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本華
現(xiàn)在的學生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思維活躍,情感豐富,個性鮮明,對一切新生事物都懷有濃厚的興趣。但是,由于受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不少學生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對別人漠不關心,對社會更是缺少一份責任。說穿了,就是這些學生缺乏公民意識。近年來,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我一直積極探索閱讀教學與公民教育有機結合的新路。這里,僅以《艾滋病小斗士》一文為例,談談我的做法。
《艾滋病小斗士》是蘇教版國標本五上的一篇課文。初讀課文,恩科西對生命的無比熱愛、對別人的無限關愛、對社會問題的極度關注,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我覺得恩科西身上透射出來的精神就是現(xiàn)代公民精神,與其說他是艾滋病小斗士,不如說他是模范小公民。于是,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有意識地進行了公民教育的滲透。
一、想象畫面——感知生命權
恩科西一出生就攜帶艾滋病病毒,后來母親又去世了,他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孤兒,幸好一位白人婦女收養(yǎng)了他。艾滋病是不治之癥,攜帶這種病毒的嬰兒存活的時間往往很短,但是恩科西卻頑強地活了下來,并且一直挺到了上學的年齡。恩科西為什么會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課文中只用一句話進行了概括:“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觀消沉,而是開始學習怎樣坦然地面對生活,面對可怕的艾滋病?!倍骺莆魅绾闻c病魔作斗爭的,如何維護生命的尊嚴的,課文中沒有具體描述。為了讓人物形象變得鮮活起來,讓學生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我引導學生去想象一幅幅畫面。在啟發(fā)想象之前,我進行了適當?shù)匿亯|:“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恩科西表現(xiàn)得非常鎮(zhèn)定,他坦然地面對生活,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他要讓生命之火熊熊燃燒。在學校里,沒有人愿意和他同坐,沒有人愿意和他說話,沒有人愿意和他嬉戲,他——;在大街上,人們對他指指點點,像躲避瘟神一樣離他遠遠的,他——;一天夜里,他高燒不止,通體滾燙,他——;一次放學后,他突然感到呼吸急促,四肢無力,終于跌倒在路旁,他——”在語言情境的暗示之下,學生們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體驗,想象出了一幅幅生動感人的畫面。在對畫面的描述當中,恩科西樂觀向上、頑強不屈、熱愛生命的精神已深深地印在同學們的心中。
生命權是一個公民最基本的權利,懂得捍衛(wèi)自己的生命、維護自身的人格尊嚴,方能堂堂正正地自立于社會。恩科西就是這樣一個頂天立地的小小男子漢!
二、聆聽聲音——領悟責任感
“恩科西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一邊關心和他一樣患病的兒童?!标P于第二個方面,課文寫得較為具體,敘述了恩科西兩次出席國際性艾滋病會議的情景,并且著重描寫了他在會上發(fā)出的聲音:
“要接受和愛護艾滋病人,尤其要關心患病的婦女和兒童。”
“我希望政府向攜帶艾滋病病毒的孕婦提供艾滋病藥物,使她們不再把病毒傳染給自己的孩子?!?/p>
“人們不應該對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們需要關愛,擁抱艾滋病兒童是不會被傳染的。”
這聲音是纖弱的、稚嫩的,但卻振聾發(fā)聵、撼人心魄!一個稚氣未脫、身患絕癥的孩子在明知自己性命難保的情況下,卻還想著去關愛他人,卻還想著去盡一個小公民的責任。這是多么難得呀!再看看我們當今的社會,當一個公共危機發(fā)生時,我們能聽到幾個公民個人的聲音?我們又能聽到幾個孩子個人的聲音?
在教學這部分內(nèi)容時,我設計了三個步驟:1. 初讀發(fā)言內(nèi)容,了解恩科西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出這些聲音的。2. 再讀發(fā)言內(nèi)容,思考恩科西為什么要發(fā)出這些聲音。3. 三讀發(fā)言內(nèi)容,討論恩科西的聲音為什么“震撼了參加會議的各國代表的心靈”。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由淺入深,環(huán)環(huán)相扣,學生通過一遍又一遍的朗讀,一次又一次的思索,聆聽的不僅僅是恩科西口中發(fā)出的聲音,而是他生命之花綻放的聲音。
關注社會,關心他人,是一個公民應盡的責任。恩科西發(fā)出的是一個公民對社會的吶喊,對人類的呼吁,是正義之聲、動人心魄之聲!
三、抒發(fā)感言——深化公民觀
學完全文,學生心潮起伏,感動不已。此時,我布置學生通讀全文,在頭腦中再現(xiàn)恩科西與病魔抗爭的畫面,再次聆聽恩科西發(fā)自內(nèi)心的聲音,然后引導他們討論:恩科西身上有哪些地方令你感動?他能不能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社會小公民?最后,我要求學生為恩科西撰寫頒獎詞——假如恩科西被評為“2001年感動世界人物”,你會用怎樣的語言來評價他?結果,學生寫出了許多感人肺腑的話語:
“他的生命像流星那樣短暫,但他頑強不屈的精神卻像天地那樣永恒!”
“恩科西,一個艾滋病小斗士,以自己的經(jīng)歷喚起了無數(shù)人對艾滋病的關注,以自己頑強的生命力說明了自己是一個強者!”
“面對疾病,他頑強抗爭!面對世俗,他大聲疾呼!他是艾滋病小斗士,他是全社會公民的榜樣!”
……
可想而知,學生在撰寫、抒發(fā)感言的過程中,心靈會受到洗禮,公民意識會得到喚醒,恩科西將會成為他們心目中偉大的英雄,恩科西的精神將會永遠激勵著他們前進!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公民”。蘇教版小語教材中有不少課文閃爍著人性的光輝(如:《“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誠實與信任》 《船長》 《最后的姿勢》等),彰顯著社會道德法則,教師在教學中相機滲透,巧妙引導,對提升學生的公民素養(yǎng)將會大有裨益。
(作者單位:如皋師范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