的幻想,又是千萬讀者深處仄逼世界的寄托,更是封建文化在小說中的體現(xiàn),山黛、冷絳雪的身上也打上了深刻的封建烙印。
山黛與冷絳雪嚴(yán)格地遵循著封建社會的三綱五?!皨D以夫為綱”,后來“燕白頷同山黛榮歸松江,生子繼述香火。平如衡亦同冷絳雪回至洛陽,重整門閭”,身懷絕世才華的兩位奇女子回歸家庭,甘愿相夫教子,重整門楣。山黛曾不甘深埋閨閣的壯志,最終在遇到燕白頷之后戛然而止。“孩兒此去,多則十年,少則五年,定當(dāng)衣錦還鄉(xiāng)如男子”,冷絳雪前往山府前的豪邁英辭,在閔子祠遇到平如衡之后也消散如云煙,不過是閑來心兒獨自愁,最終隕落為平如衡的妻子。
山黛、冷絳雪也嚴(yán)苛地奉行著封建禮法,皇帝賜婚山黛嫁給天下第一才子——燕白頷,山黛也只能放下中意的閣樓男子,順從天命,“今日何等風(fēng)騷,就是心有所負,也只能丟開罷了”。在封建皇權(quán)面前,佳人也只能逆來順受,與那些頗具反抗精神的女性相比,山黛對愛情的追求就顯得有些蒼白無力和虛榮順從。即使在洞房花燭夜,山黛、燕白頷二人確認(rèn)彼此就是心心念念的愛人,也遵守著傳統(tǒng)的“發(fā)乎情,止乎禮”之約,“只見眾侍妾觀望,不敢敘出私情”。 相比較《鏡花緣》中英勇豁達、敢作敢為、生命力頑強的女性形象,山黛、冷絳雪自然就會有依附男權(quán)的庸女之嫌。
《平山冷燕》中的女性形象,為之后出現(xiàn)的佳人形象定下范式,例如《飛花詠》、《麟兒報》、《畫圖緣》等作品,甚至影響了《紅樓夢》中的女性形象,可惜的是我們只看到了山黛、冷絳雪過人的才識和輕逸縹緲的扁平形象,卻看不到立體的人物塑造,這或許為后世小說留下了創(chuàng)作空白,也為打破軟弱的才女形象提供了動力。
參考文獻:
[1]荻岸山人.平山冷燕[M].沈陽:春風(fēng)文藝出版社,1982.
[2]郭小云.《平山冷燕》中的儒家思想[J].文學(xué)教育.2015,1.
[3]馬興國.明清小說女性形象地位嬗變研究[J].語文學(xué)刊.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