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研究型大學學年論文制與本科生導師制的互動

      2018-11-21 09:40謝一峰
      大學教育科學 2018年5期
      關鍵詞:學術不端本科生導師制

      摘要: 研究型大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是提升學生的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和寫作能力。從中、美、英等國本科學年論文、學術論文體制的對比以及國內(nèi)學界對于本科學年論文的定位來看,將研究型大學中過去局限于高年級本科學生實施的學年論文制向大一、大二學生延伸,并與本科生導師制相結合,是研究型大學本科生創(chuàng)新培養(yǎng)的一項重要舉措。在學年論文的考核、評價方面,學校(院)不能局限于對學生的終端考核,而應強化過程考核,跟蹤其論文的選題、材料搜集、研究現(xiàn)狀調查、論據(jù)整理和論文撰寫、修改完善的全過程。在學年論文制與本科生導師制的結合和互動方面,岳麓書院四位一體的多元化本科生導師體系,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嘗試。岳麓書院本科生學業(yè)導師和班導師,全面參與學生學年論文寫作的前期指導、中期監(jiān)督,并為其終端審核和評價提供可靠依據(jù),不僅從“防患于未然”的角度遏止了學術不端行為,而且為提升本科生培養(yǎng)質量提供了根本保障。

      關鍵詞:學年論文;本科生導師制;學業(yè)導師;班級導師;學術不端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717(2018)05-0055-06

      收稿日期:2018-01-15

      基金項目:該研究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和中央專項教改經(jīng)費資助;湖南大學教學改革項目“研究型大學學年論文制與本科生導師制的互動”。

      作者簡介:謝一峰(1988-),男,湖南長沙人,歷史學博士,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助理教授,主要從事唐宋宗教與政治、文化研究;長沙,410082。

      在國內(nèi)高水平綜合性院校的三級培養(yǎng)體系中,本科教育作為現(xiàn)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礎,無疑是整個體系得以高效運轉、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基石。在我國提倡自主創(chuàng)新、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以及大力推進高校“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本科教育尤其是高水平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本科教育,在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方面將發(fā)揮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對于本科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不僅需要激勵和獎掖那些最頂尖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①,也需要在一種底線思維的引導下,以最大程度的教育公平為原則,全面提升每一位本科生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的研究和深造打下良好的學科基礎,形成研究性、批判性的思維。鑒于此,國內(nèi)部分一流大學長期以來推行的學年論文制度,成為了一項備受關注的教學和研究實踐。

      一、中國與美英高等教育中的學年論文、學術論文體制

      早在1981年,《哲學動態(tài)》上刊載了題為《復旦哲學系七七級學生積極撰寫學年論文》的一則消息。這條消息記述:

      復旦哲學系七七級學生,在年級黨支部和班主任老師的積極支持下,踴躍開展各種學術活動。他們除了定期舉辦學生學術園地《筆會》、經(jīng)常開展專題學術討論和組織業(yè)余興趣小組外,這學期來,又在班委的布置下,積極撰寫學年論文,并在組與組之間開展競賽。……[1](P30)

      而在筆者本科所就讀的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06級歷史學基地班的培養(yǎng)方案中,大三年級的學年論文也占到了4學分,成為了一門重要的必修課。對于初入歷史學研究之門,甚至還徘徊在學術研究“大門口”(四川大學楊天宏語)的年輕學子們來說,學年論文的撰寫和修改無疑是一場大考,也是畢業(yè)論文的重要準備和預演。正是在這場同真正學術研究的初次邂逅中,我們第一次全面地接觸了歷史學研究的原始材料;第一次通過線上線下的電子和紙質本資源盡可能全面地搜集和整理相關領域的研究信息;第一次與論文指導教師對話,領略真正學者的風范和智慧;也第一次體會到了撰寫一篇真正意義上之學術論文的辛苦和成就。

      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想讓每一位研究型大學的本科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學術研究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的思維理念,復旦大學、四川大學等國內(nèi)一流大學所倡導的學年論文制度無疑是非常值得肯定和推廣的。

