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圣
古人云:詩者,不過“情景兩端”。鑒賞詩歌,主要就是鑒別、賞析“情景兩端”。抒情方式只有兩種:一是直抒胸臆,二是間接抒情。抒情的手法相對來說比較單一,而寫景藝術內涵豐富、角度多樣,手法紛呈,自然成了高考考查的重點和難點,備受高考命題者的青睞。因而也就成為二輪復習中考生成績提高的一個“瓶頸”。下面采用以下三個步驟來試圖突破這一難點:
第一步,審清題意,鏈接知識。
審題是答題的第一步,只有審清題干問的是什么,弄懂要求我們答什么,才能有針對性地回答問題,答對題,拿高分。如果審題有了失誤,答題就會“驢唇不對馬嘴”,痛失分數(shù)。審題時要把關鍵詞圈畫出來,特別關注,例如:問“景物描寫有什么特點”就是問描寫手法的特點,而不是描寫的景物的特點;問“這首詩的頷聯(lián)用了什么手法”,要注意頷聯(lián)是詩歌的第二聯(lián),不能跟頸聯(lián)即詩歌的第三聯(lián)混淆;問“全詩在寫景上用了哪些手法”要注意關鍵詞“全詩”,而不是哪一句或者哪幾句,還有關鍵詞“哪些”,一般指兩種或者兩種以上。
鏈接知識,主要是指要根據(jù)寫景藝術手法的知識清單選擇對應的術語來解答。知識清單如下表:
對知識清單的內容一定要爛熟于心,涉及哪一個具體分類,就能隨手拈來。例如:“請從描寫景物的角度賞析?!笨忌鷳搹挠^察角度利感覺角度來思考,再從遠與近、高與低、俯與仰、視聽結合等術語中尋找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再如:“請從描寫景物的方法來賞析?!笨忌鷳撓葟谋憩F(xiàn)手法和修辭手法角度來思考,再從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色彩渲染等術語中尋找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如果題目為“簡要賞析寫景藝術”,考生則應該從描寫對象、觀察角度、感覺角度、表現(xiàn)手法、修辭等諸多方面來展開思考,尋找適當?shù)拇鸢浮?/p>
第二步,由主到次,分別驗證。
雖然有了知識清單,但是術語過多,不少考生還是沒有辦法找準術語,我們可根據(jù)高考題中術語出現(xiàn)頻率的高低,把術語分成主次,并且嘗試代人驗證。根據(jù)近幾年的高考考題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手法出現(xiàn)頻率較高:比喻、擬人、借代、視與聽、聲與色、動與靜、虛與實、點與面、正與側、工筆與白描、細節(jié)描寫等。這些術語是高考考查的熱點,需要考生在詩句的理解基礎上非常熟悉手法的特點,尤其是會區(qū)別容易混淆的手法。例如:比喻和借代,比喻是側重兩者的相似性,而借代是側重兩者的相關性?!爸?,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綠”和“紅”就是借代手法,分別代指“綠葉”和“紅花”。再如:虛與實,要理解虛寫之景就是想象、聯(lián)想、回憶、夢境等非眼前之景,實寫之景即為眼前之景。“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就是虛寫之景。理解記憶,分別驗證后就可以防止羅列術語,亂貼標簽等問題。
第三步,按照步驟,具體分析。
明確了寫景的藝術手法之后,還需要規(guī)范答題。只有答題要點齊全,才能拿到高分或滿分。一般情況下答題步驟為:①明確寫景的藝術手法的角度和術語;②解說手法在詩詞中的具體使用內容;③指出使用手法的作用。答題時注意一定要辨析寫景句與全篇的意境、氛圍和人物思想情感的關聯(lián),并明確是何種關聯(lián)。
【典題分析】
(2015年高考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
劉禹錫
長愛街西風景閑,到君居處暫開顏。
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墻頭數(shù)點山。
疏種碧松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
莫言堆案①無余地,認得詩人在此間。
[注]①堆案,堆積案頭,謂文書甚多。
(2)簡要賞秒該歹聯(lián)、頸聯(lián)的寫景藝術。(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點分析:本題考查藝術技巧的鑒賞能力。既然是寫景藝術,那就要先將所寫景物找出來;然后回憶知識清單,先按觀察和感覺角度思考,根據(jù)詩句內容理解可以推斷有移步換景、遠與近、外與內等;然后考慮表現(xiàn)手法和修辭手法的角度對照清單,分清主次,分別驗證,可以明確有鋪陳描摹、虛實結合、寓情于景等手法,最后按照三個答題步驟來組織答案。
參考答案:選取景物一渠水、數(shù)點山、碧松、紅藥鋪陳描??;移步換景,富有層次(由遠及近、由外而內);虛實結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還),寫出了期待中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小試牛刀]
(據(jù)2017年高考天津卷改編)閱讀下面的宋詩,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
王安石
檻臨澳上綠陰圍,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斷橋人獨立,水涵幽樹鳥相依。
清游始覺心無累,靜處誰知世有機。
更待夜深同徒倚①,秋風斜月釣舟歸。
[注]①徙倚:排徊,流連不去。
(1)尾聯(lián)運用了什么描寫手法?請結合詩句加以簡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點分析:本題考查詩詞的藝術手法。首先要明確是尾聯(lián),然后從描寫手法的角度可以考慮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和修辭手法,再理解詩句,從“更待”兩字分析,所寫之景為想象之景,故運用了虛寫的手法。最后用手法、內容和效果這三個步驟來具體答題。
參考答案:虛寫。“夜深同徒倚,秋風斜月釣舟歸”是詩人想象的情景,這樣寫呈現(xiàn)了清幽閑逸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