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暉
摘要 消化性潰瘍是臨床中的一種常見疾病,給患者的健康和生活產生嚴重的影響。在老年患者中,由于人群的特殊性,其治療和護理策略均有所不同。本文分析老年患者消化性潰瘍的護理對策,為臨床提供探討。
關鍵詞 消化性潰瘍;老年患者;護理對策
老年人消化性潰瘍特點
癥狀不典型:老年人消化眭潰瘍大多癥狀不典型。上腹痛較年輕人為輕,甚至可無疼痛,而表現(xiàn)為上腹脹滿、“燒心”、暖氣等。
并發(fā)癥多:老年人消化性潰瘍易于發(fā)生并發(fā)癥,70歲以上的消化性潰瘍患者約半數(shù)出現(xiàn)并發(fā)癥。部分患者以并發(fā)癥為首發(fā)表現(xiàn)。使用非甾體類藥物是并發(fā)癥易于發(fā)生的原因之一,老年人消化性潰瘍并發(fā)癥的死亡率達30%。
出血:出血是老年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并發(fā)癥。
穿孔:急性穿孔常引起急性腹膜炎。
幽門梗阻:消化性潰瘍活動期可因潰瘍處充血、水腫、痙攣致暫時性梗阻,潰瘍愈合后形成的瘢痕可致持久性梗阻。表現(xiàn)為上腹脹痛,嘔吐大量有酸腐昧的宿食,常伴有體重減輕和代謝紊亂。
癌變:老年人胃潰瘍癌變者可高達4%~ 5%。45歲以上、長期潰瘍病史、癥狀頑固、體重明顯減輕者,應懷疑是否癌變,需進一步檢查[1]。
護理措施
一般護理:生活要有規(guī)律。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動,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精神過度緊張,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飲食護理:飲食應富營養(yǎng)、易消化。以面食為主,因面食較軟、含堿易消化,并能中和胃酸,不習慣面食者可用米粥代替。兩餐之間可飲適量牛奶。蛋白質適量。脂肪可延緩胃排空,故應低脂飲食。定時進餐。避免辛辣食物及酒類、咖啡等刺激性飲料。消化道出血不多者,可進溫涼、清淡、無刺激性流質飲食,以牛奶、米湯為宜。
腹痛護理:(1)腹痛者應臥床休息。(2)向患者解釋疼痛的原因,消除患者的緊張心理。(3)了解上腹痛節(jié)律及緩解因素,按其特點指導緩解方法。如十二指腸潰瘍常有空腹痛或夜間痛,可準備含堿食物在疼痛時食用。也可用熱敷或針灸止痛,遵醫(yī)囑給制酸劑。(4)并發(fā)癥護理:注意觀察患者腹痛的部位、性質、生命體征等,以及時發(fā)現(xiàn)消化性潰瘍的并發(fā)癥。①詢問有無誘發(fā)潰瘍出血的因素,如飲酒、勞累、服用糖皮質激素等。注意有無頭暈、惡心、嘔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的表現(xiàn)。②有無潰瘍穿孔的誘因。③如有上腹飽脹,嘔吐大量酸性宿食等幽門梗阻表現(xiàn),輕者可進流質飲食,重者需禁食,并做好手術前的準備。(5)用藥護理:遵醫(yī)囑用藥,堅持療程,觀察藥物不良反應。①中和胃酸藥:飯后1h和睡前服用。片劑宜嚼碎,乳劑宜搖勻,以提高中和胃酸的效果。如需服用其他藥物時,應在服用抗酸藥1~2h后再用為宜。②抑制胃酸分泌藥:餐前服用,睡前可加服1次[2]。長期大量服藥者,不可突然停藥,以防反跳。③抗菌藥物:阿莫西林使用前應做過敏試驗。甲硝唑可引起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④硫糖鋁飯前1h及睡前服。可有口干、便秘、皮疹等不良反應。(6)心理護理: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生與精神神經(jīng)因素關系密切。長期處于應激狀態(tài)可增強胃黏膜損害因素,減弱保護因素。情緒波動和精神刺激是潰瘍復發(fā)和加重的常見原因,因此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十分重要。(7)健康教育:①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有關消化性潰瘍的知識,避免復發(fā)與加重的誘因。②合理安排休息與活動,保證足夠睡眠,生活要有規(guī)律。心胸寬闊,正確對待人和事。精神要愉快放松,避免過度緊張。③指導老年人合理飲食,避免攝入過冷、過熱、粗糙及刺激性食物,戒煙酒。④慎用或不用致潰瘍藥物,如阿司匹林、潑尼松等。⑤囑患者按醫(yī)囑服藥,指導正確服藥方法,學會觀察藥物療效和不良反應。不隨便停藥,堅持長期、全面治療,以減少復發(fā),尤其在季節(jié)轉換時更應注意。⑥囑患者定期復診。懷疑有并發(fā)癥時,應立即就醫(yī)[3]。
參考文獻
[1]雷兆秀.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老年消化性潰瘍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探討[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7,12(28):191-192.
[2]謝莉.消化性潰瘍并發(fā)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護理效果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5(22):235-236.
[3]厲明琦,趙兵建.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老年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護理對策探討[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7,8(13):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