      而在美英頂尖的研究型綜合性大學中,其對于本科學術論文(并不一定冠之以學年論文的名號)的撰寫和修改工作也是極為重視的。僅以筆者曾訪學一年有余的哈佛大學為例,絕大部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本科生課程,甚至是面向全校學生的通識課,均是以期末論文(final paper)作為主要方式來進行考核的。以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的羅柏松(James Robson)教授為例,其“東亞宗教:傳統(tǒng)與轉型”一課,便采用了一種組合式的方法來完成其最終課程成績的綜合性評價,期末論文占到了40%的比例,與兩次期中隨堂考試一道,構成了整個考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另據(jù)湖南大學岳麓書院院長肖永明介紹,劍橋大學歷史學專業(yè)本科生在修讀相關的專業(yè)課程時,幾乎每周都要撰寫一篇研究性的學術報告或者專題小論文[2](P62-68)。這種高強度、高密度的論文寫作訓練,構成了美英頂尖高校人文社科類本科生培養(yǎng)方式的重要特色。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論文寫作能力,這些國際頂尖高校還專門設置了相關的論文寫作課程,安排了專業(yè)的寫作指導教師,為相關專業(yè)領域的本科生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實現(xiàn)其寫作和研究能力的雙重提升。

      二、研究型大學本科學年論文的定位和全方位學年論文體制的建立

      國內(nèi)學界對于本科生學年論文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和相關研究。1985年,朱和舫曾在“寫作教學改革芻議——兼談學年論文的寫作”一文中認為:“學年論文是大學生的一種獨立作業(yè),它要求學生獨立完成,這種論文是在一個學年內(nèi)完成的,所以叫學年論文,它是畢業(yè)論文的前奏。寫好學年論文,可以使大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專業(yè)知識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為撰寫畢業(yè)論文打下基礎。”[3](P41)而在李俊剛、郭蘋看來,學年論文則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運用一門或幾門課程的知識來解決一些不太復雜,但卻是具有一定綜合性的問題”[4](P102)。

      顧名思義,本科學年論文應當是以一個學年為周期來完成的課題研究和論文撰寫實踐;其與學期課程論文和本科畢業(yè)論文之間,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不宜混為一談。一方面,作為一篇以一學年為周期完成的綜合性論文,學年論文應該有著比學期課程論文更高的學術定位和寫作要求,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如中、英文提要,參考文獻等)具備了一篇真正意義上學術論文的基本條件;另一方面,學年論文作為畢業(yè)論文的準備和前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同畢業(yè)論文相銜接,卻不能簡單地界定為畢業(yè)論文的替代品和初稿①,而必須在選題內(nèi)容、論文篇幅和評價機制方面與本科畢業(yè)論文有所區(qū)別。

      國內(nèi)一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年論文體制,絕大多數(shù)都是以大三年級作為主要對象的(如復旦大學、四川大學)。換言之,所謂學年論文,并非年年都有,而是僅此一次——作為大四撰寫畢業(yè)論文的準備和預演。然而,這種有且僅有一次的學年論文制度是否有改進和調整的必要,則是一個需要探討和反思的問題。

      從復旦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學年論文制度的實際操作層面來看,大三階段的所謂“學年論文”,無論是在論文選題、篇幅、導師指導,還是相關的評價機制方面,都與本科畢業(yè)論文相差無幾;而與局限于一門課程內(nèi)部,內(nèi)容、形式和考核方式均與本科畢業(yè)論文不可同日而語的課程論文之間,存在著頗為明顯的斷裂和缺環(huán)。換言之,在學生從期末課程論文一步跨越到接近于本科畢業(yè)論文的大三學年論文的過程中,存在著巨大的鴻溝。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一種可能的途徑便是增加兩者之間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逐步實現(xiàn)由期末課程論文向真正意義上之研究性學年論文和本科畢業(yè)論文之間的轉化和蛻變。因此,在大一和大二階段建立適當?shù)膶W年論文制度,應是相當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大一、大二學生無論是在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是專業(yè)能力的養(yǎng)成方面,均與大三、大四的學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有其自身的特點。尤其是對于初入大學之門、正在經(jīng)歷由高中時代以被動式知識型教學為主要方式的學習形態(tài)向大學時代主動式研究型教學為主要方式的學習形態(tài)轉變的大一學生而言,一開始便以大三學年論文甚至本科畢業(yè)論文的學術標準和考核方式來要求他們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如果操作失當,不但會造成學生奔競浮躁、游談無根的學風,還會因為揠苗助長、急功近利,而扼殺學生真正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性。鑒于此,我們應在大膽開拓大一、大二學年論文體制的同時,充分注意到其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循序漸進、循循善誘,針對不同階段本科學生的知識水平、研究能力,在一種“底線思維”的前提之下,設立不同的目標,分別對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學生提出與大多數(shù)學生能力(而非其中的極少數(shù)優(yōu)秀分子)相適應的學年論文撰寫要求。

