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美福
(福建省漳州市長泰縣教師進修學校,福建漳州 363900)
新時期,人們對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有了長足的重視,這就對中小學各學科的教學質(zhì)量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小學數(shù)學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學科,而且對小學生未來學習和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多年來,廣大教師一直在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近些年,隨著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先學后教”教學模式逐漸被廣大教師所認可。為了切實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效果,現(xiàn)階段有必要進一步探討“先學后教”的有效策略。
想要切實落實“先學后教”教學模式,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無疑是有效的途徑之一[1]。長期以來,為了促進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各學科教師普遍都會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但是就實際結(jié)果來看,一部分學生課前預習的效果并不理想,很難達到教師的實際要求,甚至有一些學生存在應付心理,在課前預習過程中囫圇吞棗、應付了事,這樣一來,不僅學生的預習效果無法滿足教師要求,還可能使小學生養(yǎng)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對于上述問題,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預習方式,避免學生產(chǎn)生應付心理,促使學生主動去預習和思考。想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數(shù)學教師可以將數(shù)學知識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相結(jié)合,這樣就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時、分、秒》時,教師就可以結(jié)合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教師可以讓學生放學后和家長一起玩跳繩、拍球等,由家長負責計時,然后學生跳繩、拍球等,計算一下學生在30秒、1分鐘、1分30秒、2分鐘的時間內(nèi),分別跳繩幾次,或者拍球幾次,讓學生把自己跳繩或拍球的次數(shù)寫在紙上。這樣一來,學生就接觸了數(shù)學知識。之后教師可以繼續(xù)為學生安排預習任務:“同學們,老師交給大家的任務不只是和家長玩游戲,大家玩過游戲之后,要和家長一起觀察家里的時鐘,看一看在1分鐘時間里,時鐘的分針走了多少個小格?秒針走了多少個小格?然后大家再思考一下,1分鐘等于幾秒?把這三個問題的答案也寫在這張紙上,然后寫上自己的名字,明天上課后交給老師?!边@樣一來,將知識與小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結(jié)合起來,就可以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課前預習,防止學生產(chǎn)生消極應付的心理。
教師應該認識到,所謂“先學”并不僅僅是讓學生進行預習,上課后教師還應該適當給予學生“先學”的時間,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思考、自主學習,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先學后教”。個人認為,上課后教師首先應該檢驗學生的預習結(jié)果,對學生的預習結(jié)果進行總結(jié)。根據(jù)學生的預習成果,教師可以掌握學生對新知識的了解程度,之后進一步安排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課堂中自主學習和思考。不僅如此,對于一些比較難以理解的數(shù)學知識,教師還可以采用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分組合作學習,進而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合作學習能力??偠灾胍鎸崒崿F(xiàn)“先學后教”,教師要合理安排課堂,上課后應該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時間,這樣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例如,在學習《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同學們,大家放學后幫光頭強一個忙,老師聽說光頭強買了1個蘋果,他把這個蘋果切成了8塊,要將8塊蘋果分給熊大、熊二、吉吉國王,但是光頭強不知道怎么分了。同學們回家后想一想,光頭強的8塊蘋果可以怎么分,每位學生要幫光頭強想出3種不同的分法,想好之后寫在紙上,明天上課給老師看?!钡搅讼麓紊险n時,教師可以先瀏覽一下學生的預習成果,之后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同學們的答案都很好,老師也想出了一種分法,給熊大3塊蘋果,給熊二3塊蘋果,給吉吉國王2塊蘋果。如果按照老師的方法來分,那么熊大就相當于有八分之三塊蘋果,熊二也有八分之三塊蘋果,而吉吉國王相當于有八分之二塊蘋果。下面大家想一想,熊大和熊二的蘋果加在一起,是幾分之幾塊?”這樣一來,就給學生提供了自主思考問題的空間,并且學生分蘋果的方法有很多,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分法,再設計幾個類似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促使學生去主動學習。
想要落實“先學后教”,就要將“先學”和“后教”并重,不僅需要切實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同樣也要重視教學方法。個人認為,教師應該根據(jù)知識的特點和難易程度,選取合理的教學手段,對于一些較為煩瑣、較為復雜的知識,學生學習起來往往會比較吃力。一些學生冥思苦想?yún)s還是不能順利地理解知識點,這樣就可能會產(chǎn)生厭學心理和排斥心理,甚至會影響學生的自信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時教師就要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順利接受知識,同時還要鼓舞學生的學習熱情。個人建議,對于上述情況,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將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結(jié)合,這樣就可以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數(shù)學知識。
此外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學生難免會遇到一些較為枯燥的難題,此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缺乏積極性,進而影響學習效果。對于這種情況,教師首先應該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數(shù)學難題不再枯燥。教師可以采用游戲化教學模式,設計一些小游戲,例如角色扮演、情景再現(xiàn)、趣味問答等,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領(lǐng)悟到數(shù)學知識,使原本枯燥乏味的難題變得生動有趣,從而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到新知識[3]。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根據(jù)知識的特點和難易程度,選取合理的教學手段,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工作有的放矢。小學生雖然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但是思維能力尚且較弱,因此在重視“先學”的同時萬萬不可忽視“后教”,只要教師的教學手段科學合理,就可以促使學生比較順利地接受新知識,而且還能夠大大鼓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 董斐.我國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6,32(03):184-186.
[2] 徐國明.小學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思考與實踐[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07):42-45.
[3] 袁婷.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的滲透研究[J].學周刊,2015,(06):60-61.