      誠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薄T谌宋纳鐣茖W研究領域,我們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學年論文的要求,并非冀望其在有限的時間和積累之下,能夠寫出一篇超拔前賢、流傳千古的名篇佳作;也不應該以篇幅長短①、是否發(fā)表等外在性指標來評判高低;而是希望能夠通過這一循序漸進的培養(yǎng)方式,逐步培養(yǎng)本科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素養(yǎng),提升其專業(yè)表達能力,為其本科畢業(yè)論文的撰寫和今后的學術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正因如此,我們在制定大一、大二、大三的學年論文考核和評價規(guī)則的過程中,不應該只重結果,局限于終端考核;而應該充分注意到過程考核的重要性,跟蹤其論文的選題、材料搜集、研究現(xiàn)狀調查、論據(jù)整理和論文撰寫、修改、完善的全過程,對每一重要階段和時間節(jié)點進行及時的跟進、指導和評估,建立全方位的學年論文制度和與之相關的系統(tǒng)評價體系。

      三、學年論文制與本科生導師制的結合與互動

      要想有效實施覆蓋大一至大三三個年級的全方位學年論文制度,相關指導、考核、評審的教師隊伍的配備乃是重中之重。在此方面,將學年論文制和本科導師制相結合,應是較為明智的選擇。李俊剛、郭蘋的“學年論文制與本科導師制相結合初探——兼論學士學位論文的功能與寫作指導”一文雖然已經(jīng)進行了初步的探討[4](P102-105),但該文在學年論文的定位方面出現(xiàn)的偏差,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學年論文制與本科導師制相結合的深度和效度,不足以為研究型綜合性大學將本科生導師制與學年論文制相結合提供有效的經(jīng)驗和借鑒。

      提到導師制,根據(jù)徐嵐和盧乃桂的說法,其“早在15世紀初便在英國的傳統(tǒng)大學中出現(xiàn),盡管導師最初并不在正規(guī)教師之列,也非以指導學業(yè)為主,但它卻逐漸演變成了紐曼(Newman)眼中實現(xiàn)大學理想之不可或缺的制度……現(xiàn)今,牛津、劍橋開設的導修課仍是獨具特色的一種教學方式,成為本科教學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每個學生有一位私人導師,負責為學生學業(yè)、生活上的任何問題提供咨詢,但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安排課程修讀計劃并進行選課。書院另設學務主任和高級導師,負責監(jiān)督學生學業(yè),以及全盤安排書院的學術教育活動?!盵5](P48-49)②

      而在中國的高等教育界,浙江大學早在1938年就曾效法牛津、劍橋,試行了導師制。殊為可惜的是,鑒于當時的條件和理念所限,浙大的導師制只持續(xù)了一段時間,也未形成當時高等教育培養(yǎng)體制的主流,未能在其他高校廣泛推廣和發(fā)展。1949年以后,受到蘇聯(lián)教育體制的影響,中國大陸高校的教育理念和培養(yǎng)方針發(fā)生了頗為徹底的轉變——更加注重于專業(yè)化、整齊化的培養(yǎng)方式;而對偏重于通識性和個性化的導師制,則已基本捐棄不用。直到21世紀初,中國大陸的部分頂尖高校,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才又開始試行本科生導師制,并在全國范圍內(nèi)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逐步推廣和拓展。

      湖南大學岳麓書院秉承傳統(tǒng)書院教育注重品格養(yǎng)成、師生關系密切、重視因材施教的理念,借鑒西方導師制和國內(nèi)一流高校的本科生導師制度,建立了一套獨具書院特色的全方位本科生導師體系。根據(jù)肖永明和潘彬的總結:“岳麓書院實施的本科生導師制,涵蓋學業(yè)導師制、生活導師制、班級導師制、學術興趣導師制幾個方面,既立足當代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實際,又充分挖掘傳統(tǒng)書院教育資源,頗具特色?!薄耙陨蠋讉€方面、幾種類型的本科生導師制,覆蓋了岳麓書院本科生學習的全過程。不同方面、不同類型的導師制互相配合、互相補充,為本科生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6](P40,44)

      而在岳麓書院本科生導師體系的四種導師類別中,與學年論文制度關系最為密切的則是學業(yè)導師和班級導師。

      首先來看學業(yè)導師。據(jù)肖、潘一文的界定,岳麓書院的“學業(yè)導師由教師擔任,全面負責學生的成長輔導,既包括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又包括學業(yè)的指導”;“其所體現(xiàn)的是以人物為中心的原則,希望學生能夠在關注零散的課程、學分之外,還‘注意一個個的師長,受到導師的人格熏染和學業(yè)指導?!盵6](P43)而在學年論文制度方面,本科生學業(yè)導師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指導者和參與者。無論是在學年論文的選題、材料搜集、研究現(xiàn)狀調查等前期準備階段,還是在其撰寫、修改的過程中,學業(yè)導師的指導和監(jiān)督作用始終是不容忽視的。

      根據(jù)岳麓書院的有關規(guī)定,本科生學業(yè)導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應該以電話、短信、郵件等方式與被指導的學生保持密切互動,并在每兩周一次的見面會中以《學業(yè)導師聯(lián)系表》和口頭匯報相結合的形式,聽取學生近兩周以來的學習生活情況,一起探討各種問題[6](P43)。而在具體的操作實踐過程中,這種師生交流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為學業(yè)導師指導學生提供了頻度上的保障,卻并未對其交流的實際內(nèi)容提出更為明確的要求。很多時候,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對于如此高密度交流的必要性和實際效果存在或多或少的疑問。

      然而,一旦學年論文制度得以在大一至大三的三個年級全面鋪開,各位學業(yè)導師與學生之間兩周一次的交流便成了有的放矢——與該項具體的學術實踐任務緊密銜接為一體。①如此一來,學業(yè)導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便不可能再流于天南地北、游談無根的“閑聊”,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擁有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和對象——學年論文及其相關問題的探討。當然,這里并不是想要將師生之間的交流局限于論文本身,而是希望以學年論文的指導為原點,有針對性、實效性地拓展和推進學業(yè)導師和學生間的交流,實現(xiàn)本科生導師制和學年論文制的雙向互動。

      需要強調的是,學業(yè)導師針對學生不同階段的學習特點和對專業(yè)領域的熟悉程度,應該采用更為靈活和漸進式的指導方式。在此方面,艾斯文(Ashwin)的研究為“本科生對導師制的看法”提供了一個理論框架。根據(jù)他的研究,“學生的理解呈現(xiàn)四個遞進的層級:導修課是導師向學生解釋學生所不理解的問題,幫助他們獲取相關知識;導修課是導師引導學生按照導師的思維(所謂‘正確的方式)去看待問題;導修課是導師幫助學生擴展其在學科領域的視野、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和發(fā)表新觀點;導修課是導師和學生就論題交換各自的看法并形成新的見解,師生之間是互惠關系?!盵5](P51)由此而論,學業(yè)導師對于不同年級學生學年論文的指導,也應該遵循這一循序漸進的認知原則,在大一、大二階段更多偏重于解釋學生所不理解的問題,幫助他們獲取相關知識,學會用專業(yè)(如岳麓書院,即主要為歷史學、哲學和考古學)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和研究問題,使其盡快掌握相關領域的研究方法,從“門外”走進“門內(nèi)”,最終實現(xiàn)由“愛好者”向“研究者”的蛻變;而在學生進入大三階段以后,學業(yè)導師對于學年論文的指導,則應更多偏重于幫助學生拓展其在學科領域的視野,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和發(fā)表新的觀點,形成自己對于某一具體問題的獨到見解,并將其形諸文字,盡可能流暢而精確地呈現(xiàn)出來。正所謂“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在進行具體問題的探討過程中,學業(yè)導師應該允許學生有不同于自己的看法和思路,培養(yǎng)其批判性、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能力,真正成為一個具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研究型、創(chuàng)新型人才。

      其次來看班級導師。根據(jù)肖、潘一文的研究,“班級導師由書院選擇教師擔任,負責一個班級的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指導工作?!盵6](P43)由此而論,如果說岳麓書院的學業(yè)導師制更多地是一種“一對一”式的個性化培養(yǎng)實踐的話,班級導師制則是對傳統(tǒng)班級管理理念的繼承和發(fā)揚。“事實上,同一班級的學生,會產(chǎn)生許多具有共性的問題,需要有一種班級歸屬感。在這種情況下,班級導師組織班級活動,可以建設班級文化,使班級具有凝聚力,使學生對班級這個平臺有認同感和歸屬感。”[6](P43-44)而在學年論文制與本科生導師制的結合方面,如果說學業(yè)導師更多地體現(xiàn)出一種個性化指導的功能,在學生學年論文撰寫過程的前期指導和中期監(jiān)督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而班級導師作為整個本科生班級的重要管理者,則在同年級全體學生學年論文的中期監(jiān)督和后期評價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學年論文的指導教師(即學業(yè)導師)對于論文本身的了解應該是最為深入和全面的;但如國內(nèi)許多一流高校學年論文的評審方式一般,將評審的權力交付于指導教師本人,使其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則恐出現(xiàn)偏私的可能性,也與本科畢業(yè)論文和碩、博士階段論文的評價方式(多為匿名評審、校外評審等)存在著較大的差別——無法有效銜接。因此,大一至大三學生所撰寫的學年論文,應該在班級導師的統(tǒng)籌下,分別交由相關領域的非學業(yè)導師進行評價,給出相應分數(shù),撰寫簡要評語,取平均分后作出最終評價才更為允當。如此一來,便為整個學年論文體制中班級導師的作用找到了切實可行的定位——即通過組織相關教師評審的方式,盡可能減少學業(yè)導師個人因素的影響和作用,更為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現(xiàn)階段的研究能力和實際成果,在學年論文的末端評價體系中發(fā)揮應有的組織和協(xié)調作用。

      在學年論文的考核要素構成方面,我們也應該針對本科各年級學生的不同特點,調整評價體系中的側重點。如大一階段,應更為注重其學術規(guī)范和論述清晰等方面的考察和評價,而不應過分強調其創(chuàng)新創(chuàng)見的層面,使其從一開始便養(yǎng)成踏實嚴謹?shù)膶W風;而在大二、大三階段,則須在繼續(xù)強調論證清晰和學術規(guī)范的同時,適當加強創(chuàng)新創(chuàng)見的分值權重,逐步培養(yǎng)其發(fā)現(xiàn)新問題、尋找新材料、采用新方法的能力和素質。

      近年來持續(xù)發(fā)酵的學術不端和論文抄襲事件,上至一些具有一定學術影響力的大學教授,下及部分一流大學的本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已經(jīng)越來越多地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本科論文方面,這樣的現(xiàn)象也可謂屢禁不止,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學生群體在論文撰寫和科學研究過程中的不正之風。正如《中國青年報》刊載的“為什么本科論文抄襲難以避免”所言:“學生不以抄襲為恥,拼接論文卻輕松通過的案例又起了壞的示范作用,學校的容忍又助推了學生抄襲的‘信心。”[7]

      僅就本科生畢業(yè)論文來看,學校的所謂“容忍”,亦有其畢業(yè)率、升學率、就業(yè)率等方面的考慮。如何防患于未然——避免在學生畢業(yè)前“臨門一腳”來清算其學術不端行為?一項可行的辦法便是在非畢業(yè)年級加強學生論文寫作訓練,使學生養(yǎng)成嚴格遵守學術規(guī)范的良好習慣。誠如“為什么本科論文抄襲難以避免”一文中所指出的:“做任何事都要循序漸進,寫論文也一樣。假如學生沒寫過一篇論文,甚至沒寫過超過2 000字的文章,突然就面臨5 000字以上的論文,除了抄還能有其它辦法嗎?!學生練習論文寫作,應有一個過程,先通過寫學科論文、學年論文打基礎,最后才寫畢業(yè)論文。”[7]惟其如此,我們便能在大學生本科階段的整個過程中,既守住學術規(guī)范這條“紅線”,又能在最大限度上對學生早期輕微的學術不端行為進行適當?shù)母深A和正確的引導,避免其產(chǎn)生不可挽回的后果和影響。

      綜上,本文通過對中、西方高等教育中本科學年論文和學術論文體制的對比分析,并從國內(nèi)學界對于本科學年論文的定位入手,闡述了完善的學年論文體制對本科生創(chuàng)新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對目前中國大陸大學多僅限大三年級撰寫學年論文的做法,和將學年論文視為畢業(yè)論文初稿和預演的說法進行了質疑和批評,系統(tǒng)提出了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中將學年論文制度從大三向大一、大二延伸,并結合不同年級本科學生的階段性特點建立全方位學年論文制度的理念和措施。

      在學年論文制度和本科生導師制的結合和互動方面,岳麓書院以學業(yè)導師、生活導師、班級導師和興趣導師為基礎的多元化本科生導師體系,則為本科生導師全面參與學生學年論文寫作的前期指導、中期監(jiān)督和后期考核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案。在學術不端行為已經(jīng)引起廣泛社會關注的今天,在本科階段通過學年論文制度的不斷磨礪,養(yǎng)成本科學生良好的學術和科研習慣,做到“料敵于先”,防患于未然,更是高等教育“教書育人”的題中應有之義,必將為本科學生今后的學術發(fā)展和人生航程打下良好的基礎,產(chǎn)生有益的影響和作用。在國家全面推動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和世界一流大學的發(fā)展過程中,全方位本科生學年論文的建立和完善,也定能為國家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提供基礎性的強大助力。

      參考文獻

      [1] 俞吾金.復旦哲學系七七級學生積極撰寫學年論文[J].哲學動態(tài),1981(2):30.

      [2] Zeyang Gao.“Studying History at Cambridge”[A] 肖永明,吳仰湘主編.書院傳統(tǒng)與當代大學教育:岳麓書院本科生導師制的實踐與思考[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7:62-68.

      [3] 朱和舫.寫作教學改革芻議——兼談學年論文的寫作[J].麗水師專學報,1985(3):41.

      [4] 李俊剛,郭蘋.學年論文制與本科導師制相結合初探——兼論學士學位論文的功能與寫作指導[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0(2).

      [5] 徐嵐,盧乃桂.“成長的窗戶”還是“冰冷的制度”——一所研究型大學本科生導師制的質性研究[J].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11(1):48-49.

      [6] 肖永明,潘彬.書院教育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大學教育的融合——岳麓書院實施本科生導師制的探索與思考[J].大學教育科學,2017(2):40-44.

      [7] 雨茂.為什么本科論文抄襲難以避免[N].中國青年報,2016-04-26(02).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y education, a very significant purpose is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academic innovation and writing skills. After comparing the academic writing training systems for undergraduates in the US, the UK and China and discussing various definitions of the undergraduate academic-year-papers in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a full range of academic-year-papers system, which covers the freshman year, sophomore year and senior years, should be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stag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 paper also suggests that this system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For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academic-year-papers universities or schools should not just focus on the terminal assessment and final results, but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entire process including topic selection, data collection, the survey of prior researches, organization of arguments and the whole procedure of writing, revising and refining the academic-year-papers. For the combin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academic-year-papers system and the tutorial system for undergraduates, the four-in-one tutorial system in Yuelu Academy is a good practice. The academy uses academic tutors and class mentors as a feasible human resource for the preliminary guidance, mid-term supervision and final assessment of academic-year-papers, which not only prevents academic misconducts, but also guarantees the education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s.

      Key words: academic-year-paper; th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academic tutor; class tutor; academic misconduct

      (責任編輯 李震聲)

      猜你喜歡
      學術不端本科生導師制
      學術不端行為防范機制的構建
      基于本科生導師制的圖像處理與機器視覺綜合設計改革與實踐
      學分制背景下本科生學業(yè)導師制的實施策略
      高職教育類期刊學術不端問題的成因及對策探析
      與“本科生導師制”結合的“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的實施
      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現(xiàn)狀分析
      構建能動專業(yè)本導制實施的路徑研究
      論學術不端行為與學術期刊的責任
      科技期刊構建學術不端文獻檢測體系分析
      探索| 江山市| 乌兰浩特市| 台南市| 望城县| 吴川市| 凭祥市| 汤阴县| 宾川县| 大渡口区| 万荣县| 东乡县| 永靖县| 墨竹工卡县| 宁海县| 广州市| 会宁县| 淳安县| 横峰县| 湖北省| 皮山县| 神农架林区| 嵩明县| 五莲县| 岚皋县| 安徽省| 平原县| 南康市| 边坝县| 梓潼县| 鄄城县| 新邵县| 广昌县| 青海省| 皋兰县| 南召县| 万全县| 内江市| 汝阳县| 丹东市| 丰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